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课时生药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综合改革

2017-04-09江海霞

山东化工 2017年24期
关键词:生药学口试生药

江海霞

(四川理工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真伪鉴别、质量评价、资源开发等问题的学科[1]。生药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生药鉴定的基本技能,为其今后从事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2]。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无论其毕业后从事中药或天然药物的生产,还是中药的质量检查、新药开发,生药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都不可或缺。因此,即使在课时较少的条件下,学生对生药学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掌握也必需非常扎实,这也对生药学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我校生药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即课时相对较少。理论教学在32学时中,很难讲完总论中所有内容和各论中的全部重点生药;16学时的实验课时,一般只能安排5个实验项目。此外,生药学的理论教学还具有理论知识难度不高,知识点多的特点[3]。理论教学时没有需要学生动脑筋才能理解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结果在每次课的后半部分常出现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且常常把一些知识点弄混淆,例如有些同学记不住大黄断面的星点到底是在根茎的髓部,还是在根中。

2 教学改革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对生药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综合改革。一方面,合理安排课时,对于在其他理论课程中必讲的内容本课程不再列入教学大纲,在实验课中重点训练生药学特有的实验技能,不再安排其他实验课程着重训练的技能;另一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联系,从教学内容和考核上着手,使学生的理论课学习和实验课学习互相促进。

3 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为了提高理论课时的利用效率,必须仔细分析、整理生药学理论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分为必讲型、自学型和非教学大纲型,对并不同类型的内容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必讲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讲授、布置作业,并在期末考试中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考核;对于自学内容,教师只布置相关作业,期末考试不考核该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则为非教学大纲内容,不在教学范围内。

生药学理论课内容包括两大部分。总论中的“绪论”,“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存”都是必讲内容。“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内容与天然药物化学重复,“中药材的炮制”内容与中药炮制学课程重复,不列入教学大纲。“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一章,其前半部分“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中药材的道地性与道地药材”、“生药的安全性相关问题”等为必讲内容,后半部分中“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及质量标准的制订”与中药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重复,就不再列入教学大纲。"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总论的最后一章”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自学内容。各论中,58种重点药物为必讲内容,其他药物不再列入教学大纲[1]。

4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药学实验是验证生药学理论、培养学生生药鉴定技能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重点训练学生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一般理化鉴定能力(包括呈色反应、沉淀反应、泡沫反应、微量升华、显微化学反应和荧光分析等)[4]。理化鉴定中的分光光度法、色谱法操作耗时长,且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仪器分析实验和中药药物分析实验的训练重复,在本实验课程中将不再安排上述内容。

按照药材种类的分布情况,生药学实验课程分为5个实验项目。其中4个实验项目为双子叶植物生药,每个项目3学时;1个实验项目为单子叶植物生药,4学时。在实验指导书中,每个实验项目安排有10种左右药材的性状鉴别,2~3种药材的显微鉴别(包括切片显微鉴别观察和粉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4]。改革后每个实验项目安排20种左右药材的性状鉴别,使学生能够从性状上鉴别115种常见中草药。

5 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的联动

生药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综合改革需将二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联动。为达到最佳效果,需要精心设置生药学实验课的起止时间,以安排在理论课进行至讲完"生药的鉴定"部分开始,并与理论课近乎同时结束为宜。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在实验课中进行验证,以利于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理论课时,要引导学生回忆从实验课中获得的感性认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此外,还应用建立药材图片试题库口试的方式同时提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质量。

5.1 在实验课中验证理论知识

虽然理论课只重点讲授58种重点药物,但在其总论部分的各个章节中,对很多的知识点的讲解都以常见药材为例,而这些常见药材基本都出现在实验课的各个项目中。比如在理论课上讲解经验鉴别术语中防风的"蚯蚓头",质地中南沙参的"松泡",苦楝皮的折断面等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相应的药材图片,要求学生同时掌握辨识药材和相关知识点;在实验课中,学生在性状鉴别环节亲自进行观察、鉴别这些药材,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回忆理论课的相关知识点,观察防风根茎的环纹、南沙参的断面孔隙和苦楝皮折断面的分层情况。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以药材图片辅助记忆理论知识,并为实验课奠定理论知识基础;在实验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则以药材实物验证理论课的知识点,有助于其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和性状鉴别技能的提高。

5.2 在理论课中回忆实验课过程

理论课的各论部分学习重点生药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等内容,如果仅仅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药材的饮片、切面简图和显微图片,会有些枯燥。教师若在此时适当联系实验课程教学过程则会唤起学生的相关记忆,从而把静态的知识点与实验中的动态过程联系起来,使学习变得鲜活有趣。比如在教师在讲解大黄的断面星点、粉末鉴别中的簇晶和理化鉴别中的羟基蒽醌反应时,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课的现象和结果——大黄根木质部发达而无星点、根茎的髓中有星点;粉末在镜下可见簇晶,经微量升华实验后可看到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其提取液在遇碱后变红色的试管反应等。实践表明,理论课讲授在引入实验过程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些知识点在期末考试时出现错误的比例也较小。

5.3 以口试作为评价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手段

口试以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中出现的药材图片和实验课的药材照片建立口试的试题库。题库含100种药材的200张图片,分为10组试题。在题库中,根据药材具有性状特征的显著性,每种重点药材有2~3张图片,每种非重点药材有1~2张图片,以达到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口试要求学生随机抽取1组试题进行辨识,成绩占理论课平时成绩的50%。口试过程既可以督促学生按照课件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并通过联系实验课的过程记忆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促进学生认真、主动地进行实验课的学习[5]。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学生很重视口试的准备,90%以上的学生取得了"良"以上的成绩,口试的复习对学生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6 结语

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总结和改进,目前我校的生药学理论教学和与实验教学综合改革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较扎实,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由于课时紧张,目前没有安排动物药和矿物药的生药学实验教学内容。当前的解决方式是在炮制学实验中安排"煅法"实验,学生可在炮制过程中应用石膏、白矾、石决明、自然铜、赭石、炉甘石等矿物药和动物药[6];今后还将在专业综合实验中探索加入以多种动物药为原料的实验项目,以提高学生对动物药的生药鉴定技能。这些措施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改进。

[1] 蔡少青,秦路平,陈道峰,等.生药学[M]. 6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周 浓,夏从龙,杨月娥,等.改革生药学教学形式 培养高素质教学人才[J].大理学院学报, 2012, 11(9): 83- 86.

[3] 唐洪娟.加强形象思维教学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6, 16(10): 65- 66.

[4] 刘塔斯. 生药学实验指导[M].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5] 江 萍,王雪莲.口试考核法在《园林树木学》教学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36): 134- 135.

[6] 吴 昊,蔡宝昌. 中药炮制学实验[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猜你喜欢

生药学口试生药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与λ波长补偿器联用在生药显微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我省将于7月25日前公布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PETS口试评分培训效果的多面Rasch分析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长花忍冬生药学初步研究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BEC加试:口试成了成败关键
生药信息卡的制作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