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乡村住宅现状与节能改进措施研究

2017-04-09赵玉轩白立敏黄宇敬王鑫桐

四川水泥 2017年5期
关键词:住宅环境建筑

赵玉轩 白立敏 黄宇敬 王鑫桐

(吉林建筑大学 130118)

北方乡村住宅现状与节能改进措施研究

赵玉轩 白立敏 黄宇敬 王鑫桐

(吉林建筑大学 130118)

自国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村镇尤其是乡村的发展引起人们关注,乡村住宅是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研究小组深入了解现今北方农村住宅的现状与特点,对长春市郊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部分农村住宅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低技术在中国北方农村住宅上的应用,提出改善措施。

北方乡村;农村住宅;低技术;节能

1.引言

自国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村镇尤其是乡村的发展引起人们关注,长时期国家发展重点落在城市,造成乡村发展落后,乡村居住环境品质差、能源浪费、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尤其是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农房结构单一、住房质量不高、公共设施简陋、居住院落环境差、能源浪费、污染严重等问题,加强农村住房改造的任务,势在必行。研究小组对北方乡村农宅及院落进行实地调研、入户采访、现场测勘,总结了农村住宅的建筑现状与能耗情况。结合低技术生态节能对乡村住宅改造建设提出措施与建议。

2.北方乡村住宅现状及特点

2.1建筑材料较为简陋,住宅建筑节能落后

北方乡村建筑多以砌体为主,所用石料土料往往就地取材,采暖方式落后,保温措施过于低效,导致大量农宅室温较低,建筑本身达不到绿色节能标准。另外,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农村住宅大多为独立式单体建筑,体型系数大;其围护结构过于单薄,屋顶几乎没有任何保温措施,外墙和屋面传热系数分别比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于50%以上,导致能耗巨大。在进行取暖的时候,往往会消耗更多的资源。

2.2建筑结构不合理,存在住房的安全隐患

目前农村建房并不会按照规范进行建设,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抗震抗灾能力较差。较浅的基础在地震时往往极易松动,墙板易出现裂纹,造成渗漏、塌陷等问题,影响建筑的实用功能,危及住户的安全。

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的农村,家庭中睡的得往往是火炕,这种火炕的隐患可想而知,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住宅条件落后,没有采用新型的保暖材料,使农民不得不采取这种方式取暖,也存在安全隐患。

2.3居住环境差,污染问题突出

厕所设立在室外院落内,厕所的清理工作也是一个问题,人们往往采用沙土填埋的方式处理粪便,没有太多家庭会选择建造化粪池,进而实现能源的利用。

农村的污染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污水的处理不到位;二是对于可燃物燃烧处理方式不得当。居民家中的生活污水往往是排放到地下的,这就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居民们长期饮用地下水,对自身的健康也会产生威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为了取暖、做饭会选择用焚烧农作物秸秆的方式来解决,却不知焚烧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巨大的,热效率一般仅10%左右,对环境也会造成巨大的污染。

2.4可再生自然能源缺乏有效利用

东北地区蕴含着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乡村地区,可恰当设置沼气池,综合利用好沼气池不仅可以节约能源、改善和保护环境,还有节约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和带动饲养业的发展等诸多好处。

3.北方乡村住宅改进措施

3.1增加低技术在农村住宅中的应用,增强住宅节能

低技术是在传统建筑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改造重组所产生的技术,它偏重于从乡土建筑、地方建筑中挖掘传统的节能、通风、利用生土材料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并加以技术改良。如增大乡村住宅南向房间开间,将窗户改成双层玻璃。同时为了避免一天内房间的室温波动过大,墙体采用蓄热性能好的重质材料,经济条件好的农户可采用混凝土,经济条件受限的可采用土坯。

充分利用资源能源。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结合当地技术条件,考虑农宅建筑的造价限制,效仿路灯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对太阳能利用技术进行高效地开发。资源如废弃的麦秸、秸秆等可作为高效的低技术生态建筑材料,采用砖混草砖房结构,利用低技术的同时,也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采暖能耗节约成本。

3.2改善建筑结构,提高住宅安全性

为了切实改进农村住房保暖力度不够、抗震性能不好的问题,我们建议在住宅墙外填入聚苯板,喷射固保混合物料抹平成墙。有条件的可加筑钢框架结构,以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

3.3解决污染问题,改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主要受到污水及垃圾的处置影响。对于污水的处理,可以将整个村的污水集中处理,能够保证地下水的安全饮用,保障了村民的生命健康。垃圾的分类处理在城市中较为普遍,但是在落后的农村往往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将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有害垃圾分类回收,能够控制白色污染,使农村建设更加可观。

乡村的居住环境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农民在农村环境建设的意识,让他们切实体会到这么做会让他们的居住环境更加和谐,共同保护居住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3.4新建住宅合理选址

合理的乡村住宅选址不仅可以利用场地的自然特征来增强居住的舒适程度,还可以减少居民的生活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住宅的生态足迹值。因此,乡村住宅选址应首先考虑自然环境对建筑节能的正作用,避免周围环境对住宅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应减少住宅用地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结语

农村住宅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住宅是保证农民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重要空间环境,同时也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而根据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对农宅及院落等的改造成为提升居住环境的必要途径。低技术是在传统建筑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改造重组所产生的技术,它偏重于从乡土建筑、地方建筑中挖掘传统的节能、通风、利用生土材料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并加以技术改良。低技术生态节能改造建设符合我国目前北方农村的自身特点,经济节能高效,应该大力加以推进。

[1]新农村住宅设计突出实用性与协调性,陈明献,村镇建设,2010.2

[2]应用绿色生态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周炫,唐荣,高玲,砖瓦世界,2015.12

[3]北方严寒地区村镇住宅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张立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

G322

B

1007-6344(2017)05-0336-01

本课题是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长春市郊村镇农宅及院落低技术生态节能改善设计”(201610191078)成果;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教科合字[2016]第163号成果。

猜你喜欢

住宅环境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Jaffa住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