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为稻粱谋 快乐做研究

2017-04-07黄寿恩

食品与机械 2017年1期
关键词:功利性心怀院士

不为稻粱谋 快乐做研究

工作的关系,常接触一些年轻有为的学者,他们都有着不俗的成就:著作等身,课题成堆,项目无数。荣耀的背后是巨大的压力,偶尔聚个餐,他们总是不停地接电话,饭没吃饱,又要去赶飞机,可谓“一饭三吐脯,一沐三握发”。不少人因此提前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英年早逝的王璋、李里特,罹患重症的中青年科学家,无不警醒我们要关注科研工作者的身心健康。

大量事实证明,繁重的工作压力首先带来的是心理的焦虑,焦虑和抑郁必然导致心因性疾病,乃至实质性病变。焦虑产生的根源是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为基金项目而研究,为高被引而论文,为获奖评优而奔走,一旦目标无法实现,必然带来失落、沮丧和焦虑。

如果放弃功利性,不为稻粱谋,或带着对科学的兴趣,或心怀行业宏图大计,工作就不再是沉重的话题。有兴趣,有快乐,就没有焦虑,工作效率更高了,思想更活跃了,这种没有急功近利的科学研究往往更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宝宝”院士心怀“中国食品梦”,一心扑在传统食品工业化和食品安全公众科普上;朱蓓薇院士为圆“蓝色海洋梦”,潜心研究海洋食品的产业化。他们从不追逐NATURE/SCI却走上科学的巅峰,这是因为他们的格局高远,因为他们有爱。

阿拉伯作家纪伯伦(Kahlil Gibran)曾经说过:一切工作都是虚空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希望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静下心来,放弃名利的诱惑,学会休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快乐地工作,在深情中播种,就能在喜悦中收获。

祝您健康!快乐!

(本刊主编黄寿恩)

猜你喜欢

功利性心怀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脚踏实地,心怀高远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
心怀
院士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