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静结合,魅力无限——初中音乐课堂中特殊练声方法的探究

2017-04-08李洁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动静结合嗓音初中音乐

李洁

【摘 要】传统发声练习不外乎音阶、爬音、卡农的练习,这样的传统方法对正处于生理心理过渡阶段的青春期孩子而言显得枯燥无味。笔者揣摩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实践于课堂教学中,得出了一套不成规矩却效果甚好的“特殊”发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诉求,制定合理的、新颖的学习计划。

【关键词】发声练习;初中音乐;动静结合;嗓音

近年来,音乐课中逐渐淡化了声乐教学中的练声环节,将欣赏和演唱作为教学主体,这造成了学生的发声不够准确,基础不够扎实的现状。由此,将发声练习作为声乐教学首要任务是必不可少的。

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歌唱方法的重要手段,由于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状态和习惯的差异以及年龄对象等的不同而反映在嗓音上也各具特色。传统发声练习不外乎音阶、爬音、卡农的练习,这样的传统方法对正处于生理心理过渡阶段的青春期孩子而言显得枯燥无味。笔者学生时代至今一直参加合唱团,从童声到假声,从专业到业余。所接触的发声练习已不下百首,接触的多,思考的多,得出的经验自然也不少。揣摩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实践于课堂教学中,得出了一套不成规矩却效果甚好的“特殊”发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诉求,制定合理的、新颖的学习计划。

运用不同以往的特殊发声练习,在考虑学生生理状况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况下事半功倍的学习。此外,新型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青春期依然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学习扎实的发声基本功,为以后进一步接触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动与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

一、以静为始,舒缓身心

考虑到青春期孩子们特殊的变声生理状况,我们在安排训练时首先考虑以“静”为主的训练方式。在训练时,要求学生们学会放松,放松不仅说的是口腔,更重要的是身体与气息,毕竟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永远唱不出天籁之声。

具体做法:让嘴、牙、唇、舌“消失”,没有存在感。身体自然放松,尤其是肩颈部位,让身体至于云朵之上的轻飘感,为呼吸提供平静的基础。

此外要注重呼吸,在歌唱理论中有发声必用气、用气必发声的理论,他包括吸气和呼气。不同于传统的呼吸练习方法的是,我让学生练习静坐与深呼吸,并加入模仿的魅力。这里详细介绍一下模仿:“狗喘气——急促换气”、“比赛猫咪叫——同音保持”。比如让学生分组比赛,练习猫咪的叫声“喵————”,哪组坚持的久,哪组获胜,并有权利让输的一组学“狗喘气”。这样的发声学生乐于参与,效果也很好。“静”的训练成果适用于抒情歌曲的演唱。

二、动若脱兔,气势磅礴

在进行训练时,鼓励学生将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动起来,包括眼、口、嘴、鼻,面部表情的运动,四肢的运动,极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对“动”的渴望。并在动的过程中加入嘈杂的聊天声,自然的、大声地相互聊天,用真声,由强到若,渐渐消失。同时,也可以加入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加以模仿。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特别喜欢的一个模仿就是摩托车启动的练习,“cici cici cici cici pesi t——en en en en nao”(模仿摩托车点火及启动时的声音)。所有的音都为最后一个“nao”铺垫,将身体全部气息与力量加入到最后的音上,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爆发力与极限音高。此类的发声练习帮助孩子们仔细去聆听自然界的乐音与噪音,在开发自己先天本嗓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兴趣支撑来探究自己高音的极限。

当然,我个人的观点是最尊崇合作的,用合作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会聆听、辨别与融合。往往采用不同的组别各自选择一种原生态的音色来合作,自己设定节奏。比如:女声可以选择亮的高音“li la li la……”,男声选择节奏型较强的切分节奏,教师选择难度较大的八度跨越等等。这样反复演唱,组合成类似阿卡贝拉的演唱方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动”的发声练习,可激发学生本嗓的爆发力,较适合演唱铿锵有力的声乐作品前的发声训练。

三、合理创变,突破自我

在特殊发声练习过程中,出现过一些状况,例如学生对于全身心放松的把握不够,模仿声音时爆发力不够,一开始大家的积极性不够高,太过羞涩等等。在教学中,我们遇到过内向的学生无法放飞自我,不敢大胆的进行训练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让学生们自由分组,面对熟悉的同学进行训练,帮助他们突破自我。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在不同的训练方案之中选取合适学生的,最终得到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

通过长期的对比研究,在各个阶段的小测试以及最终的期末测试中,我们发现,运用特殊练声方式进行发声训练的学生在发声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在展示自己、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等方面也表现的更加外向,更加大胆。在調研后期,我们针对运用特殊练声方式进行训练的学生进行了再一次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三个年级中,原来喜欢音乐课的比例原为:34.62%,35.76%,27.69%。在经过新型式的音乐课程教授之后,学生对音乐课的接受程度明显增高。这也就说明,特殊形式的发声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珂.江苏民间乐种“泓口丝弦”的传承、保护和创新[J].北方音乐.2014.

[2]张伯瑜.论中国传统器乐乐种的内在精神[J].中国音乐.2012.

[3]张敏.关于乐种的界定与分类中有关问题的探索[J].大众文艺.2009.

[4]郝蔚.流行音乐和声语言在传统和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6.

[5]段雯心.舒伯特和声的动力性研究——以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为例[J].北方音乐.2016.

猜你喜欢

动静结合嗓音初中音乐
嗓音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八大特色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