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团圆”结局下的悲剧性

2017-04-08耿月华

祖国 2016年24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

耿月华

摘要: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被誉为元人四大悲剧之一,围绕搜孤、救孤、复仇等情节展开,在正义与邪恶的对抗过程中,全剧充满着英雄悲剧意蕴,歌颂了像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维护正义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全剧以悲壮的气势感动观众,“义”成为《赵氏孤儿》的思想核心,故事结构严谨完整,情节曲折紧凑,在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彰显情节悲剧性,达到一种惊心动魄的悲剧感染力,揭示了剧作“假团圆真悲剧”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赵氏孤儿 时代悲剧 英雄悲剧 情节悲剧性

由于受传统的习俗和审美趣味的影响,中国古代戏剧讲究大团圆之趣的喜剧较多,而真正以悲剧来感化大众的戏剧寥寥无几,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就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剧作,以“一人一事”为主线,以“搜孤救孤”为中心,故事情节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赵氏孤儿最终虽得以报仇,但这样的结局仍然无法掩藏贯穿全剧的悲剧性。王国维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赵氏孤儿》的悲剧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封建制度造成的时代悲剧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来源最早见于《左传》中的记载,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激烈,各国君主都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晋国也无例外,造成赵氏悲剧的真正原因就在此处。在晋灵公掌权时期,赵氏家族势力日渐扩大,严重威胁到晋君的统治。晋灵公为了稳固自身的地位,就借用屠岸贾这个“匕首”将赵盾除掉。其实,屠岸贾只不过是晋灵公的一枚棋子,他执行的是晋灵公的旨意。赵氏家族被诛杀的原因表面是屠岸贾所说的“两人文武不和,常有害赵盾之心”,而罪魁祸首实则是晋灵公,屠岸贾作为替罪羊,人们把批判的目光全部投射到他的身上,这个人物成为邪恶与丑陋的代名词,这不得不说是他的悲剧。屠岸贾野心膨胀,“弑了灵公,夺了晋国”表明他与晋灵公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魏绛言“奉主公的命,道屠岸贾兵权太重,诚恐一时激变”,表明屠岸贾强大的势力已经威胁到晋灵公的地位,此时,晋灵公又正好借赵氏孤儿程勃之手将他除掉。当年赵盾因为位高权重被晋灵公防范,今日则换成了屠岸贾成为晋灵公的眼中钉,我们不仅替赵氏家族感到痛惜与不平,同时,屠岸贾也变成了一个值得同情的时代悲剧产物。

二、正义与邪恶相对抗彰显的英雄悲剧意蕴

《赵氏孤儿》围绕存赵与灭赵、搜孤与救孤展开,成功塑造了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程婴等一系列个性鲜明,品格高尚的人物形象,在强烈尖锐的戏剧冲突中体现了英雄悲剧意蕴。朱光潜说过:“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在剧中,面对势力强大的敌人,那些仁义之士依然赴汤蹈火,对悲剧命运的反抗精神令人叹服。

公主为保存赵家的唯一血脉,在无奈之下跪求程婴将赵氏孤儿掩藏出去,托孤成功后,她自缢而死,为了保存赵氏孤儿,公主忠贞烈女的形象让人惊叹;韩厥为救孤而献身,体现了他为伸张正义而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韩厥看透了“忠孝的在市曹斩首,奸佞的在府帅内安身”的社会现实,为了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韩厥选择自刎,诠释了真正的英雄悲剧。

公孙杵臼放弃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曾与赵盾为刎颈之交,一心只为赵氏伸冤,慨然赴义。他和程婴共同上演一出“双簧戏”,他视死如归,毅然“撞阶其身死”;当然,程婴无疑是英雄悲剧的主人公,从公主托孤的那一刻起,他就将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在救孤过程中,程婴处处考虑周全,谨慎小心。以至演化到宁愿舍弃他自己尚未满月的孩子来换取赵氏孤儿性命的地步。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剑剁得血肉模糊,可他只能“心似热油浇,泪珠儿不敢对人抛”,他这种超越常人的心理承受力,不得不让人为之恸哭流涕。程婴身上反射的崇高人格魅力,无疑是最深刻的英雄悲剧意蕴。

三、环环相扣的情节悲剧性

“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整个故事曲折紧凑,悬念迭起,在情节的设置方面颇具悲剧性色彩。按照屠岸贾暴躁的性情,他知道赵家还存有血脉那一刻后,为何不马上杀掉这个孤儿呢,这其实是在为救孤行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为后面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埋下伏笔。后屠岸贾下令将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诛杀,但搜到的假孤儿即程婴之子尚未满月,老谋深算的屠岸贾竟然没有怀疑,而直接下令将之处死,这为赵孤得救以及后来赵孤被收为屠岸贾的义子却又必须要复仇的悲剧情节打下了基础。

剧本的楔子和前四折都是以屠岸贾开场,楔子中提到屠岸贾自己与赵盾不和,常有害赵盾之心;第一折则是以屠岸贾派韩厥把住府门,搜出赵孤开场;第二折以屠岸贾得知赵孤被救,下令抓捕晋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开场;第三折以屠岸贾下令将晋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诛杀开场;第四折以屠岸贾言赵孤已长大成人,武艺高强开场。其实这些以屠岸贾的开场是特意为下一个悲剧情节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将全剧的气氛始终保持在一个压抑、低沉的氛围之下,充满了悲剧色彩。

四、结语

《赵氏孤儿》虽以“大报仇”的光明结局结尾,但是从整部戏剧来看,剧中处处都充满了悲剧性色彩,那些为正义献身的英雄人物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我们。剧本实则是“假团圆真悲剧”的本质体现。鲁迅先生说:“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剧本就是把那些原本美好的人性却通过一个个惨烈的画面展现给世人,扣动人心,让这部经典的悲剧久久的感动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正因为缺少那些能触动心灵的真情行为,我们才更加的欣赏这部剧作的悲剧性。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叶桂刚,王贵元.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赏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

[4]亚里斯多德.诗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5]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
精雕细刻尽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