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7-04-10翟晓娜王晓亮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引领者教师角色开发者

翟晓娜+王晓亮

摘要:实现师生角色转变,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转换教师角色,才能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方法,学会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师角色 开发者 引领者 促进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这正是对基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的根本挑战。传统教学重教,现代教学重学,教学改革说到底就是对师生角色与地位的改革。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构建高效课堂,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对教师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一、教师不是教材的复制者,而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完全以教材为中心,视教材为经典与权威,教师在教学中严格的照搬教材,原封不动的讲解教材知识点,只是教材的机械复制者,教学严格地限定在教材内。在新课改下必须要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师要成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这样才能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探究的殿堂。那么教师要如何来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呢?

1.立足教材,实现教材与生活等教学资源的重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宽广的生活空间展开有深度的数学探究。联系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这正是开发数学课程资源的重要方面。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材,以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挖掘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素材,这样更能引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以及思考的独立性,学生才能地真正理解,灵活掌握,才能架起通往数学殿堂的桥梁。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模拟功能来向学生展现射出的子弹的飞行轨迹,铅球推出后在空中的飞行轨迹。这样的教学立中教材,结合现实生活等素材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更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课堂,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更能带领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2.尊重学生,体现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因此在开发教学资源时同样要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这样才能让教学更贴近学生,围绕着学生有效展开。因此教师在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时,不要想当然,以教师的主观臆断代替学生的客观行为,而是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与生活,这样才能使教学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民中有学生,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记录下学生具体的教学行为,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开发,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以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探究活动。

二、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者,而是学生探究的引领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只是教材知识的机械搬运者,认为只要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记清记牢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失去了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只能让学生成为没有情感、没有思考只会消极接收与机械记忆的机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这是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的根本挑战。而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教师就必须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由机械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引领者,与学生一起互动探究,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将新知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积极的知识构建者与自主的探究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发挥问题的启思导行功效,带领学生展开层层深入的探究。

1.以问题来诱发探究动机。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正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善于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提问正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探究上来。如在学习无理数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来思考这样的问题:有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何能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达到对抽象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

2.以问题来激活数学思维。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学生知识与水平有限,在探究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与迷茫时,此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提问艺术,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展开多元思考,以实现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顺利地完成探究。

3.以问题来提高认知水平。知识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转化为技能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实践性问题,让学生在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丰富学生的体验,强化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技能。如学习了正负数,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寻找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體运用。这样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许多,如记录温度、收支,等等,这样更能深化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师不是机械的评价者,而是学生活动的促进者

传统教学中分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判的唯一标准,无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这样的评价并不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做全面客观而具体的评价,并不能成为学生推动学生认知的力量,相反还会让许多学生因此对自己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变机械的评价者为学生认知的促进者与推动者,要关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正面肯定为主,这样才能让评价成为学生探究中的推动力量。

1.评价要全面,关注学习过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思维等全部纳入评价机制,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这更利于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

2.评价要具体,关注学习细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借助这微小的进步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鼓起更大的信心与勇气,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探究中来。当然表扬要适时适度,否则会助长学生的骄傲情绪,让学生迷失自己。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给予必要的表扬与批评,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功效,引领学生不断成长与进步。

3.评价要真实,带有积极情感。只有发自内心的、带有真情实感的评价,才能如冬日里的暖阳,带给学生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轻松、情感上的愉悦,学生才能快乐地接受,这样才能督促学生不断前进。

总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改下教学的必然趋势,是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只有让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学生探究的引领者、认知活动的促进者,才能彻底摆脱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与学生一起在更加宽广的空间展开更有深度的数学探究,这样才能让探究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丰富情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小军.刍议教师角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转换.试题与研究,2011,(01).

[2]鲁仁海.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2012,(06).

猜你喜欢

引领者教师角色开发者
中国力争成为生物多样性引领者
梦心龙/5G黄金引领者
孩子,该当家庭的引领者了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西部耐磨堆焊服务引领者
iOS开发者调查
iOS开发者调查
栝楼产业开发者谢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