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2017-04-08黄晖明曲广朋姜硕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网络技术素质教育大学生

黄晖明+曲广朋+姜硕

【摘 要】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质量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其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且可以带动社会文明的构建。基于此,文中主要对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进行解析,以期起到推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有序发展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技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信息活动。基于此发展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与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经济市场的人才需求。但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信息安全性、信息爆炸等不断加剧,加之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十分容易出现违法犯罪的错误。因此,落实好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一、现阶段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开展情况

(一)大学生缺乏信息观念

就现阶段高校学生来说,此群体的信息敏感度比较低,缺乏一定信息意识。因此,在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时,无法借助所学信息将其有效解决[1]。同时,大部分大学生都不能全面认识信息的价值性,玩网游、手游、观看电视剧电影、聊天等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网络活动,互联网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了信息资源,但是大学生没有正视其作用,严重缺乏信息交流、评价、综合分析的能力,不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虽然部分大学生存在确切信息需求,但是单一的信息检索策略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即便是有诸多获取信息的机会,也会因为学生缺乏信息收集能力而无法切实的实现。

(二)缺乏灵活信息使用的能力

常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主流教育理念,最近几年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依旧是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在此背景下无法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导致学生缺乏对其他专业术语的理解。在实际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至问题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学生的信息能力比较差,无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展示自我才能,进而一直处于劣势的状态[2]。

二、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积极构建优质的信息环境,切实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关教师需要利用校园网落实好信息宣扬工作,使校园内大学生意识信息的价值性。高校需要不断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以此来优化信息网络格局,使学生可以实时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第一時间关注信息资源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广泛吸取信息资源,构建学生所学知识体系,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拟定教育计划,将信息素质教育视为核心课程,积级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

(二)注重信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对于推行信息素质教育工作而言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基于信息网络环境,对校园内大学教师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涵养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校园内部分教师信息素质比较低,其信息素质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方面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构建一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将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作为工作核心,保证教师具备组织教育的能力,在完成课程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对教师群体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定期要求教师进行在职进修,使教师具备最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知识,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3]。

(三)充分发挥校园内图书馆的职能,落实好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在实际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时,需要以图书馆的信息职能为文化作用,将其作为一个切入点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对信息进行创新性使用,以此来不断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想切实有效的发挥出校园图书馆的信息教育功能,就需要任课教师为学生讲述文献检索的相关知识。基于此,高校方面需要事先将文献搜索课程设置为专门一项课程,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献的检索知识,从而灵活机动的应用校园内部网络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与此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借助有效的科学调研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

(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的信息使用能力

当前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科学有所了解,但是缺乏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因此,高校方面需要将计算机课程视作核心课程,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时,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出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融合,进而全面开创一个信息交流模式,为学生构建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合理有效的信息网络课程,结合教师全面严谨的教育指导,以教学知识为现实基础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应用,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又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基于网络技术环境,高校方面需要不断优化信息素质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内可用资源,构建优质的信息教育环境,强化学生的信息能力知识含义,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简介:

黄晖明(1994-),男,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族:汉,学历:在读本科生。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曲广朋(1993-),男,河南省兰考县人。民族:汉,学历:在读本科生。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姜硕(1995-),男,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族:汉,学历:在读本科生。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参考文献:

[1]刘欣鑫.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2]苏梅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性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

[3]霍佳美,张健君,张婧琳.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意识探究——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28:244-245.

猜你喜欢

网络技术素质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