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锦涛治藏方略及其现实价值

2017-04-08杨力源陶砥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胡锦涛干部队伍西藏

杨力源+陶砥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7)01—068—06

[内容提要]胡锦涛治藏方略的主要内容有:加快西藏发展,使其彻底摆脱贫穷落后;保持西藏稳定,为其各项工作创造条件;保护西藏生态环境,贯穿于其发展全过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其发展稳定提供保障。新的历史阶段,西藏既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胡锦涛治藏方略对于西藏的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 键 词]胡锦涛;西藏;发展;稳定

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中央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站在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60多年的高度,提出了“治藏方略”的概念。通过综合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者认为“治藏方略”是指中国共产党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进步而确立的基本理念、主要目标、总体部署,以及为实现这些基本理念、主要目标、总体部署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方法艺术等。2016年9月29日,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指出,“《胡锦涛文选》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生动实践。”[1]《胡锦涛文选》中蕴含着胡锦涛的治藏方略,加强胡锦涛治藏方略的研究,对于西藏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加快西藏发展,彻底摆脱贫穷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的发展面临着两大基本任務:一是实现该地区民众的政治解放与其社会政治制度的跨越式发展;二是使西藏的经济状态有巨大改善,让西藏僧俗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和平解放的形式,使西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中国共产党又通过民主改革、稳定发展、建立西藏自治区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等步骤,在西藏确立了与祖国核心地区相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新时期,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成为西藏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快西藏地区的发展,使西藏在经济上彻底摆脱贫穷落后,成为胡锦涛治藏方略的核心。1989年,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指出,“我们不仅要使西藏人民在政治上翻身解放,还要努力使西藏人民在经济上彻底摆脱贫穷落后。”[2]

对于加快西藏发展的路径,胡锦涛认为,一要实行改革开放,“西藏经济振兴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开放”。[3]二要在发展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只有从西藏实际出发,经济建设才能收到成效”。[4]三要重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西藏振兴,民族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5]要求“逐步改变我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6]四要加强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今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做好必要的准备。”[7]

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并强调核心区域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拿出更多的力量促进西部地区发展。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8]我们要加快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1994年7月,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参与确立统一的援藏原则和方式。另外,胡锦涛站在全局高度认为,西藏建设不仅仅是西藏的事情,更是全党全国的事情。“西藏的发展、稳定、安全直接关系到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关系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安全。”[9]

对于怎样更好地促进西藏发展,胡锦涛认为,首先要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2002年胡锦涛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西藏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10]其次,促进西藏科学发展。2010年,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使跨越式发展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11]再次,促进西藏在国家帮助、核心区域帮扶、西部地区自力更生基础上发展。“大力实施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相结合的方针,加大支援西藏工作力度”[12]最后,西藏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要为西藏僧俗民众谋福祉。发展西藏经济“必须着眼于扎扎实实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13]

新的历史阶段,西藏的发展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西藏由原来政策上的“内陆腹地”成为我国开放的前沿地带。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藏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已经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三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东部地区经过快速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地租价格普遍攀升,其过剩产能与产业向我国西部及东南亚、南亚与中亚地区转移逐渐成为趋势,客观上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与人力资源。

新的历史阶段,加快西藏发展仍然是关键。第一,在推进西藏发展的过程中,西藏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照搬照抄祖国核心区域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要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把发展教育摆在重要地位。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机遇,大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西藏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短缺的局面,为经济建设创造条件。第二,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在宏观上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指导。同时要积极促进西藏在国家帮助、核心区域帮扶、西藏自力更生基础上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第三,加快西藏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改善西藏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共同富裕。

二、保持西藏稳定,为各项工作创造前提条件

1988年到1992年,胡锦涛被中央任命到西藏担任区委书记。西藏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宗教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胡锦涛入乡随俗,积极的贯彻中央的民族宗教政策,有效地维护了西藏的稳定,为发展创造了条件。胡锦涛到中央工作期间,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稳定是西藏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西藏才能加快发展。胡锦涛在西藏工作期间指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当前尤其要抓好稳定局势工作。”[14]对于怎样维护西部地区的稳定,胡锦涛认为:第一,认识稳定的重要性。“我们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15]第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是新时期西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無论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6]第三,采取综合手段维护稳定。“稳定局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思想教育、纪律、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五管其下”。[17]第四,积极的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因素对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是被实践检验了的正确的实践规范,它能够有效地维护各民族和谐、宗教和睦,为西藏发展创造稳定条件。另外,维护西藏稳定的立足点与落脚点在于广大西藏僧俗群众。

西藏的不稳定因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即由发展而产生的问题)。西藏所面临的矛盾相对于中东部地区,除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非对抗性)外。还面临着各族民众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这个矛盾属于敌我矛盾、对抗性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影响西藏稳定的主要源头。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目前西藏总体上处于一种稳定的态势,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并存。随着西藏的发展,许多对抗性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同时许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可能转化现实。因此,维护西藏稳定依然是推进西藏发展的前提,对于推进西藏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依然要坚持综合手段维护稳定,坚持将促进发展,改善西藏僧俗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其次,在维护稳定方面,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构建安全共同体,共同打击破坏稳定的反动力量。再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维护稳定的必然要求。最后,要坚持维护稳定依靠西藏僧俗群众,维护稳定为了西藏僧俗民众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保护西藏生态环境,应贯穿发展的全过程

西藏的生态环境对于本地区及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西藏的生态系统复杂,具有多样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等。西藏特殊的自然条件对其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跨区域的影响,因此它是维持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地区。西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一旦破坏便很难恢复,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不仅会阻碍西藏经济发展,也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胡锦涛高度重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他认为,保护西藏生态环境是西藏建设的题中之意,应贯穿于西藏发展的全过程。实现西藏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必须树立环保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当人们从思想意识中认识到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后,才可能自觉地从行动上保护西部生态环境,“要充分认识搞好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严格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和乘客增强环保意识,自觉爱护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切实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18]二是转变西藏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是保护西藏生态环境必须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19]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制度建设的轨道,能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实效性。另外,在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群众的实际利益。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西藏来说,我们要加快西藏的快速发展,但是绝对不能以牺牲西藏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向我国西部地区汇集成为一种趋势,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及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些向西藏地区汇集的产业与产能中,包含着传统产业与落后产能。它们资源消耗大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西藏的发展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吃“子孙饭”,要把保护西藏的“绿水青山”放在突出位置。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西藏要牢固树立“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意识;二是要及时淘汰西藏对于环境有负面影响的产业与产能,坚决抵制采取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与落后产能“落户”;三是西藏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四是在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不能因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展稳定提供保障

在西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既面临着我国干部队伍建设普遍性问题,更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情况。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少数民族干部对于该地区的历史与风土人情的认识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西部建设的骨干力量。正如胡锦涛指出的那样,“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重要桥梁,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20]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了西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指出,“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1]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善于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22]关于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胡锦涛认为,“既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23]。具体来说:第一,少数民族干部在对待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立场和态度上一定要坚定,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第二,调整干部队伍结构。政治干部队伍在西部干部队伍当中的比重较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企业管理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的地位逐渐凸显。“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专业技术干部队伍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尤其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熟悉财政、金融、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干部也远不适应各项事业发展需要。”[24]第三,少数民族干部要加强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少数民族干部要加强业务文化方面的学习,要能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对于学习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比如说可以选派西藏干部到中东部地区挂职锻炼,定期组织西藏地区干部到沿海地区参观考察等。第四,西藏干部之间要注重团结。防止大民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做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坚决拥护者。第五,加强少数民族中高级干部队伍建设。“要结合日常干部考察,广开视野,拓宽知人渠道,注重从政绩显著,有较高群众威信的县以上干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及其他代表人物中,物色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中高级干部后备人选,进行定向培养。”[25]第六,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制度,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以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要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制度,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26]

与此同时,西藏也有一大批汉族干部,加强汉族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加快西藏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也有重要作用,也是西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在西藏工作的汉族干部,胡锦涛认为,他们应该积极地融入西藏地区的建設中去,了解少数民族的语言,学习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维护民族干部之间的团结,密切同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联系。“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要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当地民族历史文化,密切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27]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促进西藏的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他们政治立场坚定、作风优良,克服了西藏艰苦的生活条件,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赢得了西藏民众的一致好评。新的历史阶段,西藏的干部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干部不能很好地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信教传教,更有甚者散布破坏稳定的言论,从事破坏稳定的活动。例如,从中央巡视组向西藏反馈巡视情况的报告可以看出,西藏干部队伍中还存在反分裂斗争中患得患失、对十四世达赖集团抱有幻想、追随十四世达赖集团、参与支持分裂渗透破坏活动的党员干部。[28]二是西藏的建设需要干部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革命战争年代,政治军事干部的比重较大,然而,进入和平建设年代,西藏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干部与企业管理干部。干部队伍建设是西部建设的保障,新的历史阶段,加强西藏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在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强化他们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在实践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典范。另一方面要调整干部队伍的结构,争取培养更多熟悉财政、金融、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干部,改变西藏干部队伍以政治干部为主的局面,从而更好地适应西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9月30日

[2][3][4][5][6][7][9][13][14][15][17][21][23][24][25][26]《胡锦涛文选》(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9、30、30、32、32、505、30、27、40、29、65、66、66、68-69、320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16]《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13、63

[11][18][20][22][27]《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12、468、319、319、320

[12][19]《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17、646

[28]《中央第四巡视组向西藏自治区反馈巡视情况》[N].西藏日报,2014年11月4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西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K2015-50)的阶段性成果。2016年度西藏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理论阐释和宣传路径”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CR2016-61)

责任编辑/姜 珊

猜你喜欢

胡锦涛干部队伍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探索
胡锦涛西装阅兵显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