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课程实验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2017-04-09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幼儿园课程变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慢慢呈现出不少问题。陈鹤琴当年的做法对我们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一、陈鹤琴的课程实验及成果
陈鹤琴决心改革中国幼儿教育的原因是彼时幼儿园的“外国化”倾向,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幼稚教育已深陷东抄西袭踟蹰冥行的状态。
(一)鼓楼幼稚园课程实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课程改革目标
第一,根据本地区的社会情形和季节变化来编制课程、选择教材。
第二,根据我国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文化特色来选择教学法。
第三,根据我国国民素质较低的现实拟定幼稚生的习惯表。
第四,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经费和各地情况来选择幼稚园设备与儿童玩具。
(二)创造“活教育”理论的体系
第一,提出活教育的三大目标。“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目标分别是“活教育”的目的论、方法论和课程论。分别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和“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第二,提出“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
第三,提出五指活动和整个教学法。
1.五指活动
首先,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指生长在儿童手掌上的五指,而不是生长在成人的手掌上。强调教师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也不要脱离社会的实际。其次,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相互联系。“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第三,五指活动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艺术和儿童语文。
幼儿园的课程全部包括在五指活动中,并采用单元制,各项活动都围绕着单元进行教学。
2.整个教学法
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是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所学的功课是无规定时间学的,所用的教材是以故事或社会或自然为中心的,或是做出发点的。但是所用的故事或关于社会自然的材料,总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为根据的……”
二、陈鹤琴的课程实验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始终心怀教育目标——我们要培养什么人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幼儿教育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首先就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陈鹤琴的课程实验从鼓楼幼稚园开始到提出活教育理论,有一个主旨始终没变,那就是举办中国自己的幼儿教育,而中国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国人,培养现代中国人。陈鹤琴提出现代中国人起码要具备五个条件: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
我们分别检视1996年和201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现这三份政策法规均未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概括、凝练和明晰的规定。
众所周知,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是我国现阶段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我国所有幼儿园都必须遵循的。但两版《规程》都提出的“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并未对幼儿园培养的幼儿的质量和规格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是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2016版新增),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二)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三)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四)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此目标虽然足够明确具体,但总觉得过于琐细而不合用,更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力图在课程中进一步克服教师中心的现象,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发展要求”相背离。与陈鹤琴的现代中国人“五条标准”相比,《规程》对幼儿教育目标的界定是针对教师工作的质量和规格制定的“培养目标”,而非针对幼儿的质量和规格要求确定的“发展目标”。
终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13日上午正式公布。它规定了中国学生应具备的六大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尽管还未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幼儿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要求,但总算在幼儿教育目标——培养什么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上回到了“正途”。此时,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中国学生的“六大素养”和陈鹤琴的“五条标准”似乎有些重合。
(二)合理选择课程范式——我们要怎样培养人
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桥梁。教师面对不同的课程范式,如何选择成为了难题。
现有的课程范式包括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两种,前者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提出,这一课程范式注重“行为”,以预先确定的精确、具体、可操作的行为目标来预测学生的变化和评价课程的成败,在我国幼儿园中长期运行。后者由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在批判目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他倡导“生成性”目标取向的课程,以“过程”而非“事先规定好了的结果”为中心,高度关注学生兴趣的变化、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认为教育就应该去“引导人去探索知识”“变得更自由,更有创造力……”
在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目标模式课程因其操作性强、效果明显而深得教师青睐。过程模式课程则因其对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品质更有优势而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过程模式课程对教师的要求真的很高,它所能达成的效果很难测量,所追求的价值又较抽象,我国现阶段幼教师资的现状和其他社会条件可能不存在适合它扎根的土壤。
但正像斯滕豪斯所言:“学校教育是由掌握技能、获得知识、确定社会价值和规范、形成思想体系四方面构成。”前两个方面可以用行为目标来表述,而后两者则可以通过“表现目标”的提出者艾斯纳提出的探索性的“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开放的“表现性目标”来达成。这三种目标可以互为补充。如何取舍视课程的重点而定。另外,有研究者指出,目标模式课程更有益于反思能力差的儿童,具有反思能力的儿童更适合使用过程模式课程。
所以,并不存在绝对好或不好的课程模式,它只在教师合理的选择中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为促进不同儿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能否合理地选择课程模式,实现幼儿教育的目标则取决于教师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把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以及儿童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三者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