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为目的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7-04-10张爱平

体育时空 2017年1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课程改革

张爱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21-02

摘 要 文章由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缘由分析入手,依据认知主义学习观与终身体育思想的理论,建构“零课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通过“零课时”的课程模式,建构新型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试图通过课程的手段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零课时 课程改革

一、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缘由

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发生着重大改变,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基本结束,呈现的方式为现代化、自动化。生产力方式的改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身体状况也发生着改变,肥胖、疾病、体质下降等现象表现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面向社会最后的体育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学校场地设施、师资匮乏,体育课时较少体育课程目标要求高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开展基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的“零课时”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一)国家政策法规要求课程改革

2014年6月11日,教育部以教体艺〔2014〕4号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文件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育工作规划与发展、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第三点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方式已不能完成《标准》所要求的内容。

(二)我校大学体育课程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校的大学体育课程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巨大挑战。第一师资的问题,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15人为行政教辅人员一线承担体育教学的教师为45人。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体育艺术表演四个专业共1000余人;以及16个项目共计16000余人的大学体育课程,实际的工作需求与教师的岗位设置不匹配。第二是场地的问题,我校现有的场地与学生需求严重不符,生均室外面积0.7平方米与高校场馆要求相差将近7倍;室内场馆差距10倍以上。场馆不足与教师岗位缺编导致最直接是教学运行的问题,同一时间场地冲突、教师冲突、与其他公共课程冲突。综合以上两方面,为顺利完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保障教学有效且有序的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开展“零课时”课程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开展“零课时”课程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认知科学的学习观以及终身体育思想两个依据。教变为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建构意义,学生在认知过程、学习管理、学习内容方面实现自我控制、自主学习从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一)认知主义学习观

便于了解认知主义学习观,先了解行为主义学习观,其关注的是教学提供,学习是技能和知识点的积累过程,教师职责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教学过程主要集中在学生和教师个体的相互影响下。认知主义的学习观关注的是学习,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者。学生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目的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或观察、组织事物的方式产生变化,相互合作学习是形成动机、获得支持、相互模仿、相互指导的源泉。重点强调教学变为学习,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与管理者;重视学习资源知识表现方式的多元化,以便于学生主动地构建意义,这些是认知主义学习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我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希望通过探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从总体上控制和协调体育学习活动,通过建立考核机制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进程,促使其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以建构和扩充已经掌握的健身锻炼体系。

(二)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一概念源于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其含义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人类自身发展需要不断的参加体育锻炼,其是有规律可循。完整的人生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长发育、成熟稳定、功能衰退三阶段。体育锻炼对段人类的体质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不同阶段人体发展对体育锻炼的要求不一样,生长发育阶段,是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成熟稳定阶段,保持充沛的体力与旺盛的精力;功能衰竭,是延缓衰退、延年益寿。不同的发展阶段锻炼的目的不一样,其内容与方法也不同。为适应锻炼的需求,通过“零课时”课程模式的变化,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不同阶段正确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与方法,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三、“零课时”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

依据上述理论,开展“零课时”课程模式改革。按照自主学习的内涵、终身体育思想,课程设计围绕着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三个层面,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确定适合自己的参加体育锻炼方法和内容,实现自我管理。简而言之 “零课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和监管下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模式。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为目标。

(一)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设置

如表1所示,大学体育课程贯穿学生在校4年时间,为保证学生在校不间断的学习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划分三大模块,共计6个学分,模块一1学分;模块二4.5学分;模块三0.5学分其中“零课时”为第三模块课程实践课程。内容与修读方式如下:

1.基础课程模块

基础模块课程内容包括基础体操、太极拳、身体素质等方面内容,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后修读,以各学院行政班编制,由体育学院统一安排授课教师、时间、地点。

2.俱乐部课程模块

俱樂部选项课程由球类教学俱乐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美健身教学俱乐部(健美操、拉丁舞、形体训练、瑜伽)户外与休闲运动教学俱乐部(定向运动、素质拓展、棋牌、攀岩)武术与博击教学俱乐部(散打、跆拳道、武术套路、养生功、保健与康复)构成。在第1学期期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空闲时间在5个俱乐部里18门课程任意选择一门课程,由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安排教师给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学生学习。

3.“零课时”课程模块

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与校内外的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业余训练、健身培训、自我锻炼(通过手机APP软件的认定)等形式获得相应的体育积分,且在第5-8期完成体育积分。在修读完大学体育第二模块课程后修读,体育积分每学期期末学生自行申报,由公共体育部审核,其所参加的各类活动、比赛均由学生自愿参与。

(二)“零课时”课程操作模式

1.以课程目標统领课程内容

“零课时”(第三模块实践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依据这一目标,具体内容与组织管理如图1所示,教学俱乐部的教师不再进行传统授课,学期开学前俱乐部依据大三、大四在校生人数对实践课程模块—“零课时”的体育锻炼与体育理论知识进行统筹安排。学生开学后依据本人体育兴趣及空闲时间,选择性的参加各类体育锻炼。期末学生将参加校外的体育竞赛或活动等内容申报,俱乐部教师将校内的体育锻炼监测数据与学生申报的校外数据汇总。

图1 “零课时“课程组织结构图

2.以累计积分的形式促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为促使学生参加各类的体育活动,采取体育积分制的形式规定在大四毕业前必须完成最少60分的体育积分方能获得“零课时”的学分,制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积分细则》,学生将依照积分细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体育锻炼,如学生在大四最后一学期未完成体育积分,学校组织一次体育达标考试通过也可冲抵体育积分获得学分。

3.以专门的组织机构保障“零课时”的顺利进行

为保证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日常体育锻炼的监测、体育积分的准确记载,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图2所示共计5个部门。策划部依照统计部的数据统筹安排全年的体育文化活动;竞赛部、活动部负责执行竞赛、活动及赛后数据上报给统计部;统计部负责统计每位学生的各部门上报的数据并将数据反馈给外联部;外联部负责联系学校体育部直接面对学生,职责是体育竞赛、活动的通知,体育积分问题的收集与反馈。学校体育部是学生组织机构,

负责组织所在院系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竞赛等,通过与外联部的协调各院系亦可自行组织比赛、活动。

图2 “零课时”课程管理组织结构图

4.整合校内各种资源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在进行课程模式改革时,与学校团委、学生会密切合作,将学校的各种体育社团、体育协会纳入到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生的能力举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体育专业教研室合作,体育专业的学生给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同学给予技术与理论指导,同时也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四、开展“零课时”课程模式改革的意义

“零课时”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它的推出,首先缓解了学校排课的压力,排课时将不再考虑体育课外活动师资与场地,相当于多出一个排课单元;其次解决教师缺编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高标准之间的矛盾。第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为校园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第四整合校园各种体育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最后通自主体育锻炼累计积分的形式,促使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的认知、项目选择、锻炼时间等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五、结语

“零课时”课程模式改革最终目的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体质能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做贡献。然中国乃是农业大国,千年农业养育了中华儿女,千年的农耕文化、农耕思想深入骨髓,对体育的认知、认同远非简单的课程改革所能改变。国民体质的下降,大众体育发展缓慢,其原因太多,学校体育问题、遗传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等,中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印证着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通过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一定会走向体育强国。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对终身体育的探讨.北京体育学院学报[J].1987(1):35-39.

[2] 郭彩琴.自主性学习的特征及条件的建构[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6):26-28.

[3] 布鲁纳(邵瑞珍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 费德恩,沃格尔.王锦,曹军,徐彬译.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赵美娟.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探索—以“零课时”英语听说课课程设计和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2(5).

[6] 宋海宾.大学体育“1 +2+1”三阶段式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2(6):35-37.

[7] 王震.18世纪前西方有关“身体、锻炼与健康”的文献学考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33-39.

[8] 杨岭.超越技能的文化表征—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追寻[J].教育研究.2014(10):106-111.

[9] 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42—50.

[10] 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4):105—109.

[11] 李启迪.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与实施策略[J].2014(3):15—24.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课程改革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