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在住宅区规划中的应用
2017-04-09宋帅振
宋 帅 振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城市设计在住宅区规划中的应用
宋 帅 振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分析了城市设计理念引入的意义,从整体设计观、各组成部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城市设计在住宅区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从而突出住宅区规划的独特性,为居民创造一个具有活力的生活环境。
城市设计,住宅区,规划,公共空间
0 引言
传统住宅区设计方法,过于单调且千篇一律。所以,在当今住宅区规划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应把城市设计理念贯穿到住宅区规划始末。由城市设计思想指导住宅区规划中的公共空间、整体空间、住宅外部、住区道路交通、住区绿化等的设计,保证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独特性,且更好地满足当代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为其创造一个具有活力的生活环境。以下就是对现代住宅区规划要点问题的详细阐述。
1 引入城市设计的意义
从现阶段来看,在住宅区规划中引入城市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城市设计包含了住宅区空间结构、交通组织、环境景观的布局。所以,把城市设计理念引入到现代住宅区规划中,有利于细化住宅区设计要点,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空间。
第二,城市设计,作为一个注重空间、功能、技术推敲的空间环境政策,它可借助各个实体要素,表达城市整体系统的具象化特点,并实现“系统”与“形象”的兼顾设计。所以,引入城市设计有助于提高住宅区的建筑形象[1]。
第三,城市设计,可为现代住宅区的规划提供开发模式、经营策略、组织操作方式等参考依据。所以,引入城市设计概念,可更好地实现对住宅区规划的控制,达到经济型规划目的。
即城市设计在住宅区规划中的应用,有利于推动规划工作中的顺利开展。所以,应强化对其的落实,并逐步明确城市设计应用要点。
2 城市设计在住宅区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2.1 整体设计观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现代住宅区主要以独立的形式存在着。因而,在住宅区规划过程中,应引入城市设计理念,把周边环境的营造等等,均纳入到住宅区整体规划行列,并从联系、发展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寻求一个现代住宅区与城市、自然、环境、文化等各个部分整合的方法,以科学的整体结构布局形式,增强现代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系统性,并强化住宅区的美感,满足居民视觉需求。此外,因为城市设计表现出了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2],所以在现代住宅区整体结构规划过程中,应从城市的整体背景入手,调节现代住宅区设计中的各个要素,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2.2 各组成部分
在现代住宅区设计规划过程中,为了达到独特的规划效果,应注重把城市设计理念引入到住区的各组成部分设计中。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1)整体住区空间设计。即在住宅区整体空间设计时,应寻求一个与城市整体风貌相互协调的住宅区空间设计方法。而为了突出住宅区整体空间设计特色,需立足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气候等等,推敲出一个整体空间布局的规划方案,以空间层次清晰的结构布局形式,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2)住区外部空间设计。住区外部空间主要由形状、色彩、大小、特征等部分组成。此外,它又是城市空间的延续。所以,在住区外部空间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城市设计的多层次目标,构筑多层次外部空间。如,儿童游戏活动空间、老年人健身空间、青少年体育运动空间等等,以层次性的空间布局方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3]。例如,万科四季花城空间组织的设计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它结合城市设计理念,在居住社区外部构建了一个适合老人、儿童休憩的区域,并以“围而不合”的设计形式,增强了居住社区空间层次感,达到了最佳的外部空间设计效果。
3)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是住宅区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达到高效性设计效果,应借鉴城市设计的多层次、多功能理念,在住宅区公共空间具体规划过程中,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功能服务。如,休息、健身、餐饮、游乐、教育等等。同时,遵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公共空间的形、色、质进行适当调整,且重点突出公共空间的舒适性、亲切感、自由化,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体验空间,让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4)道路交通设计。即在住宅区规划期间,应强调对步行道路、车行道路、人车共行道路的设计。其中,在步行道路设计中,为了增强道路的整体魅力,应注重增加娱乐场所、商业场所的步行道、林荫道、步行环廊设计数量。同时,在步行道路两侧,增加一些设施小品,提高人行道路的美感。而在车行道路设计中,应把城市整体背景作为参考依据,规划道路的具体设计。其中,D/H(D是宽度,H是建筑外檐高度)=1∶1时,属于“街型空间”设计,它会给人一种内聚感。而当D/H=2∶1时,它属于“院落空间”类型,会给人一种安定感,除此之外,当D/H=3∶1和4∶1设计方式时,均会给人一种开放感。所以,在车行道路具体部署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空间类型的不同空间感受,合理化部署D/H的设计,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且满足人们心理需求。除此之外,在人车共行道路设计中,应尽量选择“蛇形”或者“折形”的设计方法。这两种设计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汽车速度的控制,保证人们出行安全[4]。
5)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区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建筑是否独特,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所以,在住宅区建筑设计中,应运用城市设计理念,即多层次、多功能、多目标设计思想,全方位分析城市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城市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塑造富有个性的住宅区建筑风格,并由此凸显建筑的丰富性、多样性特点,达到最佳的住宅设计效果。
2.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环节,可维护社会发展的公平性,避免公众利益遭到损害。所以,在现代住宅区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注重结合城市设计思想,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即在公众参与机制实施过程中,鼓励城市居民通过对城市规划展示图、建设项目公示图、规划局网上公示图的观察与分析,发表自身见解,并参与到城市设计宣传等活动中,对住宅区设计方案、计划、政策制定等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住宅区的最终设计符合自身需求[5]。即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强城市形象建设透明度,也可带动城市居民行使自身参与权,提出住宅区规划意见。所以,地方政府机构应大力推广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更好地维护住宅区建设中各方权益的平衡,打造一个健康、安定的城市生活环境。
3 结语
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现代住宅区设计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而因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居民需求,所以,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应把城市设计应用到住区的整体空间设计、外部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道路交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绿化设计、配套设施设计等设计工作中,以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的设计方法,增强住宅区设计美观,并通过城市设计目标的引入,改变单一的住区设计形式,注重住区周边环境的营造。
[1] 陈庆勤,曾丽英.古生态哲学理论在住宅区规划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2(20):29.
[2] 王 涛.规划动态性特征分析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聊城市徒骇河两岸规划发展为例[J].规划师,2014,13(S4):50-54.
[3] 吴 晓,阳建强.住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用初探[J].城市规划,2008(7):62-69.
[4] 高娄辉,杨 泽.水敏感城市设计在住区规划中的探索[J].中华民居,2011(11):2-4.
[5] 高晓戌.城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5,31(24):23-24.
Application of city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Song Shuaizhen
(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Building,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Qingdao266510,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introducing city design concept, and illustrat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city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from aspects of integral design idea, components and improv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so as to show the uniqueness of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to create vigorous living environment for dwellers as well.
city design,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public space
1009-6825(2017)22-0018-02
2017-05-27
宋帅振(1994- ),男,在读本科生
TU984.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