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2017-04-09黄学能

四川水泥 2017年5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施工人员

黄学能

(440402198707059157)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黄学能

(440402198707059157)

建筑工程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它的经营效果直接关乎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利润,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成功的建筑项目工程会给国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项目安全管理能给企业和国家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高效发展,增加在建筑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建筑企业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另外,企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自身实力,促进企业发展。本文主要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引言

在城市化过程中,房地产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建筑业也随之进入升温阶段。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它拉动了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了财政收入。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它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议题,施工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润,还牵扯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劳民伤财,损害他人利益。发生在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可谓是屡见不鲜,小则损失财力,大则影响社会秩序。所以,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势在必行,企业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针对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将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降低到最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1 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1存在问题

1.1.1 在安全管理方面

关于安全生产,大多数企业仍是停留在书面表达,很少落入实际行动中来,且相关法律法规还有漏洞,制度不健全。在建筑行业,风险与收益同在,如果不对其进行安全管理,就会产生一系列安全问题。目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少,制度体系不健全等等。

1.1.2 在技术质量方面

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出现,施工人员自身技术革新比较慢,不能跟上节奏。在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建筑建设中,其涉及专业知识非常多,对建造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施工人员在技术上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就会产生安全质量问题。比如,一些建筑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不同,施工人员自身能力有限;对交叉细节考虑的不够仔细;专业知识不过硬等等。

1.2产生原因

1.2.1 施工人员意识淡薄

在建筑工地上大多数都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缺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再加上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对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在施工过程中一味注重经济效益,采用传统施工装备。在管理过程中,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措施不当、没有采用绿色施工。另外,企业也不注重对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新技术和新产品没办法进入建筑工地,从根本上就遏止了建筑质量的提高,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1.2.2 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企业往往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在施工选材过程中,选用低成本建筑材料,投入力度小,一些综合效益好的建筑材料由于政府补贴少也没有采用,比如钢制模板、手脚架等,这些设施的制作成本高,加之政府也没有相关规定,所以企业基本就不采用这些设备。

1.2.3 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企业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对于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也没有限定,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有的则是乱用滥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手段,根本达不到标准。政府对其也不重视,在现场勘察中,只注重文明施工。在招标环节中,只要求企业通过ISO14001环保认证,对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却没有纳入施工过程中,造成企业对安全管理的忽视。

2 建筑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控制目标的重点,也是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有着内在联系。同时,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首先,它联系着工程的适用性,决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社会安定。过于低劣的施工质量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其中也隐藏这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它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进展速度,降低建筑的使用寿命,给国家带来经济负担,造成经济损失。如果工程质量过差,就需要增加修补的补强的费用,比如人工费、材料费等等。再者,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是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物,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是增加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最后,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质量是由人所创造的,人的主观思想及其能动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增强质量观和责任感。

3 建筑施工管理遵循的原则

3.1提高质量原则

工程质量关系着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提高工程质量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施工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坚持搞好质量,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3.2预防措施原则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该将质量管理做到以事前预防为主,在施工前就要做好相关准备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无法应对。只有将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3.3服务之上原则

企业要树立好服务理念,坚持客户至上,把服务客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重点,并贯穿施工全过程。要做好每一道工序,做好工作衔接问题,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才能确保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质量,让顾客满意。

4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4.1做好施工前准备

首先企业在施工前要让设计人员先进行实地考察,对每一项工序都了然于心,做到胸有成竹。其次,施工人员要熟悉建筑施工的流程,熟悉图纸规划。对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都有提前规划,并且需要到现场进行踩点,做好平面布置工作,了解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

4.2强化管理意识

管理是任何一项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管理不当就会阻碍工作进程。在现代建筑工程里,需要融入现代化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革故鼎新,要进一步得到提高。首先,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来得到社会的认可,突显其本身价值。其次,为了让社会进一步了解本企业,进一步认可建筑工程在社会上的作用,就需要企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再者,企业还要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意识,来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更新其管理意识。最后,管理人员还要自觉进行学习,通过不断更新知识来达到提高管理意识的目的,促使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就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量,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目前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尤其是随着国家关于建筑施工安全制度的推行,更需要企业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来不断提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实施安全高效管理;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使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进一步增强企业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企业项目管理力度,提高工程质量,进一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1]杨闯,王怀西,王胤.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2]刘俊呈. 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建材与装饰:中旬, 2011, (9): 50-51.

TU723

B

1007-6344(2017)05-0187-01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施工人员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