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生理学教材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刍议
2017-04-08石爱民
摘要:笔者根据二十余年的生理学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当前高校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通常有三种,除了直接以“生理学”命名的教材类以外,还有“正常人体生理学基础”类和“人体解剖生物学”类两种。针对这三种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 教材 对比
教材是指教学的材料,它包括书本、课件及相关的教学资料等。一般认为,一本优秀的教材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1.正确的思想性;2.严谨的科学性;3.启智的艺术性;4.知识的前瞻性。
作为教材的编者,必须对本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能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一般来说应由高级职称的教师来完成。近年来,各学校纷纷加强教材建设,不断完善课程教材体系。但随着相关教材的大量出版,部分教材的不足也暴露了出来。笔者从事生理学教学二十余年,使用过的生理学类的相关教材二十余种,归纳起来有三大类,现对它们的优劣分述如下:
一、“正常人體学基础”类
该类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较偏,尽力展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思想,但过度强调职业需求。教材的主体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四门课的相关知识柔和在一起,重点展示人体胚胎发育概要、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等。全书以解剖学为主线,在讲述完某一脏器的解剖学结构后,解释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中间章节加述生化作用等内容。
这类教材在使用后,任课老师普遍反映除解剖学外其余学科都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并且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他们既要有解剖学、组织学知识,还要有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的相关教学能力。非本专业教师只能对其他学科内容照本宣科,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在一年后对使用该教材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对解剖学知识的巩固率占70%左右;而生理学知识巩固率占15%左右,生物化学则更少占不足10%。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外,教材本身的编排缺陷也是其原因之一。因为解剖学、组织学都属于形态学,而生理学、生物化学则属于机能学,两者的学习方法是不相同的。前者以认识记忆为主,而后者则以理解推理为主。这类教材内容分布跳跃,一会儿形态学,一会儿机能学,学生不能系统的将相关的生理学或生物化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在期末考试中,边缘化的学科被解剖学所覆盖,最终考试过关了,但生理学、生物化学学到了什么学生一无所知。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类
这类教材一般是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与检疫等几个专业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将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按照解剖学部分和生理学部分分开编排,最终汇编成一本书。
从形式上看似乎该教材忠实了学科的独立性和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在人体解剖学内容上课结束后再由生理学老师续上生理学部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生理学科的边缘化,以我校药学专业为例,此课程中的解剖学部分为60学时左右,而生理学部分为32学时,除过8学时的实验实训,理论课仅剩24学时。生理学部分为十二章,平均每章2学时,按此计算,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这样的大章学时绝对不够,这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另外,因为我省选拔万名大学生进基层考试,生理学是主考课程,相对于其他课时较多的专业来说药学专业对生理性基础知识的掌握较薄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不利于统一排课,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生理学属于机能学,又有自己的学习要求。考核有失偏颇,《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考核一般是在学期末进行,此时生理学刚刚结束,而解剖学结束已经好长时间,学生对解剖学知识已经有所遗忘,造成考核方式有待商榷。
三、“生理学”类
这一类教材是长久以来医学院校生理学教材中使用最多的一类,比起前两类来说,该类教材编排细致,内容体系比较科学,比较符合实际。
但随着此类教材版本不断增多,质量也逐渐呈下滑趋势。有的教材中在关键字、正常值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比如在讲述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时,说成了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相差千里;还有将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分布弄错的情况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出版社在对编者或主编、副主编的遴选中以能够使用本教材作为标准,而对他们对本学科的造诣及教学水平、发现问题的能力未加严格考察;另一方面是有些编者对参编教材的态度有问题,他们在获得参编资格后不认真对待,为图省事,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变成了自己的著作;还有非本专业老师参编本专业教材、职称较低教龄较短的年轻老师也编写教材等情况发生。
四、建议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各个学校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教学督导机制,任何教材要进入课堂必须要有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审定,拒绝质量差、错误多的教材进入课堂;对于参编教材的人员必须要有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授权,同时对其参编过程应予以监督指导。而对于各任课老师,更应该加强自身业务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虚心向同行请教,并与教研室其他老师讨论后形成大家的共识。将含糊不清的问题必须用自己精炼的语言向学生交代清楚,将错误的问题必须在下节课上向同学们纠正。
近年来生理学科飞速发展,其重要程度不比以往。笔者认为各高校应根据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确定合理的教学时数,按照学生认知特点确定考核时间及方式,各任课老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较为优秀的教学方法,报学校督导组审批后运用于课堂之中。通过以上措施,努力提升生理学教学水平,为造就一批合格的医学院校毕业生而努力。
(作者简介:石爱民,甘肃医学院,职务:机能学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生理学教学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