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控体方法研究
2017-04-10魏婷婷闯振强
魏婷婷++闯振强
中图分类号:G8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21-01
摘 要 竞技体育的不少项目中,运动员如何达到理想的体重,又使减控体重给运动员训练量和强度的保持和比赛中运动成绩的最佳发挥所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成为长期困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阅读相关运动员减控体重的文献资料,概述了运动员减控体重过程中机体的代谢变化和减控体重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两种不同减控体重方法的对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相对合理的减控体重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 运动员 控体方法
减体重分快速和慢速两种。缓慢减体重丢失的主要成分为脂肪,而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表明快速减体重会出现一系列的医学问题,主要表现为脱水、心脏血管系统负荷增加、肾负荷增加、蛋白质与无机盐丢失、体温调节过程受到损害、肌肉和肌糖原贮备耗损以及对运动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等。自我主观感觉比赛期间始终处于肌肉酸痛很累,甚至精疲力竭状态,严重影响比赛时的竞技状态。
一、研究结果
(一)单一快速减体重方法
湖州市公路自行车运动员17人,均为男性,年龄在16—18岁。计划在5天内减到赛前指定的体重范围。减重期间,在5天内体重从原来的55.4kg减到52.2kg,平均减重3.2k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能在减重前均满足机体需要,减重期间均明显降低。减重期运动员出现饥饿感和疲劳现象,此外还有腰痛和肌肉痉挛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异常。
(二)快慢结合的减控体重方法
郭XX,湖州市公路自行车运动员,2016年参加浙江省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比赛,赛前体重56kg,减重数8kg。减控体重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慢控时期(比赛2个月前),慢减时期(比赛前2个月开始)和速减时期(比赛前4天开始)。其中慢减时期每12天减重1kg,速减时期前2天:1kg/天;后2天:0.5kg/天。慢减体重期间的膳食安排为全日总能量:904kcak,蛋白质47g,脂肪31g,碳水化合物109kg。各餐能量分配比例:早餐30%,午餐35%,晚餐24%,加餐11%。速减时期相应的营养补充为每日服用天然复合维生素一粒;电解质活力胶囊6粒,分3次;去脂魔酥3—9小块,以不饿为度。称重后立刻口服特制的运动饮料(如冲刺能量泵),赛前也以补充运动饮料为主。减重期间运动员主观感觉良好,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比赛时表现出了较好的体能状态和竞技水平,获得铜牌。
二、讨论
(一)减控体重后身体机能快速恢复的营养学方法
1.饮食安排。原则上采取肠外支持和胃肠内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5],在短时间内促进运动员机能恢复。在稱量体重后先少量食用小米粥、蛋糕等食物,同时服用促进体能恢复的果糖、磷酸肌酸钠、冲刺能量泵等运动补剂,提高运动员的能量储备使其在短时间内恢机能。
2.运动补剂。(1)冲刺能量泵。主要快速、大量为肌肉提供能源,可在运动员称重后、比赛前和比赛中分次连续使用。(2)赛力昂。丙酮肌酸、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纯天然提取物,主要功能有:促进能量的产生和耐力的保持、重组能量储备;减少疲劳后的恢复时间;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3)谷氨酰胺。主要增长肌肉、增加力量,提高耐力、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持肠道屏障的结构。(4)磷酸肌酸钠。缓冲肌肉中的酸性物
质、与ADP作用产生ATP增加机体的CP储存量同时还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5)果糖。是一种单分子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果糖与葡萄糖相比具有吸收快供能快的特点,可用于运动员在减控体重后体内能源物质的快速补充。
(二)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单一采用快速减体重的方法,且不进行必要的营养补充,导致极大损害机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问题,使训练质量明显下降以至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1-2]。后者以控、缓减和速减相结合为原则,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针对前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营养补充,较为有效的解决了运动员减控体重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并将减控体重对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使运动员保持了较好的体能和竞技状态,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三、结论
前缓慢减体重与快速减体重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单纯赛前快速减体重的方法对运动员体能的影响更小。
运动员无论是采取缓慢减体重还是快速减体重的方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并要分阶段进行;减重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对体能的影响程度[3];减控体重期间的膳食安排和营养补充要根据体重的实际情况加以控制;特殊营养品的使用要根据运动员的体质情况和减控体重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安排[4]。
参考文献:
[1] 张怡,熊正英.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的机能变化及营养调控[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111-113.
[2] 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51-376.
[3] 史仍飞,袁海平,周成林等.女子摔跤运动员减重训练期营养水平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45-48.
[4] 陈吉棣.运动员快速减轻和长期控制体重的医学问题[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7(3):183-156.
[5] 孙岩.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体重监控和营养干预[J].冰雪运动.2011,0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