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2017-04-08金正一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语言艺术实践研究

金正一

【摘 要】声乐教学是一项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行为,在声乐教学中,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对于所传授的教学知识有更加形象、具象的理解和认识,为了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声乐教学老师往往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就要求声乐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的素质,不断培养语言教学的能力,不断把更多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声乐教学中。本文正是基于对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讨论,探讨声乐教学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并且尝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方法,希冀对我国的声乐教学做出一定的微薄贡献。

【关键词】声乐教学;语言艺术;实践研究

一般的理解认为声乐教学是一项技能传授的行为,然而许多教学实践表明,声乐教学其实是一项需要非常扎实理论基础的教学活动。以声乐发声教学为例,发声方法实际上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的。与此同时,声乐教学其实还是一项需要较强实践训练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用活泼有趣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总体来说,声乐教学是一项对教师理论基础知识要求极强的教学活动,作为声乐教学老师,应不断加强专业素养提升和理论知识的补充。

一、声乐教师需具备良好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教学指向标作为一名教师,基本素质就是应当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底,也就是语言修养。为师者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修养。由于声乐本身的特殊性使得语言对于声乐教师来说,它的要求就更高。因为声乐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言修养,还应掌握其专业术语的技巧。专业术语只有在特定的教学环境里,师生才能够默契配合。声乐训练需要理论的指导,但又不能仅凭研读理论就能够做到。在发声方法方面,声乐教学更多的是技能性的教学。学生在学习发声之前和学习过程中出了要学习一定的知识,全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学生必须不断依靠教师的语言、形象提示和自身的运动感觉进行调整。我国目前的声乐教育家基本都采用了教学语言来进行声乐教学。当然,只是在某些特别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旧时师徒式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很少从理论上提高学生对正确歌唱认识。

二、声乐教学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

(一)巧妙运用民族语言和普通话

普通话属于中国的通用官方语言,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普通话的语言魅力进行教学。同时结合音乐语言美的特点,用歌唱韵律优美的标准来要求教学语言,运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中国语言就是字正腔圆。借鉴声乐中的正确发音方法,做到交流语言和音乐语言的抑扬顿挫、松紧有度、变化有致。其实我们都知道音乐学者讲话都比较有韵味,这是长期练习的结果。发音像旋律一样流畅,像歌声一样动听,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将情感充分融合到语言中

当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比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尽相同,声乐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语言的特点及文化因素,并结合情感表达的需要,找到语言和情感相互协调的规律。

(二)充分掌握声乐语言发声技巧

歌曲的美妙不仅在于旋律的优美,更多的是歌词传达的美好祝愿和人们心中的真实情感。因此声乐语言需要进行科学的歌唱训练,通过圆润、清晰地声音将语义和情感传达给观众。虽然目前音乐的发展已经多元化,非字正腔圆也是音乐的一种风格。但是从总体来说,声乐教学的基础要求依然是字正腔圆。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训练,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比如可以培训像播音主持那样的训练,练习绕口令、扩张腰腹,从丹田发声。发声技能时一种很有效的生理机能。但是对于一些初学者,老师需要掌握教学语言的精炼程度,需要符合正常逻辑习惯,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声音训练程度。让学生掌握声乐技术,保证学生具备熟练的发音技巧,保證学生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能够做到字正腔圆,保证声乐语言艺术的教学质量。

(三)凝练准确生动地表达教学语言

声乐教学中的另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将理论化抽象为形象。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多元理解性,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理解能力和方向会有差异。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更应该注意语言的艺术性。通过前人的研究,比如雷倩(2015)在文中提到教师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她主要建议老师将艺术溶于日常生活,因为本身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体會到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训练的效果。从专业角度训练学生气息时会采用长跑,锻炼肺活量,或用吹皮球的方法体会腰腹扩张就不至于把气吸到胸上。在训练气息流动时,需要锻炼声音的滚动唱等词眼。常见的声乐练习方法如:气息下沉、扩张腰腹、立起后腰、双肩下垂、前胸松弛、笑肌上扬、牙光打开等,这些精炼准确的语言便于学生接受。

(三)声乐教师应该形体结合耐心解读

在管理学中的沟通,非常强调语言沟通的艺术性和肢体语言的综合使用。同样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工作。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可以有效地辅佐有声语言,强化或补充语义信息,能使教师语言艺术充分展现。老师应尽可能明白学生反馈出来的肢体语言,遇到学生消极的情绪肢体反应,应尽快调整语言方式,鼓励信赖学生,激发学生的演唱自信。

(四)声乐教学中注重辩证统一性

声音与气息, 往外唱与向里吸,局部与整体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三个关键点,只有让学生学会正确平衡三者关系, 才可能会达到不错的歌唱效果。 针对学生学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要辩证统一看待,比如高音问题,可能学生有头声位置,但气息支持不足,也有可能是喉头过于紧绷造成的结果,声乐教师必须针对实际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魏军敏.声乐语言艺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音乐时空,2013(12).

[2]甘翠贞.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4(04).

[3]王大禹声乐语言艺术教学的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15(06).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语言艺术实践研究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