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于衔接,树立大语文观,构建思维网
——由一堂初中语文课引发的思考

2017-04-08胡曼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园田荷锄比较法

⌾胡曼玲

善于衔接,树立大语文观,构建思维网
——由一堂初中语文课引发的思考

⌾胡曼玲

立足文本,找准文章中的衔接,助学生语文阅读写作一臂之力,关注各学科间思维训练的衔接,用比较法,变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全面构建学生思维网。

立足 ;衔接点; 树立 ;大语文观 ; 构筑;网状思维

偶然机会听课,讲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内容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拓展时,该教师直接出示“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进一步理解“陶愿”。紧接着就出示《读山海经》中语句‘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由此,引鲁迅先生评陶渊明的话,不但有“静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由此看来,让学生在积累的同时,活用积累,那才是最重要的。不断地做好这样的衔接,就能构建并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网。

第一,立足文本进行衔接。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系统性完整性是很强的。虽各有侧重,分别是有辞官,聚亲友,乐农事,访故交,夜饮欢,但每组诗与每组诗间都有很好的延伸的衔接点。由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着手初中,还要着眼于高中,注重语文教学的网状思维的培养。

文本里面就没有“静穆”和“金刚”吗?如果从文本着手,是不是更好些呢?其实我们多读读陶诗其三,就会发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到底陶渊明惜什么?不惜什么?从文本原句来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惜的是“月”和“锄”,余皆不惜。这带回的“月”便是一种悠然的静穆,这荷回来的“锄”便是执着理荒秽的工具,这正是其志南的“金刚”啊。在课堂上,没有抓住文本中“惜”这个衔接点,所以当出现《读山海经》及鲁迅评点时,就难怪有脱节之感了。倘若找准了,结尾恐怕再续两句,再反复两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又何妨?就自然衔接陶潜的“静穆”与“金刚怒目”了。

这“惜”与延伸积累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的“爱”,组在一起便是“爱惜”啊,这本是最紧密的衔接词吧。这样,不就把初中归园田居其三与高中归园田居其一的学习衔接起来了吗? 第二,找准文章中的衔接,将助学生语文阅读写作一臂之力。

写作阅读和线性思维紧密相连。文章句与句间,句与段间,段与段间并不是补丁落补丁的积木堆积,而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一定意义上相互关联,存在一定的衔接。

九年级刚学习议论文,在论点确定的情况下,以分论点并列或递进式布局,是学生挠头的问题。以哈尔滨市2013年中考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一文为例,总结搭桥衔接的口诀

•名言开头观点亮,引事开头问题张(引)

•是什么,为什么,道理论证紧跟上(题)

•古今过渡不要忘,分论点,把头当

•概括叙述不冗长,叙中一句扣点纲(联)

•三个事例先两正,还有一反有力量

•叙后点题开一枪,道理回答怎么样(结)

•联系实际扭麻花,树旗再杀回马枪

•い引导学生在列举事例后,关注联结词,如:(1)由此可见(2)这样看来(3)从中,我们可以看到(4)使我们认识到了(5)这些话让我知道(明白)了(6)因此(7)所以(8)以上事例证明……

其实,衔接的线头处处可见。前有导引“古今中外”,后有照应事例,文中还常有“这”、“这样”替代省略上文内容,还用一些连接词将事例“扭麻花”如此等等吧。所以,以口诀为拐棍,进行议论文写作是训练学生线性思维的很好的平台。

第三、关注各学科间思维训练的衔接。

作为工具性学科,除了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还要具有训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功能。不能只站在狭隘的本位,而应树立大语文观,构筑网状思维。

有一道题:在成语“滴水石穿”、“长生不老”、“大海捞针”、“十拿九稳”中随机事件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培根的“谈读书”,讲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以此展现论证方法中的归纳法。像这样涉及归纳法的学习,对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结论只是个多概率问题,并非全真,即存在随机性。九年级还有道这样的题: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化学老师说梨花是雪花,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而多数语文老师说用梨花来比喻雪花,形象地写出了塞外冰冻迅速,风雪满天的景象。却极少有语文老师会站在学科的衔接点说这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吧。

我们应本着大语文观,在纵向“深专”的基础上,再横向往各学科“广博”发展,才能探索发现到更多训练学生网状思维的衔接点。

第四,用比较法,找到关键的衔接点,化抽象为具体,是较为实用的学习方法。

学生到七年级末,学了七年的记叙文,八年级学习了一年的说明文,到九年级又开始学议论文了,可是很多学生问怎样区分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呢?我们说: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可是这样的解答,学生依然云里雾里。

比较法,不失为较为衔接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八年级入手,寻找衔接突破口,在进入说明文单元后,学了赵州桥,紧接着就有桥之美的综合性学习,这不正是给予我们最好的信息提示吗?“桥”就是衔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体的最好的桥了。试看“桥的故事”“桥” “桥的启示”通过比较法,找到衔接的关键,文体一目了然。无需更多的苍白空洞的语言进行解释,因为实例是最好最有力的证据,通过具体实例不就化抽象为具体了吗?

周国伟认为人的思维模式分成点思维、线思维、平面思维、立体思维。教会学生如何织网,即“鱼”和“渔”的问题,那么“衔接”就是关键了,处理得好才能使学生对香蕉是什么颜色问题的回答,呈向多元的方向发展。

[1] 《写作必读》

[2]《思维词典》

[3]文慧《衔接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4]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5]韩礼德和夫人哈桑 《英语中的衔接》

[6]侯万春《衔接理论纵横谈》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5中学 830011)

猜你喜欢

园田荷锄比较法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清明种树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植树节(1)
有农夫
清明种树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归园田居
比较法学习Co和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