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院校自动化专业数控系统课程实践改革研究

2017-04-10吴岳敏罗敏刘凌云雷钧李慧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数控系统

吴岳敏+罗敏+刘凌云+雷钧+李慧玲

摘要: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现行教育体系中,数控系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在该领域的实践能力差。文中改革的重点是“以贴近实际需求为导向,提高操作应用能力为核心,满足理论需求为基础”,以此来构建数控系统教学体系,改革课程组织体系、教学过程开展方法,从而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企业需求的自动化专业人才。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数控系统;实践教学改革

TM76-4;G712

我国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人口红利不断消失。同时,数控技术的发展迅速,作为制造业大国,数控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我国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部分高校为制造业培养大量的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然而作为自动化智能设备的数控设备,其开发维护却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作为以东风公司和汽车行业为依托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其诞生和发展都与汽车行业紧密联系。学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也和汽车行业密不可分。作为自动化专业的特色课程,《数控系统》为我校学生适应汽车行业的就业提供专业基础,也深得用人单位好评。

一、数控系统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大量的具有数控背景的自动化专业人才。然而随着数控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弊端日益显现,人才培养质量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差距日益扩大,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理论教师负责理论教学,实验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开展。不同教师对课程内涵的理解不一样,对课程的理解深度不一样,造成教学过程中出现不统一,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佳;

理论教学先开展,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在开展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有促进作用,理论先进行,然后开展实践教学的模式阻断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影响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注重在实验设备上开展实验,实验和实际应用之间任然有一定差距。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在实践教学指导过程中贴近实际应用,但是数控系统课程内容在实验设备上只能模拟,学生无法直观的看到所编写程序在实际中的作用;

学生数量众多与设备昂贵矛盾突出。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高校学生数量众多,然而数控设备昂贵,教学经费有限限制了大规模的设备配置,无法保证每个学生在数控设备上开展一对一实验;

师资队伍缺乏,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对于课程的认识深度不够无法准确把握学科发展重点和前沿,对教学有一定影响。

二、教学改革内容

由于数控设备对经验要求较高,部分参数确定的失误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伤害。仿真设备的大量使用割裂了教学和实际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自动化行业数控技术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数控类课程的改革必须紧贴实践开展。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大力开展双师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数控领域的造诣对教学会产生较大影响。然而,目前高校中有部分教师都是门对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对课程理解不够透彻。对此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深入企业,鼓励教师参与相关数控相关课题研究,不断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形成实践认识-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同时,了解企业在数控相关领域的需求,认清该领域的研究、应用难点以及数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前沿,为教师在数控领域的发展摸清方向,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也可以弥补青年教师在数控领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匮乏的实践经验之间的鸿沟,从而为教师的教学开展起到良性反馈作用。

开展教学改革,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本次改革提出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开展,按需开展。在开展必要的概要、理论、指令讲解阶段在教室完成,在相关应用内容的教学阶段则在实验室开展,在完成必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教学后,直接在实验室完成所讲内容的实验设计验证,让学生在完成理论之后,直接通过实验设计验证,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实现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同步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实验过程进行改革,注重各种实验设备之间的协调使用。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巨大。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产物,仿真技术为各学科的实验、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教学过程中直观的开展实验带来新的问题。学生开展完课程相关实验之后却不知道数控实验设备和工厂数控装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造成教学和应用脱节。然而,由于数控设备含有高速运动部件和较多相对运动部件,在直接使用数控设备开展实验教学时,学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实验设备的损坏风险较高,教师上课时的安全压力、设备维护压力大。因此需要开展相关的教学改革,将试验中广泛使用的实验仿真设备和数控设备结合起来,让安全无风险的仿真设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数控设备完成仿真和应用之间的过度。首先大量使用实验设备让学生开展模拟实验,在熟练的完成PMC程序编写和相关过程的实验模拟之后,再将相关程序导入数控设备上开展相关实验,全真开展PMC程序的编写调试。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数控设备上,同时保证安全和教学质量。通过改革,可以巩固理论学习完成相关程序编写和检验,在数控设备上开展实验可以尽量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意外的发生,保证人生安全的同时贴近实际,保证教学质量。

三、总结

本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阐述了数控系统课程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方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改革实践教学开展方法,将实验仿真和数控设备实验操作结合,大力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以上途径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培養质量。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输送大量的自动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静.关于应用型本科开展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教改的探索[J].高校科技,2014(27).

[2]邱仕安. 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教改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作者简介:

吴岳敏,(1986-1)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控及智能装备。

猜你喜欢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数控系统
海德汉ITNC530系统的Q参数循环的应用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应用型本科《电气基础与PLC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华中数控在CIMT 2015上展示3C钻攻生产线
基于Windows的线接触加工数控系统实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