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球团2号机2号干燥机大修后的运转性能

2017-04-09刘腊清

山西冶金 2017年1期
关键词:托轮鞍座干燥机

刘腊清

(河钢集团宣钢公司检修公司,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生产实践·应用技术

改善球团2号机2号干燥机大修后的运转性能

刘腊清

(河钢集团宣钢公司检修公司,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干燥机是球团矿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对进入润磨机之前的铁精粉进行烘干,以保证润磨机的磨细度、造球机的成球率。干燥机是否正常运行对球团矿最终质量的优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干燥机 润磨机 造球机 球团

球团2号机的原料系统是炼铁厂原竖炉球团原料系统的一部分,平时只是对干燥机的部分设备进行简单的检修,关键设备未进行修理。由于生产的需要,干燥机的料流由原来的25 kg/m提高到35 kg/m,再加上干燥机本身设备存在的问题使得干燥机每天都由故障停机,故障原因主要:干燥机筒体摆动、干燥机托圈摆动、干燥机下窜严重、干燥机鞍座及鞍座挡块磨损严重、干燥机托轮磨损严重、干燥机挡轮损坏频繁等,在临近大修的后期,基本上达到1号、2号干燥机平均有1台处于停机检修状态。对1号、2号干燥机进行了3天的小修后,1号干燥机的故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2号干燥机的故障率虽然有所缓解,但由于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故障率仍偏高,决定对2号干燥机进行大修。

1 干燥剂常见故障分析

干燥机是球团矿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对进入润磨机之前的铁精粉进行烘干,以保证润磨机的磨细度、造球机的成球率。当干燥机出现停机时,就会影响球团矿的质量,最终影响高炉的操作。2号干燥机自建成投产后一直未进行过大修,经过多年的运行,其运行状况非常不稳,具体情况:4组支撑轮磨损严重;托圈磨损严重;干燥机筒体运转过程中摆动严重;大、小齿运转过程中杂音大,小齿轴承座振动严重。特别是随着干燥机料流量的提升,干燥机的负荷加重,干燥机存在的问题日显突出。

干燥机筒体摆动的原因主要是:干燥机筒体变形,通过停机测量,其筒体的椭圆度达到筒体直径的千分之五;干燥机托圈的内圆与侧面磨损严重,托圈内圆轴向方向磨成不规则的圆弧状。

干燥机支撑轮、托圈严重磨损,挡轮频繁损坏的原因是4组支撑轮与托圈的受力不平衡,受力不平衡原因在于4组支撑轮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不正确。4组支撑轮经过近多年的频繁的更换和调整,其安装位置已不在设计位置上,造成干燥机在运行过程中托轮、挡轮的磨损加剧,及干燥机的不稳定运行。

干燥机大、小齿运转过程杂音大,小齿轴承座间断性振动的原因是:干燥机大齿圈齿形磨损严重,大、小齿径向中心错位;干燥机大齿圈与筒体不同心。

2 干燥机维修方案及技术要求

干燥机大修后,能保证干燥机运转平稳,运转性能良好,干燥机的生产能力和干燥效果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使其更好的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利旧,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费用。

2.1 维修方案要求

1)对筒体的椭圆度的处理方案是,根据图纸要求及托圈备件的实际尺寸及筒体加工尺寸重新设定鞍座尺寸,通过更换托圈及鞍座减少筒体的椭圆度。

2)用经纬仪测量4组托轮基础标高,根据标高误差制作相应的调整垫片;以干燥机进、出口密封罩的外圆为基准测量出干燥机筒体的中心位置,标出中心线。

3)根据传动系统位置不变的原则,为保证干燥机大、小齿径向中心的重合,改变大齿圈在筒体上的相对位置;利用支座式4点找正法找正、调整大齿圈与干燥机筒体同心度。

2.2 维修技术要求

2.2.1 干燥机筒体椭圆度的处理及托圈更换的技术要求

1)托圈径向位置确定及技术要求。干燥机托圈与鞍座安装后的技术要求:进料端,托圈与鞍座的径向间隙为2mm;出料端,托圈与鞍座的径向间隙为3mm。

2)托圈轴向位置确定及技术要求。干燥机筒体利旧,托圈的原始安装位置确定困难,综合考虑干燥机的运行情况,以干燥机出料端筒体加强圈的加工线为基准确定出料端托圈的轴向安装位置,标出鞍座的安装基准线。以出料端托圈位置为基准,确定进料端托圈的位置,保证两托圈的轴向距离。

3)托圈及鞍座的安装及技术要求。鞍座的安装质量最终决定了运行质量。考虑托圈的摆动量,在安装鞍座时,鞍座挡边与托圈侧面的间隙调为3 mm。在安装过程中自制龙门柜架,利用2台32 t千斤矫正筒体变形处,强行矫正筒体的椭圆度,利用托圈与鞍座的反作用力控制筒体变形。通过更换托圈与鞍座,筒体的椭圆度得到有效的改善。

2.2.2 干燥机支撑轮更换的技术要求

干燥机支撑轮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干燥机的整体运行质量。在实际操作时,以干燥机进、出口密封罩的外圆为基准,用线坠找点拉线,测量干燥机筒体中心线的位置。在更换托轮的过程中,结合干燥机筒体中心线和图纸要求,保证托轮径向中心与干燥机筒体中心距离。

2.2.3 干燥机大齿圈位置的确定及安装后的技术要求

干燥机大齿圈安装后,大齿圈的径向中心与小齿轮的径向中心重合;干燥机大齿圈安装后与筒体中心的径向跳动量为小于2 mm,轴向摆动量小于1 mm。

干燥机大小齿间隙的调整是以大齿圈为基准调整小齿的位置,用塞尺检测齿侧间隙,用自制工装检测齿顶间隙,调整后的齿侧间隙误差为0.05 mm,齿顶间隙为13 mm。

3 实施效果

2号干燥机大修解决了因筒体椭圆而引起大小齿接触面的不稳定性,减小了传动系统的振动源;托圈和鞍座的更换调整,及支撑轮安装位置的调整,消除了支撑轮与托圈的不平衡力,解决了鞍座磨损快的问题和干燥机运行不平稳的问题及支撑轮、挡轮磨损问题,保证了干燥机运行的稳定性;以及齿圈的更换及调整,保证了干燥机传动的平稳性,实现了2号干燥机稳定运行。自大修后一直未出现停机现象,为球团2号机的稳定顺行提供了保障。

4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利用托圈及鞍座的间隙量及托圈的自身强度来矫正筒体的椭圆度保证干燥机运行的平稳性

2)利用干燥机进出口密封罩的边缘为基准找出干燥机筒体中心线,有效地保正了托轮的安装位置和干燥机筒体的相对位置。

3)出料端2组托轮轴向中心线与干燥机筒体中心线成左旋方向设置,有效地减轻了挡轮的承载力,消除因筒体倾斜而产生的下窜力。

4)以小齿轮与出料端托圈的径向中心距离为基准确定大齿圈与出料口托圈的径向中心距,有效地保证了大小齿的啮合面。

5)在大齿圈的安装找正中,自制工装的应用,有效地保证了大齿圈的安装进度和安装质量。

5 检修后运行效果

从投入运行开始记录、观察设备运行情况,设备运行良好,大修后的干燥机系统完全满足现在的生产能力,并且事故率基本为零,工人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2号干燥机大修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

1)大修前干燥机每周有3~4 d,每天有3 h的停机检修,大修后基本消除了停机现象的发生。

2)大修前干燥机鞍座挡块磨损严重,托圈轴向位移量大,大修后有效地控制了鞍座及挡块的磨损量。

3)大修前干燥机托轮严重磨损影响到大小齿顶间隙,致使托轮处于经常调整的状态,大修完调试以后调整次数明显减少。

4)大修前由于大小齿传动的不稳定性,引起干燥机传动系统的振动,最集中的表现是减速机慢速轴轴头漏油现象经常出现,大修后杜绝了该现象的发生。

6 结论

1)项目投资。干燥机筒体利用旧备件费用约50万元,材料费用可忽略。

2)经济效益计算。2号干燥机大修,经过前期备件的精心准备,大修期间工区的精心组织,经过紧张施工后,投入运行,运行效果良好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事故率及备品备件费用大幅降低。减少干燥机的停机率,有效地提高了球团矿的质量。减少了因停机修理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有效地节省了备件费。

3)社会效益。此次大修排除了许多设备上存在的缺陷,消除了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有效地保护了职工的人身安全。

(编辑:苗运平)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2 Pellet Drying Machine after Overhaul

Liu Laqing
(Maintenance Company of HBIS Group Xuansteel Company,Zhangjiakou Hebei 075100)

The drying machine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equip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echnology in pellet.Its main role is to dry iron powder before entering the damp mill,ensuring grinding fineness of damp mill and pellet yield of pelletizer.The operation of drying machine is crucial for the final quality of pellets.

drying machine,damp mill,pelletizer,pellet

TD462+.5

A

1672-1152(2017)01-0056-03

10.16525/j.cnki.cn14-1167/tf.2017.01.23

2016-11-27

刘腊清(1968—),湖南桂阳人,2011年毕业河北联合大学,工程师(机械),现在河钢集团宣钢公司检修公司工作。

猜你喜欢

托轮鞍座干燥机
回转窑托轮调整的方法
回转窑托轮的在线修复
干燥机在聚乙烯醇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干燥机桨叶轴焊接变形控制及耐压试验研究
门式起重机起升钢丝绳托轮断裂故障分析
重力载荷作用下的三鞍座容器鞍座受力分析
蒸汽干燥机转速控制
三鞍座卧式容器鞍座许用沉降量研究
回转体非金属材料托轮的受热分析
码头车鞍座升降定位逻辑电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