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非木质利用助力林农增收

2017-04-09乐通潮苏亨荣

福建林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红菇林农木质

文·图/乐通潮 苏亨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森林和林地资源开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和森林旅游等森林非木质利用经营,是解决周期上的“远水”与“近渴”的矛盾和处理林业效益上的“生态”与“经济”关系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林区富民兴林,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丰富绿色产品、促进林农增收、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依托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闽西北森林非木质利用优选模式应用技术推广示范”在大田县建设林下采集红菇、梨菇、林下种植七叶一枝花和林蜂养殖示范基地。目前,项目组已在桃源镇营建林下采集红菇模式示范基地6.7hm2、梨菇模式基地100 hm2,在石牌镇营建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基地1.3 hm2,扶持林蜂养殖户2户,搭建蜂箱60个;完成红菇、梨菇示范基地2次林分透光管理;七叶一枝花基地营建苗圃1亩、培育苗木1万株、林下控根容器块茎苗种植1.2万株;引入良种中华蜜蜂;完成简易管理房6个、防护网2000m,经营便道1800m、喷灌系统1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技术培训2期,培训林农150人次;编制并发放《闽西北森林非木质利用优选模式应用技术技术要点》450册。

林下蜂箱

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

经过2年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首先,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促进林农增收。2017年,林下采集红菇基地的红菇产量为107kg,平均销售价格3600元/kg,总产值38.52万元,单位面积产值57780元/hm2;梨菇基地的梨菇年产量209kg,平均销售价180元/kg,总产值3.76万元,单位面积产值5640元/hm2;七叶一枝花基地控根容器块茎苗全部发芽,长势良好,5—6月开花,9月枯萎,营养富积到地下块茎,来年春天重新发芽,因七叶一枝花需3—5年才能采收,故暂无收成;林蜂养殖示范户,已产蜂蜜1505kg,平均销售价格140元/kg,总产值约21.07万元。由于林区山花的品种繁多,百花蜜,品质好,花工少,投资小,带动周边林农养蜂,已增加蜂箱200多箱。其次,项目组总结经验,技术集成再创新,取得新成果。项目组成的“闽西北森林非木质利用主要模式分析与应用”获得2016年度三明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林蜂养殖箱保护装置”(ZL2016 2 1407633.5)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后期,项目组将继续依托相关项目,使森林非木质利用优选模式在福建省闽西北林区得以推广应用,形成森林非木质利用经营规模化、行业示范、农民致富为一体,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项目示范与推广,将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帮助林农、企业对森林非木质利用优选模式经营技术进行集成再创新,使经营技术更先进、更成熟,成果应用与市场推广更加紧密结合,促使森林非木质利用经营活动向多元化、产业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猜你喜欢

红菇林农木质
秦岭地区红菇属菌类分类现状、问题及对策*
玉林红菇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我要采的是红菇
容县红菇实现“人工助产”
木质风景画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