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教学探究

2017-04-08张星宇符胜敏

山东化工 2017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验教学人才

张星宇,刘 芳*,吴 超,符胜敏

(1.湖南科技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2.新田县第二中学,湖南 永州 431100)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教学探究

张星宇1,刘 芳1*,吴 超1,符胜敏2

(1.湖南科技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2.新田县第二中学,湖南 永州 431100)

在“创双一流”大背景下,从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视角讨论了当前生物工程专业在创新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指出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探索如何为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教学改革

在争创双一流号召下,地方性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了现代急需解决的核心任务。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如何培养出高效,实操能力强的人才是当今大学转型研究的重点任务之一[1]。怎样更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与企业接轨,实现人才的无缝连接,除了理论教学的指导外,实验课程作为承接培养的终极任务,在时代需求的潮流中需要担负起重要责任。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与企业脱节、教师创新思维的缺乏、考试评价的不合理)严重限制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2],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与高效的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学校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实验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机的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创新,构筑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对今后学生走入社会能够科学的分析问题,具备一定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教学改革。

1 提高认识,强化基础实验;增加创新实验(地方特色实验)

实验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理论课实践的具体体现。由于传统观念的认知偏颇,使得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出现了分割,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这种认知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学生简单的认为实验课只是机械性的操作,对基础实验没有深入的了解,基于此种认识的存在导致开设的实验课程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与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首先要在思想上强化认识,只有正确的看待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才能认真对待基础实验。其次要加大实验内容的革新,将传统经典实验内容与地方应用需求结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空间,让其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实验计划,解决实验问题。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使实验教学内容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实验教师可以自编基础化学实验教材以服务于当地,将课堂教学与当地生产、企业需求有机的结合。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调研当地企业,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企业所需人才基本标准。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车间,体验实验课程与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如去我校合作基地:恒伟药业、东健阿胶、果秀食品等企业学习合成、分离、纯化及检测相关物质的基本要求。然后确定与实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来自生产实际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为“专题实验”内容。银杏内脂的提取与分离、槐米精油提取、基础药物的制备等专题实验。通过学生的课前调研,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研究。当完成这一专题实验时,学生学到的已不是互不相关的基本操作实验,而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所学内容可作为实训的一部分,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对于经典的合成方法与实验技巧我们注重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主体,学生客体互转)

一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直是作为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存在。作为实验课,完全可以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互转,通过学生提前预习、观摩视频教学或者借助当今流行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对基础有机实验进行预实验。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深入思考,发散思维,将可能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老师探讨,通过他们提前获得关于实验的理解与操作要领来与老师进行探讨,形成主客互换的教学模式,逐步改变以往创新实验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状态,形成创新实验应具备的科研品质与基本素养。二是扩展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验的功能,目前创新性实验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案设计上都存在是侧重基本技能的培养,还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培养这种两难的选择。将基础技能与科研素养对立起来,培养出的学生能力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了有效的将基础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将教师科研项目适当引入实验教学,设计几个综合性、设计性大实验。以我院为例,可以将银杏提取与纯化和永州异蛇蛇毒的提取作为综合性实验,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能促使部分热爱科研的学生提前开展科学研究。同时还能有效的将地方特色带到课堂之中,加快学生对当地产业资源的了解,促进产教融合。

2.2 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尽量避免传统式填鸭教学方法[3],不能一味让学生机械接收所传授的知识而不加思考。针对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多种方法并用,例如: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师头脑中先有了一个结果(答案),然后通过启发式提问,提出一个个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预设好的结果逼近,直到把这个结果问出来。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通过所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问题。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元认知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指导法、治学型学习指导法等等[4-6]。让学生通过元认知来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改进自己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思维能更加科学、和谐。然后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怎样提出问题、怎么查阅相关资料、实验怎么实施、如何解决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帮助学生开展课堂扩展研究,加强本专业内知识技能的积累,通过治学型学习来培养大批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7]。以我校银杏成分提取综设性实验为例:教师通过导向授课的方式提出所设课题,学生通过网络积极主动查阅相关银杏提取,成分分析,药效检验等相关的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践,完成原材料的选取、产物的提取及提取物初功效的探究整个实验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可以将实验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还能契合企业生产需求,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实现校企之间的订单式服务。

3 实验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

通过教学探索,我们在生物工程专业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考核模式,将等级制(平时成绩)与百分制(考试操作)相结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次考试的最终定级,促进了学生平时实验的积极性。首先我们将实验分为基本操作、设计型、综合型三个类型,然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各项评分作为平时成绩,具体评判分别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形式记录,优:90分以上;良:90~80分;中:80~70分;及格:70~60分;不及格:60分以下。最后让学生设计两个综合性实验作为操作考试,从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可行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三个方面来确定考试百分制的权重得出最终评分。实验设计合理性×30%+操作是否可行性×20%+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0%=实验考试百分制得分。学生最终实验得分总成绩=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70%,学生考核、考试成绩60分以上或合格、及格可取得该实验课程的学分。

4 结语

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大学教育的主题, 在“创双一流”背景下,依托我院各类省、校级平台,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创新,将极大地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黄丽娟,邹春芳,朱 慧.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1):108-112.

[2] 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1(3):1-5.

[3] 汪刘生.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大出版社,1996:6-11.

[4] 熊哲宏.认知科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28.

[5] 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7-31.

[6] 张惠欣,王家喜,周红勇,等.加强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14,139(5):61-78.

[7] 乔连全,高 文.基于问题的抛锚式教学-中美案例比较研究[J].福建示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3(3):152-160.

(本文文献格式:张星宇,刘 芳,吴 超,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教学探究[J].山东化工,2017,46(15):141-142.)

The Study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Bio-engineering in the Cooperative Mode of University Enterprises

ZhangXingyu1,LiuFang1,WuChao1,FuShengmin2

(1.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ongzhou 425199,China;2.The Second High School of Xintian,Yongzhou 431100,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 between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he social dem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eating double the first class". Pointing out the ideas and program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ing how to transport mor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for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innovative experiments;teaching reform

2017-05-2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湘教科规通[2016]2号文件,课题号:XJK016CGD016);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文件—第482项);湖南科技学院校级精品共享课程(湘科院教字[2013]61号文件—第11项)

张星宇(1988—),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与有机方法学;通讯作者:刘 芳,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研究及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催化合成。

G642.423

B

1008-021X(2017)15-0141-02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验教学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