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2017-04-09张群
花生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近些年,我国花生年产量高达1 500 kt左右,约占全球产量的41%。其中约一半花生用于榨油,榨油之后的副产物蛋白大多用于饲料,没有被充分利用。利用花生蛋白为原料制备花生肽,实现花生肽的产业化已成为行业的当务之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研究人员对花生肽的制备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中国专利CN201410104323.5公开了一种双中性蛋白酶分步酶解热榨花生粕制备花生肽的方法,通过利用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分步酶解热榨花生粕,并通过多项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及所述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的加入量,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制备时间短、制备成本低且短肽得率及水解度高的花生肽的制备方法,有效提高热榨花生粕的利用率。发明中短肽得率和水解度均得到大幅度提高,短肽得率为85.20%,水解度达到40.55%,且所得花生肽的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分布于1 000以下,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花生肽占95.57%,所得花生肽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且具有较强的功能活性和更高的营养价值。CN201410651826.4公开了一种高蛋白质含量的小分子花生肽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榨油后提取的花生粗蛋白质(蛋白质含量为53%,以干基计)溶解,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合梯度酶解、酶解后灭酶、脱盐,再经一级分离和二级超滤,灭菌浓缩、喷雾干燥制得产品。其获取的花生肽粉:粗蛋白质(以干基计%)≥80,肽含量(以干基计%)≥78;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低聚肽含量≥75%。CN201310658596.X公开了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花生肽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括花生肽和蒲公英提取物,所述的花生肽以冷榨花生粕为原料,采用特定的酶解工艺制备而成,其蛋白质≥90%、肽含量≥75%、精氨酸≥11.0%,游离精氨酸/总精氨酸≤8.0%,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蛋白质水解物所占比例≥80%。该发明保留了花生蛋白质良好风味特性,降低了致敏性,增强了吸收性,同时蒲公英提取物的添加强化了组合物的护肝功能。CN201310077210.6公开了一种从高温花生粕中直接提取凝血酶抑制肽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高温花生粕加水调酸后进行浸提,离心分离除去大部分非蛋白质成分后,再将湿渣进行碱溶并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反应;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离心,得到水解液和残渣,将水解液进行喷雾干燥后获得花生肽。CN201511025883.2公开了一种采用高压微射流方法物理改性花生蛋白提高酶解效率制备高ACE抑制活性花生纳米肽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制备花生分离蛋白,高压微射流处理,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连续酶解、灭酶、离心、超滤、干燥后获得具有高ACE抑制活性的花生纳米肽。该发明提高了酶解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获得的花生纳米肽的粒径为14.4 nm,ACE抑制IC50值为0.192 mg/mL,表现了良好的ACE抑制活性。CN201510747486.X提供一种花生粕醒酒肽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以脱脂后的花生粕为原料,经浸提和水洗后,除去水溶性蛋白,所得沉淀加水和Amano SD-AY10蛋白酶酶解,灭酶后再加入Alcalase AF蛋白酶酶解,灭酶、离心、微滤和超滤后,制得具有醒酒作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3 000的花生粕多肽。体外试验表明,该多肽溶液对乙醇脱氢酶具有较高的激活率。动物试验表明,该多肽摄入量为200~400 mg/kg·bw时,有显著的防醉和醒酒作用,可开发为醒酒保肝类保健食品。CN201410283363.0公开一种利用花生粕二步固态发酵生产益生肽的方法,步骤如下:以花生粕为原料,按料水比1 g∶0.8 mL~1 g∶1.1 mL与自来水混合均匀后115~121℃灭菌10~20 min,灭菌后按花生粕质量的2%接入黑曲霉孢子液,混合均匀后在28~32℃下培养24~28 h,每4 h翻料一次;培养完毕后将3批次混合,按花生粕质量10%接入戊糖片球菌,混合均匀后在37~46℃下厌氧发酵36~42 h,发酵结束后60℃干燥、粉碎,制得益生肽。
针对我国花生蛋白资源利用率及附加值低、传统工艺能耗高、高效制备技术缺乏以及其功能有待提升等技术局限,创建花生肽的增值高效制备关键技术,设计和创制出系列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将会有效提高花生深加工转化率和利用率,优化花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整个花生蛋白产业乃至功能食品行业的发展。
(江南大学图书馆 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