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定向教学法在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

2017-04-09赵汝颖

山东化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定向教学法实验教学

赵汝颖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目的定向教学法在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

赵汝颖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目前的高职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与迁移能力都存在群体内部差异,使得实验教学的进行存在较大的困难。目的定向教学法是以明确实验操作目的为教学手段,着眼于具体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解决因学生群体内部差异带来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的定向教学法;实验教学;化学实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高职教育得到蓬勃的发展。适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途径愈发增多。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每况愈下,也呼吁着大学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上的改变。

1 当下学生表现特征

当下的高职学生主要表现出的三个特征,使得教学出现较大的困难。

第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做实验积极性不高。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经过十二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影响的学生,在脱出家里约束的此刻,在追求新鲜事物的同时,对学习往往抱有报复性的冷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积极性普遍下降。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尤为突出。如何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提高集中程度,成了对大学老师一个不亚于中小学教师的难题。提高学生在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恰恰是最合适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二,学生接受能力存在群体差异,探究问题意识薄弱。经过考试筛选过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成份组成相对复杂。因为导致考试成绩差异的因素很多,所以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知识讲解过难,会使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使得积极性进一步下降;讲解过于简单,又会令得理解能力较强的群体学习兴趣的衰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只是询问解决办法,很少会通过思考争取自己解决问题。

第三,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存在群体差异,综合实践能力不强[1]。学生在接受知识后,对知识的动用及迁移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当然与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成正相关,但与教学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有的学生对于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都相对较好,但是却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也就是常说的“学了不会用”。这三个特征从根本上反映的是学校教学定位与教学方法的不匹配。这体现在实验教学当中尤其突出。学生在实验课堂表现的对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很大程度上还得归咎于教学方法上的误区。

2 误区

误区一:忽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条件性。职业教育讲究理论结合实践,在理论课堂上会以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的形式穿插很多与实践相关的内容。但是观看学习与实际操作是两回事,学生更多的只知道怎么做,而不会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多实验操作都有其实际需要的操作原因,某些很容易被学生所忽略的操作,与被实验物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这些细节很大程度上决定实验的成败,甚至整个实验的安全性。但它与整个实验的基本理论有时候是并无关系的。也就是说,想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需要其他条件都完全符合技术要求,但这些技术要求又往往被学生所忽略。

误区二:忽视实际工作环境与理论工作环境的差异性。实验理论的成立往往上都是建立在相对理想的实验室环境下成立。但开放实验室的环境,乃至工厂厂房的生产环境,往往达不到相关的实验环境要求,这中间需要做出调整处理才能进行实验或者提高产率,但学生很多只理解基本的实验理论,而对实际实验操作的理解不甚了然,故而无法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自己的实验方案做出合理的调整。

3 目的定向教学法

结合学生的特征,针对以上两个教学误区,转变教学思路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教学定位在于职业技能的培训,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实验操作技能当中。

目的定向教学法,取代复杂的理论知识,以明确实验操作目的为教学手段,着眼于具体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降低学生实验的出错比例,提高实验整体安全系数,使实验课堂时间可以有效的利用起来。同时,动作记忆较语义记忆容易储存,在课后对实验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强化当中,有积极的意义:

(1)以讲解实验每一步操作的目的为线索,通过实验操作的讲解,带起整个知识架构的建设,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要做什么,准备怎么做,可以怎么做”的问题,根据实验条件调整实验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2)减少因理解障碍而导致的厌学情绪,降低因理解力带来的差异。

(3)将操作相近的实验通过对比讨论,还能有效地提高对实验操作理解的迁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与此同时,目的定向教学法特别强调教师示范操作的重要性,务必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形成正确的操作习惯[2],也要求教师本身对实验操作进行系统化的理解,促进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自我完善,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 杨振平,王海滨,盛卫坚,等.大学有机化学参与式教学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191-194.

[2] 李凡修,孙首臣,邓仕英,等.浅谈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198-202.

(本文文献格式:赵汝颖.目的定向教学法在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J].山东化工,2017,46(3):115,117.)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bjective Orientation Method in Higher Vocation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ZhaoRuying

(Jiangmen Polytechnic, Jiangmen 529000,China)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ainly show that the enthusiasm of learning is not high, the ability to accept and transfer ability has the internal difference of groups, making the teaching of experiment have great difficulties. Objective Orientation Method is to clear the purpose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 focusing on specific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It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 groups,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objective orientation method;experimental teaching;chemical experiment

2016-12-20

赵汝颖(1987—),男,广东江门人。

G642.423

B

1008-021X(2017)03-0115-01

猜你喜欢

定向教学法实验教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