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风吹放花千树

2017-04-08栏目主持陈祥森

中国储运 2017年4期
关键词:物流企业

栏目主持/陈祥森

东风吹放花千树

栏目主持/陈祥森

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政府报告更是亮点频现,引人热议。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金玉其中、把酒临风、夜雨观澜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纵横捭阖,畅谈感想。

■减税降费 企业减负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已经召开了,想必大家都十分关注政府报告内容,关心2017年经济走向。今天我们做这一期“深度”,我想大家可以以此为议题,谈谈你们的想法。

金玉其中:这几天天粗略地看了一遍政府报告,我感觉今年确定的目标比较切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很务实。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目标,应该说可以达到。对于企业来说,继去年大幅度减税之后,今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这样企业可以增加利润,有后劲考虑进一步发展。我们看到,去年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那么照着这个势头,今年减税后利润还能够增加一些,员工收入也会增多,这样也能刺激国内消费,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把酒临风:对于物流业来讲,我看报告中讲有几个亮点与物流业有关。从降本增效方面讲,国家将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从国企改革上讲,今年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那么民营物流企业可以进入更广阔的物流领域,有更大更快的发展。从投资方面讲,今年将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物流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

夜雨观澜:去年有关税费争论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企业家、学者和媒体都在热议这件事。今年的两会上税费肯定也是一个热门话题,我看到政府报告重点提到了这个问题。报告讲,今年要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千方百计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进一步显现。名目繁多的收费使许多企业不堪重负,要大幅降低非税负担。减税降费一直是企业的期盼,特别是运输企业,更盼望营改增的完善,企业税负成本下降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

专栏小编:近年来,一边是国家大力提倡“实体经济”,一边却是企业各项要素成本急剧上升,部分房地产市场泡沫膨胀,金融市场虚火过旺,这让“脱实向虚”的声音不断,尤其一些小微企业压力加大,技术创新积极性不高,国家为此采取了减税降费的措施,去年,国务院印发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今年总理的政府报告又特意强调“多措并举降成本”,尤其是小微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的范围扩大,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进一步显现。

金玉其中:去年营改增试点在全国铺开后共减税5000亿元,当然具体到各家企业感受会有差异,运输企业税负不降反增,对这个行业冲击很大,因此感到税率太高承受不了。不过,从宏观税负和企业自身税负来看,中国企业税负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实,企业感到痛苦和无奈的是那些繁杂的收费,对于各种不合理收费意见最大。我看到报告提出,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取消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项目要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由此看来,今年收费会大幅减少。

夜雨观澜:企业要生存和成长必须降本增效,去年国务院出台了降本增效的政策,减税降费就是最好的办法。这次报告又画出了减税降费路线图,通过改革办法为企业减负。比如,涉及机制改革的问题,那就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也表明,政府对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决心很大,制度性交易成本不仅给企业带来负担,还滋生了腐败。

把酒临风:对于减税5000亿元一些企业可能感觉不到,而减税5000亿元的说法,是去年11月29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出的。据当时媒体报道的新闻稿说,“会上听取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减轻税负情况汇报,决定实行增值税定额返还以保障地方既有财力;听取中央企业监督检查情况汇报,强化外部监督促进国资经营提质增效。会议指出,自今年5月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新增试点的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减税额呈逐月放大趋势,到10月底累计减税965亿元,新增加53万纳税户,26个细分行业全部实现了总体税负只减不增的预定目标。加上前期试点行业和原增值税行业通过营改增的减税额,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减税是件大好事,5000亿元盘子也够大了,但减税效应如何?企业对税费的“痛点”不一样,对这5000亿元的减税反映也不一。因此,2017年如何减税降费,还需要有关部门深入到各行业调研,真正摸准企业的税费“痛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这样才能扩大减税降费效应。

专栏小编:经过2016年的营改增,企业税负有了大幅度下降,今年在不合理收费上,政府会采取措施,为企业减轻这部分负担。

金玉其中:总理讲了,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成本。今年降费是要削减涉企行政事业型收费,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对于垄断行业的不合理收费也要降下来,比如,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

把酒临风:对于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政府的决心是很大的。目前企业的非税和社保压力较重,非税支出是企业税负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推进清费立税,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非税收入在公共财政收入的占比仍维持在高位。同时,收支压力下非税从严征收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实际负担。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企业承担的社保支出偏高。中国企业缴纳社保比例显著高于OECD平均水平,制造业企业缴纳的社保相当于其利润的23%左右。

夜雨观澜:虽然企业希望减税幅度大些再大些,但是2016年收支口径的赤字率可能破4%,2017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这样收支压力很大,所以今年减税规模小于去年。即使如此,从完善增值税税率上看,调整税率档次,完善进项抵扣,还是能给企业带来很多实质性的减负,所以我认为今年运输企业会感觉到税负的降低。再有,今年降低非税收入、清理政府性基金还有较大的可操作空间,企业社保缴费率也可以下调,从这几个方面都能给企业减负。

专栏小编:我们看到报告中讲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物流中小企业里有一些是信息平台企业,如果认定它们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那么也会促进物流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智慧物流的应用。

夜雨观澜:近些年来互联网+物流分外红火,物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使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目前,物流业中那些风头正劲的新业态都是与互联网相关的,此时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将会助力物流向智慧化方向加速发展。预计随着后续相关具体政策出台,我国政府研发激励体系政策层次将得到加强,针对性更突出,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给予部分研发费用的现金返还,可以使尚在亏损期的中小企业能尽早享受政策红利,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把酒临风: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智慧物流程度不高,可以说这也是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现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用税收优惠措施鼓励技术创新,这就是对智慧物流的有力推动。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物流各环节应用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资金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现在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为中国物流业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创造了一个好环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尽快出科研成果,尽快提升物流效率。

■中国智造 强国之路

专栏小编:我们看到报告提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对此,三位专家有何考量?

金玉其中:首先我想到了中国制造2025。人大代表李东生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30年的规划,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能力提升的第一步,中国工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政策,去年工信部已经出台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三五”规划》、《大数据产业“十三五”规划》、《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等多个产业规划。那么接下来的关键是提高制造业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这样资金自然会流入实体经济,就不会产生所谓脱实入虚的问题。

把酒临风:这次报告对新经济的阐释很全面,涉及技术创新、先进制造等方方面面,还点出了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虽然目前新兴产业还不能“一枝独秀”、承担起支持经济增长的重任,但新经济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夜雨观澜:中国制造目前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我看是大而不强。世界制造业实际分为四个梯队,中国仅属于第三梯队“中低端制造领域”,与印度、越南、泰国并列,仅高于非洲代表的第四梯队。在中国前面,是日本、欧盟为代表的第二梯队“高端制造领域”,以及美国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梯队。工业1.0是蒸汽化,工业2.0是电气化,工业3.0是自动化,工业4.0就是完全的自动化加完全的信息化,生产系统和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中国当前处在工业3.0的中后期,表现为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现在德国搞了工业4.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们搞《中国制造2025》。按照规划,中国在2049或2050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年的时候,迈入世界工业强国的前列。目前,各界均将“中国制造2025”视为中国版的“工业4.0”,而智能制造则被认为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突破口,以及和“互联网+”思路的结合点。

专栏小编:中国制造任重道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譬如,以前发达国家的高科技物流今天也来到了中国,智慧的物流仓储、自动化的流水线不再是稀罕之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真正应用在物流领域。中国制造的进步带动了物流的变革,这些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

金玉其中: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经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阶段,创新要素在总量上逐步接近世界前列,在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产业总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正在由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型。比如,中国的高铁技术,从铁路建设到高铁车体制造,这是个全产业链的制造,涉及冶炼、化工、电子等多个行业,像这样的全产业链中国制造,才能称得上是高端制造。

把酒临风:从投入上看,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每年都在增长,2015年我国R&D经费支出14169.9亿元,比上年增加1154.3亿元,增长8.9%;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7%,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支出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投入强度在新兴发展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即使如此,与美国相比尚不足其50%,整体上仍与日本共同处于第二梯队。我国2.07%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比“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2%发展目标低0.13个百分点,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差距更大。2014年,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一比值分别为2.74%、2.84%和3.59%,韩国更是达到了4.29%。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5%目标,我们现在尚未达到这一目标。

夜雨观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是增加国家原始技术创新供给、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局面尚未实现根本转变。企业是研发活动执行主体,有数据显示,其基础研究经费仅占企业研发经费总额的0.1%左右,而主要创新型国家通常在5%以上。“十三五”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胜阶段,要如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调动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企业的科技创新。

专栏小编:今年2月14日,工信部完成了“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顶层设计。3月5日,李克强总理又在政府报告中浓墨重彩提到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战略,中国制造强国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金玉其中:这是一场大到世界格局,小到人们生活的科技博弈。德国掀起工业4.0、美国确立工业互联网、英国宣布制造2050、日本公布机器人计划。那么,“中国制造2025”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不能再落后了,我们不能再错过这次发展机遇了。对于物流业来说,2017年要成为有更大突破之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物流已滞后于发展了。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GDP的16.0%,是发达国家的2倍。高成本物流阻碍经济发展步伐,那么物流必须要变革,物流企业必须转型升级,要让智慧物流打通物流的各个环节,与相关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链,这样才能为中国制造做出贡献。

把酒临风:物流只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如果物流成为智慧物流,那么供应链也一定是智慧供应链了。

专栏小编:说到相关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链,物流业里这方面案例很多。近些年来相关产业与物流融合步伐加快,也取得了很好效果。本刊这一期的“特别策划”就是以跨界合作为主题,其他产业跨界到物流形成新业态,促进了产业共同发展。现在,国家提倡“互联网+”,实际上也说明我们的经济正在向数字经济转型。

把酒临风:互联网+物流、+制造等等,只是一种新业态,这种新业态反映出的是信息与产业融合的趋势。以后没有与互联网融合的产业基础都不会牢固,而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各产业才能有脱胎换骨的转变。

夜雨观澜: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高达6万亿元的额外附加值。一直在中低端游走的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通过新技术向高端制造升级。如果我们实现不了这个转型,中国制造就只能沉沦在中低端,在全球产业链成为配角,给别人打工。

金玉其中:如今的互联网,不再只是解决沟通、消费、流通、金融,而是向生产制造实体经济进军。有成功的案例,如阿里云、京东云这样的新技术与物流连接,原本10万平米里需要2000人作业的快递车间,现在只要500人。与制造业连接,协鑫光伏、徐工集团、比亚迪等制造业,效率飙升,成本大降。前些日子看到京东智慧供应链的报道,京东无人机、京东无人仓以及京东无人车,这些尖端人工智能物流项目,需要制造出高端智能设备,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

把酒临风:现在,亚马逊在全球布局智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无人机、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马云宣布加快菜鸟网络布局,打造智能物流骨干节点城市。由此看来,智慧化物流的大潮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

专栏小编:大家说了很多,对《中国制造2025》寄予了厚望,推进中国制造,需要新技术支撑,更需要具有新观念,善于学习的人才。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之时,我们要向日本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精神,要向德国学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向美国学习在法制基础上的包容与开放精神。东风吹放花千树,今年的人大吹来鼓舞人心的东风,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强盛之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接下来无论是制造业、物流业,还是其他产业,都要借两会的东风,加快发展,绽放辉煌。好,今天我们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三位专家的参与,感谢读者分享了这期“深度”,我们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物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