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策探讨
2017-04-10吴雪薇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加快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加快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大力提升民族教育水平,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加大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完善双语教学体系;继续加大对南疆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
【关键词】 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水平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民族地区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把发展教育这个事关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事业抓好。
一、加快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来是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民族教育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帮扶力度,从新疆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规制度保障民族地区學生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教育重点扶持、优先照顾,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党的民族政策理论体系并也随着时代特点和民族地区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发展。
2、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民生之首,如果教育不能按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会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并指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事关一个民族发展的未来,新疆的稳定与发展牵动着全国的改革发展大局,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要靠人才,而人才崛起要靠教育。
3、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是共享发展,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关键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其目标就是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就是要让各族群众都能够更多更好更公平的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首先要解决的一大目标便是当前我国几千万,这个庞大的人口数字的脱贫摘帽难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加快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民族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实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4、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当前和今后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为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坚持教育优先,让民族地区的群众特别是年轻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扎实掌握运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对于促进各民族群众个体更好的发展,维护新疆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加快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显著提高,义务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自治区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投入总体保持了逐年增长的趋势,有力推动了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2015年,新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651.92亿元,较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490.86亿元增长了161.06亿元,增加了32.8%。2015年,全疆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达268.48万人,占全疆在校学生数的66.23%,比201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从中受惠。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巩固。2015年,全区小学阶段在校生204.89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4.8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49.45万人,占72.94%,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5%,比2012年提高0.06个百分点。2015年全区初中在校生90.7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61.28万人,占67.54%,全区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99.62%,比2012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2、双语教学及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但形势依然严峻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基础。近年来,新疆双语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学前双语教育取得成效显著,截止2015年,南疆地区双语教育普及率已达到66%,学前两年双语普及率提高到90%,学前双语幼儿园已达1700余所。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5年,全区共有中职院校(技工学校108所)280所,在校生29.0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8.67万人,占64.33%。全区接受中职教育的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36.8%。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
当前,在新疆南疆偏远乡村地区,由于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双语师资力量薄弱,加之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观念总体相对滞后,大部分学生仅仅接受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导致这些地方的学生高中入学率还处在偏低的水平,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3、南北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区差异大
南疆三地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低的区域。2005年底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占三地州总人口的94.23%。近几年,中央政府和自治区增加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快南疆教育发展以及加强远程教育建设等,使南疆地区的教育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高等教育水平低、学前双语教师师资匮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仍旧是制约南疆教育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2015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比例为63.08%,但区内各地区之间很不平衡。南疆三地州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的升学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州。以南疆喀什地区为例,2015年喀什地区初中毕业60943人,高中招生36751人,升学率为60.3%,相当数量的民族地区青少年由于没能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而过早进入社会,自身素质偏低使其在寻求就业机会的道路上屡屡碰壁,长此以往势必会增加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不稳定因素。
三、加快新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1、大力提升民族教育水平,改革现有教学模式
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和政府及对口援疆省市的帮助下,新疆的教育发展成绩显著。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疆的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和全国发达省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要继续深化对口援疆工作,落实好对口援疆教育政策,确保经费支援和智力支撑都落到实处。同时,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新疆的教育水平提升要更多地发挥自主能动性,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鍵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民族教育的核心是融合。加强民汉沟通交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经常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三个离不开”等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将民族团结先进人物事迹编入教材、走进课堂。
2、加大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完善双语教学体系
着力加强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积极引导高等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预科教育改革,以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尤其在南疆地区努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学科结构和学位点设置,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少数民族专业化人才。
办好职业教育是南疆教育的突破口。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增加经费投入,吸引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提高南疆地区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
由于缺乏双语教师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语言交流的障碍以及文化平的差距是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重要原因。抓好学前双语教育、有教材在硬件上做到有场地,改善办学条件,在软件上继续实施好双语教师补充计划,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师整体素质。
3、继续加大对南疆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共享发展重要内容。对于全国而言,教育的短板在西部;对于新疆而言,教育的短板则在南疆地区。把南疆这个“棋眼”抓好了,新疆教育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有力提升。
要继续加大对南疆贫困落后、少数民族聚居密度高的地区的资金、人才、设备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推进远程教育,使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秀的教学授课;针对南疆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较低的情况,加大对南疆三地州高中阶段的经费保障,落实困难学生资助帮扶政策,加强民汉交流,改变少数民族落后的教育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吸纳学生、增加就业方面的优势,扩大对南疆三地州中职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尤其是学前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工资待遇。
【参考文献】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年——201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吴福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M].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7.8.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教育基本情况》等.
【作者简介】
吴雪薇(1990.08-)女,甘肃酒泉人,任职于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党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