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研究

2017-04-09

四川水泥 2017年5期
关键词: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城市道路

易 铸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研究

易 铸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导致了时间浪费、交通事故增加、运营成本上升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增加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做了简要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提高道路的运行能力。

交通拥堵;城市道路;城市交通;措施

1 引言

道路交通秩序是社会的一个“窗口”,道路交通秩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的道路交通秩序是这个城市的脸面,其好坏能体现这个城市政府管理水平的高低。

2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状

2.1道路交通拥堵的定义

道路交通拥堵是指道路交通需求(一定时间内想要通过某道路的车辆数)超过某道路的交通容量(一定时间内该道路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时,超过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道路交通拥堵的具体定义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在对城市干线街道的服务水平的等级划分中,将车速为22km/h 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堵车流。我国公安部则对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给出了定义: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则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

2.2国内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

国内大多数城市不同程度存在交通拥堵现象,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主干道机动车车速下降,出现拥堵。而且是城市越大交通拥堵越严重,道路交通问题越多。不仅如此,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呈蔓延之势,抗拥堵能力十分脆弱,各地曾多次出现因雨、雪、雾、冰、交通事故等造成的交通瘫痪。

2.3国外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

美国洛杉矶早在1937年就出现了交通拥堵现象,在过去的20多年中,交通拥堵使美国人浪费的时间、燃料和由此带来的损失增长超过4倍;2009年俄罗斯莫斯科注册的汽车数量达到300万辆,莫斯科人每天平均拥堵时间达2.5小时,比世界同类的城市高出57%。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城市能够通过修路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这是因为在道路增加的同时,小汽车和其他车辆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道路建设速度。

3 道路交通拥堵原因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综合性、原发性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汽车保有量增速过快、道路容量严重不足、公共交通跟不上城市的规模扩大、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纳为其原因。它既包括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既有技术原因,也有社会因素;既有规划、建设等前置原因,也有管理、执法等后置原因。

3.1城市化发展过快的原因

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特别是在人口持续上升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提升使得人们的寿命延长,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如今,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并且在未来仍有上升的趋势。由于城市化能提供发展机会、就业机会和高度的繁荣,这就更要求在城市中有管理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之间有同样良好的铁路交通系统。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截止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达到6.9亿人。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交通拥堵,而且城市市区规模越大,则对向心性交通的吸引力就越大,交通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就越大、成本也越高。

3.2汽车大量增加的原因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截止2011年11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2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许多城市已进入汽车社会,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国。汽车已经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1991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这种持续的高速度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所未有的。

3.3建设环节的原因

(1)交通管理及安全设施不足。这些交通管理及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可变交通标志、交通信号和配套交通控制设施、隔离护栏、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等。

(2)路网改造速度过缓。按道路建设规律来看,由于市区规模大,会产生向心性的交通结构。此时外围道路建得越好,市区的拥堵就会越严重。

(3)城市路网结构问题。发达国家由于历史较短,城市规划理念与思想较为先进。在多年治理交通拥堵的过程中总结出“交通宜疏不宜堵,矛盾宜散不宜聚”的科学道理。组团之间有高速公路连接,出行时空比我国同等城市明显大得多,而产生的交通延误或交通拥堵有比我国同等城市少得多。

4 解决道路交通拥堵措施

4.1道路交通组织措施

道路交通组织措施很多,只要能够实现交通流的控制和调节,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交通的分布与流量、流向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是交通组织措施。在交通组织中运用较多的措施有:交通规划措施、交通设施措施和行政措施。

4.2法律措施

好的秩序是管出来的,对道路交通顽症,要下大力整治,使交通违法者不敢再犯,真正实现交通秩序的明显改善。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城建、交通、工商等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加大对违法行车走路、违法装载、超员超速、占道经营、乱挖掘道路、乱停放车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要坚持长期的、不间断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法制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4.3发展智能交通管理模式

进行城市交通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研究,建立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方法和交通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交通流的准确预测、出行者出行信息的实时表达、交通方式及路线的最优选择。另一方面,交通的规划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智能化的重视和管理,对城市道路必须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实时监测、这样一来可以及时合理的对交通进行控制,并且合理分配交通资源,以达到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以及拥堵现象发生的可能,使得交通运行持续安全稳定。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是我国大中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一种制约城市运行效率的消极因素,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刻不容缓。既需要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水平,也需要车辆与行人的全力配合,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以交通管理系统为最优目标,从全局出发,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和城市道路管理水平,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能力,尽可能的减少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1]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林波,万燕花,张勇平.城市交通拥挤发生的一般规律[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12(1):57-58

[3]陆化普.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陈振泽.浅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若干问题[J].科技和产业,2008,8(4):47

[5]孟凡兴.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路探讨[J]. 道路交通与安全,2011(1)

U45

B

1007-6344(2017)05-0071-01

猜你喜欢

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主动交通管理在智慧高速中的应用探讨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限行不限购应是小汽车交通管理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