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04-08陈小煜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应对策略小学音乐

陈小煜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与其他科目教育的目的相同,均是小学生成长的要素。在课程改革后,音乐教学开展形式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小学音乐教学未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音乐教育形式、教学课程设置、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予以改进,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前 言

我国新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要求重视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的启蒙阶段,音乐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心智有启蒙的作用,能使其思想变得更加活跃,通过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是学校和音乐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丰富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发挥音乐课程自身的教育功能,已经成为现今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一)实际教学活动形式化

现今,部分小学里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的内容,偏离了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导致学生存在难以理解音乐基础知识的结果,长此以往,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音乐教师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学生容易对音乐教学内容产生抵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忽略了音乐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将促进学生成长为核心目标。还有一部分音乐教师对新的课程改革认识不足,认为把流行歌曲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就是一种教育创新的体现,不注重所选用的音乐旋律是否优美,歌词是否拗口等方面的问题,只是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活动,这使得学生未能从音乐课堂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1]。

(二)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

在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未对课程设定明确的目标,一部分教师为了创新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采用问答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但是,在实际开展中,过多的采用提问方式,往往容易忽视教学目标。还有一部分教师则过量的拓展课外音乐,花费大部分精力在组织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上,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是小学生从中并没有真正学习到知识,甚至不了解该节课重点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样分化的教育方式,使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变得不明确,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音乐教育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能能陶冶人的情操,同时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音乐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音乐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而在很多小学里,音乐教师并非毕业于音乐专业,部分教师甚至是其他科目教师带教音乐课程。这样的师资队伍开展的音乐创作、作品欣赏、音乐乐理课程,其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缺乏对音乐教学的了解,忽略了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因此,这样的音乐教师未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甚至有些学生的音乐潜力被埋没[2]。

二、优化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策略分析

(一)摒弃传统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育体制下,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未有受到重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文化课的成绩,主要对主科科目教学开展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音乐课程的研究较少。因此,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改善音乐教学开展形式,提高小学的音乐教学质量成为目前重点研究课题。音乐教师应该注重音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让小学生学习互相合作,提高集体意识,感受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愉快的学习环境能让教师和学生心情愉悦,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其他文化课程的效率,进而更好的将生活学习相结合。

(二)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更是保证音乐教育品质的前提。在音乐教育方面,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切实生活情况,依照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利用音乐的独特性吸引和感染小学生,使其意识到学习音乐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要让小学生抓住音乐知识的重点,并有条理的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积极性受挫。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加入音乐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样才能使音乐教學得到发展[3]。

(三)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水平

音乐教师的自身素养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在选拔和聘用教师阶段,要严格要求音乐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和职业道。而对于在校教师方面,应提升其对音乐教学重要性的认知,让音乐教师了解到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小学生更直观的感知音乐,从而丰富小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通过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来改进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培养自身优秀的综合品质。音乐教师在改善教学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方向,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小学音乐教育得以长远的发展。

结 论

综上所述,音乐作为一门愉悦身心、舒缓情绪、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特殊艺术文化课程,在小学生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不成熟的心理,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需要音乐教师耐心的引导,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校应摒弃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定期组织音乐教师深入学习音乐知识,寻找适合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希望在未来的小学音乐教育道路上,通过每位音乐教师更多的努力与坚持,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使小学音乐教育得到真正改革。

参考文献:

[1]朱雨花.情感交融魅力音乐——浅谈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245.

[2]于正志.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音乐,2016,(15):24-26.

[3]张子静.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01):112+114.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应对策略小学音乐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