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浅析
2017-04-09黄艳秦
黄艳秦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0)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浅析
黄艳秦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0)
路基作为路面结构的基础既为车辆行驶提供基础条件,又作为道路结构的支撑结构。路基的各项性能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因此,做好对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是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应在施工全过程实施。本文通过本人的一些市政道路施工经验,对市政道路路基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施工过程中土质路基病害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政道路施工复杂,地下存在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通讯管线等多种管线立体分布,地上交通繁忙行人众多。市政道路路基作为道路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一、路基分类
市政道路路基根据断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形式。也可以根据路基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二、路基结构性能要求
由于路基作为道路的承重结构之一,应具备结构稳定、密实度好、均质的条件,即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荷载等外力作用不产生不均匀变形。路基性能主要包含整体稳定性和变形量控制
(1)整体稳定性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路基(开挖路基或填筑路基)均会影响原地层的的受力状态,由于外力作用,引起原有稳定土体失稳,造成路基沉陷、坍塌等。因此,为了保证路基能充分发挥承载作用,必须保证路基在最不利环境影响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变形量的控制
路基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地质环境较差时产生沉陷、不均匀变形,这样必将导致路面结构出现过多的变形及盈利过度增大,使路面破坏从而影响道路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行车舒适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路基的变形量、地基的变形量,以保证路基有足够的承载力。
三、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特点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主要内容包含路床施工、有关的土石方施工、施工范围内的管线涵洞施工、挡土墙施工、边坡施工、露肩施工以及排水管线施工等项目。城镇道路路基施工全过程处于露天状态,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市政工程设计专业较多,存在多专业交叉施工。同时城镇道路路基施工位于市区,施工时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干扰多。路基施工通常范围广,多采用已机械施工为主,人工配合为辅。城镇道路路基沿线长,通常采用流水或者分段平行施工的方式进行。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前,应做好交通疏导方案,并按照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交通。开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等准备工作。同时,在施工之前还应根据工程的地址勘探资料,对路基土体进行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含有机质量、冻胀量等项目进行试验检测。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点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前,做好既有地下管线及其构筑物的加固保护。必须排除干净原地面积水,树根、杂草等清理干净,坟坑、树蔸等的坑槽需分层填筑压实至原地面标高;
(2)若城镇道路路基为填方,路基填料是首件必须控制的地方,填土需分层回填压实,每层回填压实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对于路基土过湿或者过干,因采用翻松晾晒或者洒水处理,使之含水量接近土体的最佳含水量。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如果地面坡度陡于1:5时,按照每层高度不超过30cm,宽度不超过1m的原则修成台阶形式;填土速度不得过快。
(3)路基土体开挖时,应按照又上往下的顺序进行,严禁掏空开挖。同时机械开挖时尽可能避开既有构筑物、管线,且预留1m的范围采用人工开挖,针对直埋电缆预留2m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严格控制开挖标高,根据施工签的实验测量确定预留压实量,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对于路基填方,首先需要分层填土压实,填筑路基时注意控制填方高度,即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
(4)市政道路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首先应根据试验段获得路基预沉量值、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压实方式等参数,保证全路段施工时。路基压实度满足涉及压实度要求。
土路基碾压的原则为“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快后慢、先低后高”“由路两边向路中心”,最后采用不小于12t的压路机压实至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若路基范围内有管道时,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且管道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采用压路机压实,若管道顶部覆土厚度不足50cm时路基压实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或者管沟加固处理。
对于石方路基需要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或2.5t的夯锤夯实至设计要求。
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
路基施工质量的还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如何评定。主要控制项目为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弯沉值,一般项目还包括路基允许偏差、路床路堤边坡、路床平整度等要求。土质压实度一般距离路床顶面深度越深,压实度要求越低;道路结构等级越高,压实度要求越高。路基填料强度(CBR)随路床顶面以下深度越深,强度要求越低。
4、土质不良路基的处理办法
(1)市政道路土路基的破坏形式主要有土体的剪切破坏,即受力不均引起。土体路基破坏的处理方法较多,不许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常见的有换填法、化学加固法、强夯法等。
对于深圳等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淤泥、饱和软粘土主要破坏原因是沉降过大导致路基严重开裂,在荷载作用下地基更容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从而导致路面沉降和失稳。
(2)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为特殊土。有的老黄土不具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土质相对比较均匀,未受到水浸泡时,强度很高,密实度高,但一旦受雨水浸泡,土质结构会迅速发生变化,强度急剧下降,形成大量节理和裂隙,强度表现为各向异性明显。在市政路基施工中将出现变形、开裂等病害形式,道路结构内部受雨水冲蚀而形成暗河等。
湿陷性黄土常见于湿陷性黄土路基土质不良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其中运用较广的有加紧图挡土墙、挤密法、化学加固法等方法,但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因该因地制宜的选用。
(3)膨胀土路基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吸水膨胀、缩水收缩。膨胀土的胀缩反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多表现为反复交替出现。这种胀缩反应对工程设施破坏性极大,主要有地基发生位移、路基隆起、变形,也是严重地质灾害的缘由。
膨胀土对路基的危害处理主要有水泥桩、换填土、设置排水沟等方法。加强路基内的干湿循环,增强破面防变形能力。
总之,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处理路基,必须保证安全可靠的要求,也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的高低、施工技术成熟度、工期的影响程度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相结合。
不管何种土质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必需控制好土体含水量,对于在道路路基施工中地下水、地表水等对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印象都具有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因此,土体路基的病害处理首先要做好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主要有路基排水措施和路基隔水措施。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本人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路基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另简要分析了不良地质的加固处理问题。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作为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积累和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市政道路的建设提供实战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8)
[2]杨晓东,公路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J],交通世界 2010
G322
B
1007-6344(2017)05-02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