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石雕刻中的调水
2017-04-08姚汉勇
姚汉勇
【摘 要】在天地之间,玉石被称为是灵气的结晶,大自然魅力的产物。世人经常赞美玉雕的精细,各种各样的玉石雕刻技术各有其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而在玉石雕刻技艺的有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调水,这门技术需要非常的细心和严谨,一旦出了一点小小的差错就會影响到玉石的透明度,成色等,对于玉石的价值有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玉石;雕刻;调水;透明度
引 言
玉石作为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产品,在很早之前就被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和收藏家摆弄赏玩,这样的物品不再是简单的物品,而是具有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玉器从简单的装饰品已经发展到具有内涵的艺术品,它是不同年代社会心理内涵的标志。目前,玉器已经从下里巴人过渡到阳春白雪,从山野物品变成了美丽的艺术品。玉石中颜色最为多样化的石材当属翡翠,在优质玉石资源越来越少的今天,就需要借助于玉雕技艺师的精心设计,不断雕磨来实现玉石的价值。翡翠的外表的形式美,加上设计作品的意境与内涵,当然,翡翠的价值首先决定于玉石的质量,然后就是雕琢的技术。本文主要讨论翡翠价值的影响因素就是翡翠的调水。
一、翡翠的水简介
翡翠的品质一般都是用种、色、水、工等来衡量,翡翠的外表以及内部色彩都需要达到美好的视觉感受,这就要求翡翠的透光性非常好,要想实现良好的透光性必然不能离开一个调水的技巧问题。翡翠的水涉及到一些光学原理以及化学现象,所以翡翠的调水是一门复杂的技术。
对于翡翠行业来说,水一般指的就是水头,光线在翡翠的内部受到多次的折射,反射后形成一种综合的状态。翡翠的内部结构是一种晶体的集合体,由于这些颗粒的不同则会导致翡翠的晶体形状和组合方式的不同,因此就是对于光的通过有着不同的影响。我们主要根据光线在翡翠内部经过的路线的长短来判断水头的差和足,在玉石行业,一般都是用水头足来指出翡翠的透光性好。翡翠透过的光越多,其透光性越好,给人的视觉效果就是晶莹剔透的。对于那些色调较暗的翡翠,会因为其透光性好而将其颜色释放出来,从而改善它的价值。
二、调整翡翠的水
翡翠在在物理化学以及光学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就是翡翠的水。从自然界中得到的翡翠,其本身含有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以及其他的矿物质,导致翡翠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通过研究,将翡翠的颜色分为次生色和原生色两种,翡翠早期形成的过程中结晶形成的颜色就是原生色,而在翡翠结晶之后形成于翡翠表面的颜色称为次生色,次生色的颜色部分只有薄薄的一层。我们无法改变翡翠的结晶过程以及化学性质,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手段来改变翡翠的物理性质,增加翡翠的透光性。
打磨抛光、雕刻以及镶嵌是三种常用的调水方式,调水的主要方法还是需要从雕刻技术方面着手,这种情况下经过调水的翡翠更加具有灵性,就像一个物品拥有了自己的灵魂。主要的技巧是做薄、剥离和棱角。
第一,做薄。在进行翡翠作品的设计之前对于石料进行判断,寻找底子纯净、结构精密、晶粒较小的翡翠,设计的翡翠表面呈坡度,有一种层次的过度,增大翡翠和光的接触面积,让翡翠接触到更多的光线,翡翠吸收的光线更多,不管光线进入翡翠的内部还是在其表面进行反射和折射,整个翡翠的透光性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这样处理后的作品就像是一汪清澈秀丽的流动水。
第二,剥离。对于具有鲜艳颜色的材质一般会用到这个技法。由于有些材质有颜色但是并不是满色,所以设计者需要根据其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让翡翠的颜色更好地展示出来。对于颜色较暗的翡翠,需要将它的有色和无色部位剥离开,剥离的界面之处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在光线通过时,由于折射和聚光效果的作用,会大大增强翡翠作品的透光性,让原本较暗的材质变得晶莹剔透。翡翠的厚度也会对于翡翠的透明度有较大的影响,需要把局部做薄,从而衬托出颜色的艳丽,如果做得太薄光线直接透过而没有折射,就会形成一片白光,整个作品失去了灵魂,作品的价值大大折损。
第三,棱角。翡翠的雕刻过程中,轮廓线以及黄金分割线是其中的一个常见的标准,通过视觉的效果来传播一种设计设想,翡翠的水是一种状态,光线的多少决定了翡翠的深度。光线与种、底子的完美融合,翡翠就是更加的完美,让欣赏者在视觉上感受到一种流动的水的清澈和秀丽的美感。
三、翡翠调水和调色的关系
在雕刻的工序中,调水和调色是密不可分的。在调水之前需要对翡翠的材质进行分析,不同的材料对于光线的渗透能力不一样。对于翡翠的底子较好的材质,可以同时的进行调水和调色,调水做得好,翡翠会更加的完美而具有活力;对于底子夹棉的材料,就需要判断是让色抢眼还是让水来亮色,调水作用不明显就只能选择就色。调水和调色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四、总 结
综上所述,在玉石原料较为匮乏的今天,为了不断地提高翡翠的质感和层次,需要对翡翠进行精心的雕琢,对于翡翠的调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法,可以增加翡翠的透明度,给人光泽感,提高翡翠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成就玉石在天意,造化玉石在人为。
参考文献:
[1]周康正,吴霞.歙砚雕刻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8)
[2]谢行城.展示高超雕刻技艺 促进技能人才培养[J].就业与保障. 2009(12).
[3]邓晓新,陈新宇,邓大保.玛瑙雕刻技艺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
[4]王申.东昌府葫芦雕刻技艺与谱系传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