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孩子的作品

2017-04-10于树泉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阳光雨露起跑线松树

于树泉

一本小学生的作品集摆在眼前,厚厚的。翻开,一种聪明透亮、活蹦乱跳的感觉扑面而来,孩子全神贯注的眸子和握笔写画的稚嫩的小手仿佛就在眼前。对这些孩子们的“作品”,我们大可不必去比较优劣,辨析美丑,区别高下。童心可贵,天真无邪。只要一切发自内心,一篇篇小文,包括不成文的“小文”,篇幅无论长短,书写无论工草;一幅幅图画,包括不像图画的“图画”,笔触无论粗细,涂抹无论巧拙——便都一律的率真,鲜活,灵性,美好。这些来到这个世界才四五千天的小生命的出色表现,再次为莎士比亚关于人的“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赞叹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这是一群小生命在岁月的沙滩上留下的珍贵足迹,这是孩子神秘的心灵中开出的美妙花朵。

每个孩子都是一团元气,秉承日月精华、具足天地灵性之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降临人间。他们的每一个细胞都与宇宙的神秘信息息息相关,他们的每一个基因都与人类几十万年的遗传密码紧密相联。他们的人生有着无限的丰富性,他们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就是认出和接住永恒之神向教育者抛来的新生儿!因为那是一团元气,一切新生的起点,是在阳光下自由舒展的希望。对于这些“新生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全部意义,就是为每个独一无二的宝贵生命打开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

孩子就像一颗松树的种子,松籽要长成松树,离不开广阔的自然空间,只有去汲取充足的水分營养,沐浴充裕的阳光雨露,积年累月之后,才有可能长得浓荫蔽日,高接云天。反之,同一颗种子,如果放进花盆,最多长成盆景;如果放进玻璃杯,甚至不能发芽。小学生也一样,要“打开广阔的文化空间”,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书籍就是孩子们成长所需的水分营养、阳光雨露。只有“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长久地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为日后的发展积极积蓄能量,才能有朝一日长成栋梁材。相对于书籍的海洋,小学课本只是少而又少的“一滴水”。如果把孩子禁锢其中,不去大量阅读,就如同把松树的种子放进花盆或者玻璃杯里,这对于一个个有无限发展可能的小生命来说,将是一种何等的遗憾和悲哀。

当前,教育乱象不断,其中一点就是制造紧张气氛,搞得到处如同战场,刀光闪闪,杀伐声声,导致人人自危,心慌意乱。其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聒噪就甚嚣尘上,殊不知这是一个流毒甚广、为害甚巨的口号,但是许多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人生本来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不能一上来就加速,必须压住步子,要“慢”下来,否则跑不多远就会败下阵来,何谈摘金夺银。可是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蛊惑下,让孩子的家长紧张起来,阵脚大乱;让本来身处小学的人生刚刚开始的孩子,被迫在马拉松比赛的起跑线上进行百米抢跑,后果可想而知。

我特别想把以下11篇文章和3本书推荐给孩子的老师和家长(文章可以网上下载,书可以买来读):

1. 解词儿

2.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

3. 小学不在成绩在阅读

4. 小学阅读能力决定一生高度

5. 写作重要,阅读第一(美国)

6.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7. 小学回归“慢”的教育(窦桂梅)

8. 给孩子一个从容

9. 孩子是千年的种子

10. 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11. 学好语文最核心的根本要素是什么?(李璐珂)

12. 越读者(郝明义著)

1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著)

14.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著)

当下,面对种种教育乱象,读读这些关于孩子教育培养的文章和书籍,有可能让你眼前迷雾顿开,走出误区,从而校正教育方向,以免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无可弥补的损失,让人追悔莫及。

亭亭修竹,有尖尖嫩笋的时候;斑斓猛虎,有柔弱如猫的岁月,谁敢说幼苗在栉风沐雨之后,收获不在向它招手致意呢?在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青少年时光,每天愉快地畅游在古今中外、文史哲艺的海洋里,相信孩子们一定不会变成心里只知课本、本事只在考试、眼里只有分数的“在蜗牛角上较雌论雄”的考试机器,一定不会变成两眼呆滞、性格偏执、价值扭曲的变态人,而会具有一种阳光心态、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和家国情怀。果真如此,不仅作文会越写越好,而且会放大人生格局,成就辉煌未来。

我期盼着。

猜你喜欢

阳光雨露起跑线松树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幸福就是阳光雨露
春天的雨
陈末全
宁征:“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松树
松树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