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划在线

2017-04-07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1期
关键词:郊野防灾减灾

规划在线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建成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10项主要任务。确定了包括自然灾害综合评估业务平台建设工程、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减灾应用系统工程、全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和防灾减灾科普工程等5个重大项目。

来源:新华社 2017-01-13

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国务院日前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对涉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整治的各类活动具有指导和管控作用。

《纲要》指出,要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对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等作出总体部署与统筹安排。要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提升国土开发质量、规范国土开发秩序;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纲要》提出了加快构建“安全、和谐、开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的总体目标。到2030年,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土开发强度不超过4.62%,城镇空间控制在11.67万km2以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实质进展,国土开发的协调性大幅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大幅下降,坚守耕地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万km2以上。基础设施体系趋于完善,资源保障能力和国土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用水总量控制在7 000亿m3以内。海洋开发保护水平显著提高,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更加完善,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7-02-06

《上海市郊野公园地图》亮相两会

在上海“两会”召开之际,上海市测绘院组织编制了《上海市郊野公园地图》,为“两会”代表更好地参政议政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2012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推进以郊野公园为重点的大型游憩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正式启动郊野公园规划选址工作,在全市规划21座郊野公园,先期建设试点的7个郊野公园中,青西、廊下、长兴岛3个郊野公园已经开园。《上海市郊野公园地图》结合正在开展的上海市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并利用多源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和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土地整理中心的规划和实践信息,推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线下一张纸质《上海市郊野公园地图》,线上“天地图•上海”平台发布郊野公园专题应用,既兼顾了读者对精美纸质地图的需求,又充分借助“天地图•上海”平台对电子地图和郊野公园专题数据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现势性与准确性,实现了地图线上线下一体化和实时化发布。

来源:中国上海网站 2017-02-09

猜你喜欢

郊野防灾减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郊野公园环体系布局研究——以香港郊野公园环为例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
结合南海子郊野公园市政规划咨询设计浅谈城市郊野公园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