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2017-04-10陈静
陈静
摘要:课堂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是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
数学是基础教育,同时也是自然科学之一,是一门功能型学科,为其他领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所以说数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数学处于一个最基础的阶段,也就相当于我们的参天大厦打地基的阶段。只有地基扎实,万丈高楼才能平地起。小学数学教育看似简单,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责任心
教师素质的提高,增强责任心是实现小学数学有效关键的前提与基础。数学教师除了讲授课本知识外,还要注重育人,引导小学生健康地成长。在讲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向学生展示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教师应当不断进行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将紧跟知识更新换代的步伐,将最新的知识及时向学生进行传授,让小学生及时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当尊重、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在一个轻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高高兴兴地学习。
二、立足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为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法则的提出过程,定律的归纳过程,性质的推导过程,以及解题思路的分析探索过程。解题方法与解题规律的总结过程,计量单位教学中观念的建立过程。这些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发现,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得以产生的基础,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概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完全让学生知根知底,探水问源,真正让学生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比如教学“9+3”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凑+法”的思维过程,可以安排如下几个环节:1.动手操作,感知思路。先出示“9+3”,指导学生在自己的桌面左上方摆9根黄色小棒,右上方擺3根绿色小棒。然后提出:9根与3根合起来是多少根?9根与3根怎样摆才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们共有多少根?通过摆弄、讨论后,大家都认为从3根中移1根到9根中凑成10根,再加上2根,这样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2.借助表象,形成思路。通过操作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我先摆了几根?再摆了几根?从3根中移走一根放到哪儿的?为什么要这样移?这样由“物化”的计算过程“内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为进一步学习“凑+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图式结合,强化思路。通过操作反思后,再引导学生把书上的插图和下面的算式结合起来思考:为什么要把3分成1和27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表象和言语思维能力,结果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再加2得12。最后,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便牢固地掌握了“凑+法”的思维过程: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
三、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一方面教学过程对信息流通过程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完成数学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多种结构形式进行调节及优化这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几点问题:第一,掌习动机的激发及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学习动机是保持并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原因生理学家布鲁纳已经将“动机原则”命名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并认为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才是教学的基础。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支配活动的动力,他们所参与的活动基本是由兴趣爱好来决定。兴趣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和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实现教学小学目标。第二,后嫡信息的增加并适当提高学生思维密度,学生已经对一部分信息进行认识理解担是还有一部分无法确定,那么这些没有确定的信息就是含嫡信息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不确定信息转变为确定信息也就是消除含嫡信息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所有知识及拓展都讲解的很透彻掌生就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无法从提出疑问到解决问题最终彻底理解的这个过程中享受快乐和成就教师这样传授的知识属于饱和信息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学习动力,当然学生的思维拓展也受到阻碍。思维是从信息传输、接收、存储到处理的过程想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要适当控制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应该将适当的含嫡信息透露给学生激发学生自行思考。第三,锻炼小学生主题思维数学能够锻炼形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主题思维是从事物的多个层面向横竖两个方向发展不断拓宽问题的广度及深度从而认识到事物的全面性。
四、注重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就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方案,把握好动机,并注意聆听学生的声音,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提高探究教学效果的有效陛,是有百利而无一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