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2017-04-08李毅
李毅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对学习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较多,很难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差,大部分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十分普遍。同时大多数留守儿童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其父母不在身边,学校就需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责任。此外,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原因
(一)缺少家长重视
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并且严重缺乏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同时因为学习习惯是一种隐性行为,家长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家长没有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进行监督与培养,致使孩子慢慢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并且纠正的难度很大。
(二)亲友监护不当
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家长选择外出打工,而孩子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友进行照顾。但是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年事已高,并且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使孩子对自身学习放任自由,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三)缺乏学习动力
在贫困地区没有形成完善的学习氛围,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学习动力而辍学,甚至小学都没有读完。这样不仅对其他孩子的学习状态造成影响,而且严重降低孩子的学习动力,从而难以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二、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提升家长的重视力度
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需要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因为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不高,致使其自身对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所以学校需要积极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以帮助家长对正确、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认识,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使家长与学校的意见达成一致,并让家长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进而使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监督,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显著提升培养效果。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QQ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帮助家长在外地也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参与到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工作过程中。
(二)增强课余辅导和监督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常是隔代的亲友,他们的文化水平与年龄使其不能很好地对孩子进行指导与监督,所以教师需要增强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监督与辅导。首先,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观察与监督,在学生出现不良学习习惯时,及时地进行指导与纠正;其次,在时间与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去学生家里进行走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与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作业方面,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较少作业量,并降低作业难度;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辅导。但是不论作业量布置的多少,都要求孩子按照要求完成,不能出现拖拉现象。同时字迹要清晰、工整,完成作业之后需要进行仔细检查,并进行自我评价,以对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进行培养。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完成作业。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开始,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动力
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为依据,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开展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有关的主题活动、文体活动,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可以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体会到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结实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结束语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的不充分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实际状况为依据,运用有效的培养教育措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家长可以与学校进行密切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贫困地区留守兒童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为孩子们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