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县蚕桑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攻坚探讨

2017-04-10冯有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建设发展

冯有贵

摘要 为了促进康县蚕桑产业转型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助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现就康县蚕桑产业转型发展提出意见,具体包括明确发展思路、方向与目标,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和保障措施3个方面内容。

关键词 蚕桑产业;精准扶贫;发展;建设;甘肃康县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43-02

蚕桑业是康县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在2000年前后的10多年里,为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1]。近年来,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蚕茧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波动较大;二是原缫丝厂改制后产业链条中断,对全县栽桑养蚕冲击较大;三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四是与外出务工相比效益差距太大;五是产业综合开发利用率不高;六是现代化配套设施设备更新跟不上。因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全县蚕桑产业出现滑坡现象,2015年全县桑园面积减至2 750 hm2,有上万户群众从事桑蚕生产。但从长远分析,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蚕丝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桑葚、桑叶都是人体需要的保健产品原料,综合开发前景巨大[2]。因此,尽管蚕桑产业出现短期滑坡,但仍是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增收产业。要把蚕桑产业的优势充分融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在适宜种桑的贫困村推广发展蚕桑产业,从而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局面,并为2020年全县实现整体脱贫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3-4]。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蚕桑产业正向生态、文化、保健和药用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开发利用空间十分广阔[3]。另外,康县蚕桑产业种养量均占全省总量的85%以上,保护和传承蚕桑产业已成为丰富丝绸之路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和陇南农耕食文化的必要措施。因此,要充分认识蚕桑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本县蚕桑产业发展水平,使全县贫困人员早日脱貧致富。

1 明确发展思路、方向与目标

1.1 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框架构建和市委“433”、县委“543”战略部署,以全国精准扶贫政策为指导,以实现现代蚕桑业为目标,以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为主线,坚持“政策扶持、示范引导,综合开发、稳步发展、巩固提高、优质高效”的原则,以蚕桑重点乡镇和专业示范村建设为基础,走精品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引导蚕桑业区域化聚集、规模化发展[5-6]。

1.2 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生态和蚕桑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打造中北部果桑基地和“两个一”的发展格局。即:中北部果桑基地(在中北部各乡镇重点规模化发展果桑基地4 000 hm2);一个蚕桑业生产区(把窑坪河流域的云台、大南峪作为重点栽桑养蚕生产基地);一个蚕桑文化寻根体验区(把长坝蚕桑示范观光园打造成中国蚕桑活态文化产业园区,以弘扬蚕桑文化为主线,实现蚕桑文化旅游互动观光蚕业,在丝绸之路旅游上与敦煌文化形成犄角之势,促进全县旅游发展)。

1.3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新发展果叶兼用优质蚕桑基地666.7 hm2以上,蚕桑良种化率达90%,年养蚕1万张,年产鲜茧350 t,实现产值1190万元以上;发展果桑基地666.7 hm2,生产桑椹2万 t。蚕、果总产值达到3亿元,桑田平均效益达到 6万元/hm2以上,带动中北部地区2.8万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2 突出抓好重点工作

2.1 培育蚕桑产业基地,建设专业示范村

对基础较好的云台镇、大南峪镇、迷坝乡、大堡镇、长坝镇、城关镇、王坝镇、寺台乡、岸门口镇、碾坝镇等10个乡镇的桑田进行补植、补造和低产桑园改造,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生产水平,争取在重点桑镇催生孵化一批蚕桑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大专业合作社的投资、指导和扶持,建设一批蚕桑产业示范村,到202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0个,专业示范村达到20个,云台镇、大南峪镇等2个乡镇桑园面积分别发展到 666.7 hm2以上;迷坝乡、大堡镇、城关镇、王坝镇、长坝镇、寺台乡、岸门口镇、碾坝镇等8个乡镇桑园面积分别发展到 333.3 hm2以上。

2.2 大力发展果桑产业

桑葚被誉为“21世纪的最佳果品”,被卫生部认定为食药两用的农产品,具有极高的开发应用价值。发展果桑产业不但可以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也能为康县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创新开局。重点是推进果桑产业的规模化运营,建立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果桑循环产业体系,同时通过桑果精深加工,实施果桑资源的就地转化,延长蚕桑产业链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盈,一举多得,是解决“三农”问题、振兴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2.3 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蚕、丝、桑枝、桑叶、桑果等资源,在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销售等环节上下功夫,研究生产蚕蛹、蚕丝被、桑枝粉、桑叶茶、桑叶菜、桑果酵素、桑果干、桑果汁、桑果酒等产品;引进试种桑枝条食用菌、蛹虫草、桑黄菌、桑寄生等,大力推广桑园立体套种、套养模式,努力提升蚕桑副产品的利用档次,加快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研发,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2.4 引进扶持龙头企业

加大对加工流通企业的引进与支持力度,重点扶持产业基础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积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参与蚕桑基地建设,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为引导,龙头企业和蚕农投入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机制,不断拓宽蚕桑产业发展的投入渠道,吸引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开发蚕桑产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蚕桑产业快速发展。

2.5 加快甘肃省蚕桑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建设

加强甘肃省蚕桑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机制,加强与陇南师专农林学院、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协作攻关,力争在蚕桑品种培育、蚕茧节本增效、病虫害生态防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取得技术新突破。县农牧局要尽快成立实验室筹建领导小组,具体协调实验室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建设资金等工作,使蚕桑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尽早发挥作用,使之能真正成为引领甘肃蚕桑业发展的科研机构。

2.6 培育桑蚕知名品牌

大力实施文化创新、品牌创新、质量创新和标准创新工程。支持和培育一批桑蚕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知名品牌。鼓励优势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外省、外市企业和个体客商在康县注册与蚕桑业相关的商标,创建驰名商标,培育一批甘肃省著名商标。加强对桑蚕产品商标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茧丝绸科研成果专利权、蚕桑研发成果专利权的申请、注册和保护,依法打击各类侵权行为。依托长坝蚕桑示范观光园,在望子关至黑马关区域,建设以蚕桑业体验、桑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旅游园区,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

3 加强组织协调与保障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委或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蚕桑产业转型发展领导小组,指导和规划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监督管理相关单位协作统一,形成发展合力。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指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做好辖区内的蚕桑产业转型发展工作,为推进蚕桑产业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农牧局作为主管局,要督促指导蚕桑中心,认真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和桑园面积,把新型高效桑品种推广、桑园多元化利用作为强农富民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要加大考核力度,将蚕桑产业综合开发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评,实行年度目标管理。

3.2 给予项目和资金扶持

要紧抓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机遇,将蚕桑纳入到国家农村农业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中,作为本地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支持范围,加大对蚕桑产业园区、示范基地的建设,以及蚕桑业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建设、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蚕桑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及高效桑品种示范推广等重点环节的县财政扶持力度。县财政要每年至少保证60万元作为蚕桑发展基金,用于蚕种补贴、蚕桑技术推广、蚕桑综合开发利用、设施设备维修改造等,确保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3.3 积极宣传引导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对各项扶持政策的宣传,引导蚕农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理念,客观分析和看待产业发展的高、低谷现象,要形成“发展有功,毁桑有过”的共识。各乡镇要积极保护现有桑田,树立“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全面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促进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因各项理由损毁桑园的行为要依法查处,因重大项目实施确需损毁桑园的,要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相关标准做出补偿,将补偿金作为蚕桑发展基金,由蚕桑中心负责用于桑园恢复新建、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上。

3.4 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相关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配合协作,共同承担起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责任。县发改局要加强对蚕桑产业发展项目的规划、做好项目储备和争取工作。县财政局要加强对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县农牧局要抓好优质果桑基地建设和种桑养蚕技术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特别是蚕桑中心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指导乡镇、村开展好蚕桑科技推广工作,抓好科技示范村建设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县商务局要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技改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积极推进企业精深加工,把好蚕茧收购准入关,配合工商局抓好蚕茧市场管理,加强对蚕茧收购交易行为的监管,严厉查处无照无证收购、压级压价、掺杂使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蚕农的合法利益。县公安局要参与蚕茧市场管理工作,加强蚕茧收购的治安秩序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蚕茧收购中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县林业局要注重退耕还林工作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新发展一批以优质叶桑、果桑为主的退耕还林基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要研究打击不符合国家标准烘烤蚕茧的行为,坚决取缔小土灶。县科技局、科协、农广校要整合培训经费,加大对蚕农的培训力度,使蚕农掌握栽桑养蚕及蚕桑综合利用的科技知识。县招商局要加大招商力度,争取企业蚕桑副产品加工项目早日落地。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要加大蚕桑产业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发展蚕桑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努力营造各方重视、关心和支持蚕桑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4 参考文献

[1] 中国西部桑蚕产业发展迅猛[J].蚕学通讯,2003(1):20.

[2] 周晨曦,李文斌,张节伯.关于蚕桑产业的几点思考[J].江苏蚕业,1999(1):44-46.

[3] 向生刚.新时期我国蚕业产業化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6.

[4] 推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EB/OL].[2016-11-18].http://www.docin.com/p-680541784.html.

[5] 李金春,李元春.甘肃康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设想[J].北京农业,2012(21):246.

[6] 张小红,李强,蒲建忠.对康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4):327.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建设发展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