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都江堰的创建与发展

2017-04-07李德幸李燚旻

四川水利 2017年1期
关键词:沱江内江岷江

李德幸,李燚旻

(1.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四川 都江堰,611830;2.四川省都江堰勘测设计院,四川 都江堰,611830)

都江堰研究

浅谈都江堰的创建与发展

李德幸1,李燚旻2

(1.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四川 都江堰,611830;2.四川省都江堰勘测设计院,四川 都江堰,611830)

本文通过大量史实,指出都江堰创建和发展、完善的过程,进一步阐明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共同智慧的结晶,通过几千年水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江堰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在发展中保护和完善都江堰更是让都江堰永保青春的必由之路。

都江堰水利工程 创建与发展 史实

1 都江堰的创建史

1.1 都江堰创建前的岷江治水史

在4000多年前,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均洪水泛滥,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在多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确立了一条与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作“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禹在治水过程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治水忙碌,在经过其汶山家门时,也无法进家门看看,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典故事。

开明是传说的中国古代蜀国朝代君主名称,类似于中原的皇帝,其历任君主均称“开明”,共十二世,其时代大约为中原的春秋至战国时期。据传首位开明帝称丛帝,原名鳖灵,原是蜀王杜宇之相。因治水有功,使蜀国“民得陆处”,后杜宇禅让,称丛帝。开明治水成功后,成都平原才开始适合人居,蜀山居住的人民才逐渐移居平原。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开明凿玉垒,以除水害。”“鳖灵决玉垒山,民得安处”,说明蜀地人民早在都江堰创建之前,就与岷江洪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1.2 李冰创建都江堰

1.2.1 李冰建堰前岷江出山口水系及地貌

据《尚书·禹贡》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可见,在古代,岷江不仅被认为是长江的源头,而且,沱江也是从岷江分出去的一条别流。

另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有侍郎堰,其东百丈堰,引江水以溉彭益田,龙朔中筑”。结合侍郎堰(今飞沙堰)只可能在离堆以上都江堰内江右岸这一事实,以及现都江堰地形地貌特征,百丈堰位置即原沱江分水口,应在今二王庙与玉垒关之间。

岷江上游最末一条支流为湔江(今白沙河)。

可见,岷江从上游狭长的高山河谷地带,进入中游的成都平原,地势忽然开阔起来,河势及水流也随着地势忽然分散开来,在枯水季节,位于岷江左岸的沱江口难以进水,而平水期的3~6月,正是农业灌溉用水高峰期,沱江的进水更是难以满足成都平原的用水需要,而7~9月的汛期,岷江两岸一遇洪水即泛滥成灾,整个成都平原是洪旱灾害频繁交替发生。

1.2.2 都江堰的创建

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守,乃于岷江出山口度势以建堰。

1.2.2.1 形成鱼嘴最原始的雏形

北魏郦道元(约公元470~527年)所撰《水经注·江水》载:“江水(指岷江)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因大堰之口建于湔江口,湔江为现白沙河)……俗谓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都安县,为原灌县之古名,为控制成都平原安全之地,都安大堰,实为控制天府之国安全之大堰。

鱼嘴位置选择的科学性:在岷江上利用河心州的淤滩修建分水工程,可以将宽阔的岷江河道缩窄,将河道形势由宽浅式转化为窄深式,一方面有利于非汛期沱江口的进水,另一方面,利用凿开的宝瓶口将汛期的洪峰引进成都平原,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减岷江洪峰对沿途带来的洪水威胁。

1.2.2.2 凿离堆形成宝瓶口

据《史记·河渠书》载,“……于蜀,蜀守冰凿离碓(古堆字),辟沫水之害。”“穿二江于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至于所过,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于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

李冰凿离堆建宝瓶口,“辟沫水之害”,将岷江洪峰引走,从而削减了岷江沿岸的洪水压力,同时,“开二江于成都之中”,将岷江水引进缺水的成都平原,“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由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由此诞生。

1.2.2.3 李冰创建都江堰的重要意义

李冰创建都江堰,成功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岷江治理从除水害到兴水利的转变(辟沫水之害),二是从防洪到灌溉的转变(旱则引水灌溉,雨则杜塞水门)。最终将水旱交替的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华阳国志·蜀志》)的天府之国。

1.2.2.4 李冰创建的都江堰工程布局

(1)在岷江出山口与岷江最末一条支流湔江汇水口的岷江上建成鱼嘴工程(此项工程后经历代反复调整),将岷江一分为二,分为外江(岷江正流)和内江;

(2)在玉垒山尾端开凿离堆形成宝瓶口,此项工程一直沿用至今,位置没有变动;

(3)在沱江口(内江以东)对面(内江以西)修建平水槽,用以平衡沱江口和宝瓶口进水量。

由于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段左有沱江口(天然),右有平水槽(人工)调节沱江口下游的水量,宝瓶口进水量已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无修建飞沙堰的必要,因此,当时并无飞沙堰工程。

1.3 都江堰工程布局的逐步完善

1.3.1 飞沙堰的建成

唐代,应发生了较为巨大的地质灾害,山崩地裂,巨浪淘天,沱江进口段两岸的山体崩塌,沱江进水口断面不断缩小而成百丈渠,内江水大时,只靠狭小的百丈渠和内江右岸的平水槽泄水已不能满足内江河段泄水的需要,如不在内江右岸及时修建旁侧溢洪道,在洪期,宝瓶口的进水量势必加大从而对成都平原形成洪水灾害威胁。在此情况下,飞沙堰的修建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唐一官至侍郎的官员主持修建了这一旁侧溢洪道,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将该溢洪道称作侍郎堰。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有侍郎堰,其东百丈堰(应为原沱江口演变而来),引江水以溉彭益田,龙朔中筑。”后,因不断的地质灾害导致百丈渠最终逐渐封闭,为解决内江总干渠北面(内江总干渠左)灵岩山前沿原百丈渠灌区的农田灌溉问题,便在宝瓶口下游的内江总干渠左岸修建了导江堰支渠,宋“永康军岁治都江堰”时,将导江堰支渠两岸种植杨柳树以保护渠堤,故导江堰支渠至此后又改称杨柳河。

1.3.2 鱼嘴位置的调整

(1)李冰创建都江堰时的鱼嘴位置:岷江最末一条支流——白沙河(湔江)口,时称湔堋。

将分水鱼嘴选在湔江口(今白沙河口),是因为湔江是岷江上游的最末一条汇水支流,在此位置既能最大限度地将上游来水通过工程形式进行重新分配,而且离下游沱江口的距离正好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沱江口的进水。

“壅江作堋”形成鱼嘴最原始的雏形,实际上,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李冰利用最原始也是最经济实用的竹笼、杩槎等当地材料和传统工艺完成了对鱼嘴分水工程的修建,同时形成了以引、疏相结合的治水思路,使灾害频繁的成都平原成了人人向往的天府之国,为后人进一步改造、完善都江堰工程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为中国水利,乃至世界水利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2)清代,鱼嘴位置曾被建于今宝瓶口前端的人字堤处。

清代,对都江堰工程的创建以及堰工技术、治水经验的研究、总结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等治水经验及名言也是在这一时期总结和完善的。

清代水利专家在对都江堰创建过程及历史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到,当初李冰将鱼嘴选址在湔江口,主要是因为有利于沱江的进水,而到了清代,沱江口早已不存在,百丈堰(渠)也一去不复返,如再将分水鱼嘴建在上游,一方面是工程规模较大,耗资巨大,另一方面,引水口的冲淤也不稳定,且管理难度加大,运行成本也较高,把鱼嘴分水工程直接建在离堆旁边的人字堤,可以大大减少工程规模(不再有飞沙堰以及分水鱼嘴至飞沙堰之间的分水堤埂工程了),同时大大减小工程维护成本和管理难度。

分水鱼嘴在人字堤这一工程布局,对宝瓶口的分水、分沙非常不利。一是因为没有上游外江的分洪,全部洪水涌向离堆附近,必然增加宝瓶口的进水流量,这对成都平原的防洪非常不利;二是由于失去外江和飞沙堰的排沙作用,宝瓶口的进沙量也必然增加,这就加重了岁修时渠系的清淤任务;同时,洪水直冲离堆,对离堆的安全也构成威胁。因此,后来鱼嘴位置又再次上移并恢复了飞沙堰工程。

(3)目前的鱼嘴位置:在飞沙堰以上710m,距宝瓶口1050m。

据《灌县乡土志》载,清光绪三至五年(公元1877~1879年),丁宝桢大修都江堰时,将鱼嘴从索桥下游“增治于索桥之上,以便分水”,1925~1927年,水利知事官兴文把大鱼嘴下移200尺。1933年10月9日,岷江上游地震湖“小海子”溃坝约倾出水量0.803亿m3,水流经都江堰渠首时流量达10200m3/s,严重冲毁鱼嘴分水堤。1934年恢复,1935年又被冲毁,1936年春重建鱼嘴时,“又在原位置上稍西移”(1943年都江堰水利述要),后来施工清基时发现,这次不仅西移了约8m,而且上移了30m左右。1974年修建外江闸时,鱼嘴位置未动,只是向内江一侧加宽了10m,这就是现在的鱼嘴位置。2002年内江大修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对鱼嘴进行了包固,2008年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鱼嘴基础发生深陷,对基础采取了固结灌浆处理。

1.3.3 工业供水渠的建成

建国后,为改变成都市长期处于消费型旧城市面貌,经中央批准在成都东郊兴建综合性工业区,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生产型的新兴城市。工业区集中用水量大,需要都江堰渠首总来水量中供应。

为保证成都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常年不断,又要保证都江堰内江断流岁修工程全面进行,经水电厅农水局勘测设计,报经省计委以(63)计斟字第4号、55号文件批准修建都江堰内江岁修工业引水工程。工程于1963年2月4日正式开工,11月6日主体工程完工通水,1964年6月全部完成,6月30日由省水电厅农水局主持验收。工业引水(暗)渠全长1502.3m,起自外金刚堤尾部进水闸,止于走马河上游尾水闸。

1.3.4 外江闸的建成

都江堰渠首原为无坝引水枢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江堰灌区的灌面从1949年的282万亩发展至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679万亩。由于灌区的不断发展,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内外江灌区面积发展的不平衡,仍沿用杩槎、竹笼等传统工程拦水调节流量已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水利部批准后,于1974年4月建成了外江闸。工程建成后,内江宝瓶口每年净引水10亿m3,有效缓解了灌区用水矛盾,至1993年底,都江堰灌区灌面突破1000万亩。

1.3.5 飞沙堰工业引水渠临时拦水闸的建成

按照都江堰设计灌溉面积1500万亩的要求,宝瓶口设计引水流量需达480m3/s,加大流量需达530m3/s,加上1963年已建成的成都工业用水引水工程,在内江进行断流岁修时,通过从外江引水过飞沙堰(平交)坝尾处,每次均采用钢筋混凝土临时挡板挡入工业引水渠,其安全保证率低,如一旦发生事故,就会严重影响成都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造成重大事故。在此情况下,经请示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水利部批准,在保持飞沙堰原貌的情况下,于1992年在飞沙堰尾部建成飞沙堰工业引水临时挡水闸。工程建成后,经过多年来的运行验证,工程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1.3.6 目前的都江堰渠首工程布局

目前的都江堰工程主要包括: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和杩足沱、百丈堤、小鱼嘴大堤、内、外金刚堤、二王庙顺埂等相关附属工程。

据有关史料记载,李冰当年创建的都江堰,只形成了鱼嘴和宝瓶口两大工程,至唐以后,才有关于侍郎堰(今飞沙堰)的记载,至此,都江堰三大工程才基本形成并初具雏形。经过唐、宋、元、明、清、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代对都江堰不断的改造、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才得以形成目前布局合理、构思巧妙、结构优化、工艺先进的系统工程,并因此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1.3.7 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1)鱼嘴的主要功能:分水、分洪、分沙。素有“分四六、平潦旱”之称,并能使岷江总来沙量80%以上的泥沙(推移质和悬移质)从外江(岷江正流)分走。

(2)飞沙堰的主要功能:拦水、分洪、排沙。治水三字经中有“深淘滩、低筑堰”六字,“深淘滩”即指都江堰渠首内江大修期间飞沙堰对岸的凤栖窝淘淤,深至所埋“卧铁”露出来为止,而“低筑堰”即指飞沙堰的堰顶高程,目前为飞沙堰正中的堰顶高程为河床以上2.05m。“深淘滩、低筑堰”是相辅相承的,互为前提,保证过水断面,以确保宝瓶口的进水量。

(3)宝瓶口的主要功能:内江灌区总引水口,主要作用是取水、控流。

三大工程联合运行,创造了整个水利史上的奇迹,使都江堰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0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都江堰被收录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3.8 飞沙堰的飞沙功能原理

洪期,岷江内江段洪水主流直冲飞沙堰对岸的凤栖窝山体,该山体形成的自然丁坝直接改变了水流方向,经过丁坝的强制作用,内江水主流直接冲向内江右岸的飞沙堰中心,由于水流较大,冲大于淤,水流在经过丁坝的强制转向后大部分能量并未得到释放,水流越深,能量释放越难,深层水带着巨大的水能同沉积在该段的推移质(卵石等)进行搏击,最终将卵石等推移质挑向对岸的飞沙堰,水能在搏击的过程中能量得以释放,同时飞沙堰的强排沙功能在此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据都江堰渠首原型观测,直径近2m的卵石均能通过飞沙堰排入岷江正流,这样就保证了进入宝瓶口的水流夹砂石量相对较少。

1.4 人民渠的由来

人民渠原名官渠堰,古名万工堰,1966年改称人民渠。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新唐书·地理志》载:“武后唐嗣圣元年至永昌元年(公元684~689年),长史刘易从决唐昌沱江,凿川派流,合硼口琅岐水,溉唐昌九陇田,民立为祠。”即引蒲阳河(原沱江)之水,汇合于今湔江支流濛阳河,灌溉唐昌(原崇宁县)、彭县农田。由于湔江洪水的影响,到明嘉靖年间官渠堰基本废弃。清代到民国时期,曾多次计划修复,均未能实现。

目前的人民渠灌区工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共分为7期工程分步修建,设计灌溉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等4市12个县的农田385.94万亩。其中1~5期属于成都平原范围,除5期有少数农田需蓄水灌溉外,其余均可以自流灌溉,属于都江堰直灌区。6期和7期灌区都在龙泉山以东的丘陵区,以引蓄为主,属于都江堰的引蓄灌区。

1.5 湔江堰的由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左右),“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又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记载,“江北,则左对繁田,文翁又穿湔江,以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可见,文翁在岷江的北面将湔江凿开口子,新建了湔江堰灌区,使都江堰渠首以北靠山地带难以灌溉的彭州、新繁等实现了灌溉,使蜀郡“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更加富裕安定,道光十一年,湔江堰初具规模,后被洪水冲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湔江堰得到了恢复,灌溉面积达16万亩。

1.6 前进渠的由来

前进渠,原名朱李火堰。早在公元前277年,秦灭蜀后,秦昭襄王以李冰为蜀守,创建都江堰,随即“凿瀑口,导洛水(今石亭江)。”经什邡,与郫别江会新都大渡(今金堂赵镇)”,“皆灌溉稻田,膏润稼穑,故蜀川又称郸为膏腴,绵洛为侵沃(《华阳国志·蜀志》)”。李冰导洛实施了两项工程,一是在高景关开凿瀑口,修筑“洛堋”,“人字分水”,以溉稻田;二是疏导洛水主河床,以利行洪减灾。其时,“在高景关下右分一支为朱家堰,再分一支为李家堰(《什邡两千年·高景关全景石砚》2002年7月版)”。明代万历年间(1573~100年),绵竹县在石亭江高景关外象鼻山“烧山钻石,开凿堰口”,修建火烧堰,始形成朱、李、火三堰并存布局。早期工程为鱼咀分水,竹笼卵石结构。清嘉庆元年(1796年),改设平梁分水,以“方正石”砌筑。

1.7 堰工技术的发展

从李冰“壅江作堋”时期的笼石、杩槎、羊圈等传统工程时代逐渐发展、完善工程措施,至元朝的铅笼治堰、铸铁治堰(现场铸造铁牛、铁龟鱼嘴)技术的采用,以及近代的四合土、三合土、浆砌石工程技术的应用,当代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水闸等水量控制工程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无不体现采用永久工程措施替代传统的临时工程技术,以确保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可以说,一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史,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国水利发展史。

1.8 水费征收制度

据史料记载,都江堰征收水费的制度早已形成。《宋史·河渠志》载:“岁计修堰之费,敷调于民。”说明从宋代开始已经征收水费了;元代征调灌区军民服役,不愿服役者则每日出三文钱;明代采取“计亩派夫,分班更役”的方法;清代根据田亩大小、得水先后,将水费标准分为三等来征收,使都江堰的农业水费征收逐步规范;民国时期,渠首工程由国家拨款岁修,地方水利工程由省政府“统筹统支”协调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保证都江堰农业水费收入的稳定,仍以“按亩计征,实物结算,随公粮附征”的办法征收水费,按国家中等大米购价折算,用人民币缴纳。

目前的水费征收,既沿用了历史形成的水费标准,折算为人民币进行结算,“两工”取消后,个别财政较好的地方采用财政代支的方式统一进行结算。

2 都江堰文化

2.1 治水“三字经”

治水“三字经”的原文,自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灌县知县胡圻总结,历代略有不同。现今都江堰所见的三字经经文,为清光绪丙午年(1906年)刻于二王庙石碑之上,全文如下:“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现。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

2.2 治水“六字诀”

六字诀就是“深淘滩,低作堰”六个字。“深淘滩”,是说内江凤栖窝正面的一段河床,每年清淤时必须淘够深度(以淘至卧铁为准),如果淘滩深度不够,内江河床太高,影响来年春灌时引水。“低作堰”,是指飞沙堰的堰顶高程不宜筑得太高,以免影响飞沙堰的排洪和排沙效果,同时控制进入宝瓶口的水量。实际上,深淘滩和低作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深淘滩的前提下,才能低作堰,否则会影响宝瓶口的引水量,从而造成来年春灌期间引不够足够的水量,而深淘滩以后又必须低作堰,否则,一方面影响飞沙堰的排沙、排洪作用,一方面因宝瓶口进水量可能偏大而对成都平原造成洪水灾害威胁。

2.3 治水“八字格言”

治河八字格言一般是指“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另外还有“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八字,也作为治河指导原则。以上八字格言均为清代总结而出。

2.4 卧铁

作为淘滩深度的标记埋于飞沙堰对岸的凤栖窝河床中。目前飞沙堰对面凤栖窝处埋有4根卧铁。这4根卧铁相距1.7m,各长4m,直径0.2m,其高程比飞沙堰低2.2m。最里面的一根埋于明万历四年(即公元1576年),铭文“永镇普济之柱,明万历四年造”;第二根为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铸,铭文“大清同治三年,缵绪贻则之柱”;第三根为1927年民国十六年铸,铭文“署成都水利知事官兴文造”;第四根为1994年3月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时铸造,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立”。岁修淘滩时,人们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出一个合适的深度,于是建立标记,作为淘滩的准则。卧铁就是现存的淘滩标记。

2.5 “扬一益二”的由来

唐末长江沿线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两个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成都成为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扬一益二”是安史之乱以后中晚唐时期的情形,这段时期扬州、成都较北方安定。同时,也反映了在都江堰的灌溉下,成都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景象。

3 都江堰的保护、利用和发展

3.1 诸葛亮入川后对都江堰的管理和保护

东汉末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分析当时的全国政治军事形势时指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后刘备听取诸葛亮意见,入川以图帝业,诸葛亮入川后,对都江堰的管理十分重视,《水经注·江水》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可见,诸葛亮对都江堰的重视,不仅派1200壮丁护堰,还专门成立了管理机构,设堰官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专业管理。

3.2 经久不衰的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之所以经久不衰,效益显著,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天时和地利的有利条件。都江堰渠首位于岷江冲积扇的顶点,占据着据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位置,自流灌溉不仅可以控制整个成都平原,而且能控灌龙泉山以东的广大丘陵地区;而且岷江水量丰沛,水量年际变化较小,而区内年内降水不均,春耕时节降水偏少,正好需要岷江上游雪山融雪来水补充灌溉。二是人类创造性的劳动对大自然的改造。主要表现在工程的合理布局以及科学的引水防沙经验、精湛的河工技术和严密的岁修制度。

3.3 在发展中保护都江堰

都江堰自创建至今,工程是在不断的改造中逐步完善的。工程完善的背景:

一是由于灌区国民经济发展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功能完善的需要,如灌区灌面的扩大要求增加引水量而修建外江闸;因灌区生活、工业用水的需要修建渠首工业供水暗渠;为提高成都市生活、工业供水保证率而修建了飞沙堰工业供水拦水闸;岷江上游来水分布不均一方面造成岷江下游沿岸在洪期长期遭受洪水影响,另一方面,无法满足灌区灌面扩大后对上游来水时空分布的需要,为满足岷江中下游的防洪和实现灌区设计目标而修建了紫坪铺水库。

二是渠首工程的地形地貌变化,迫使渠首枢纽进行进一步完善,如沱江进水口的封闭消失,湔江来水量的急剧减小致使鱼嘴位置下移,并因此修建了侍郎堰(今飞沙堰),导致平水槽功能的逐渐衰退,直到最终的封闭消失。因此,从发展的目光来看,目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非最完善的水利工程,首先是灌区灌面的进一步扩大,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特别是渠首枢纽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是灌区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必将促使都江堰水利工程进一步适应这一发展对工程的要求,灌区以提供农业用水为主的状况将逐渐转化为以提供生活、工业供水为保障,兼顾农业、生态、环保、发电、养殖、旅游等为主线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而目前的都江堰渠首枢纽,因紫坪铺水库反调节工程未配套而导致水库的发电效益无法正常发挥,渠首的用水调度难度增加,由于灌区城市化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都江堰渠首水调和电调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为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都江堰渠首枢纽的进一步完善不可避免。

3.4 都江堰在四川省的地位和作用

因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持续灌溉,都江堰灌区成为了四川省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经济最繁荣的地区,灌区以全省5.9%的耕地提供了全省30%的商品粮,确保了四川的粮食安全稳定,灌区内生产总值近万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近900亿元),占全省的一半,工业产值占全省的50%,人均收入30905元,为全省人均收入的1.45倍;粮食总产量873.2万t,占全省27.1%,农民人均纯收入6003元,是全省的1.17倍;成都市属20个县(市、区)农业耕地的84%均由都江堰水利工程提供灌溉;四川省的重要城市,如四川省会成都市、新兴电子城绵阳市、重工业城市德阳市等都位于灌区之内;四川省十强县中,有9个在都江堰灌区。

3.5 以变化求发展,靠发展保生存

“只有变化才能发展——发展本身就是求‘变’;也只有发展才能保住生存的空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更证明了这一点。都江堰的创建与发展同样遵循这一历史发展规律。“遵旧制,勿擅变”也是要求后人在发展中审慎地完善都江堰。

3.5.1 坚持岁修制度

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岁修制度,都江堰就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不坚持岁修制度,灌区就会逐年萎缩。

3.5.2 制定并落实各项规划

目前,灌区节水改造正按照《节水改造规划》的要求和内容积极开展,2020年以前,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下一步,将重点对灌区现代化建设进行规划,以加快实现都江堰的总体规划目标。

3.5.3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保障,要让都江堰永保青春,就必须做到建管并重,只有进一步加强已成工程的管理,落实维修养护经费,加强岁修制度,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现有水利工程。

3.5.4 在发展中保护都江堰

都江堰之所以经久不衰,名垂千古,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水利功能,水利不仅是农业的民脉,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只有在不断利用、发展和完善中才能让都江堰永葆青春。

4 结语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经过几千年水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程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中得到完善,目前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保护和完善都江堰是水利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只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才能使都江堰经久不衰,造福人类。

TV61+T-09

C

2095-1809(2017)01-0009-07

猜你喜欢

沱江内江岷江
龙龙草的诗
岷江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岷江行(外一首)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恐龙科普秀
——多棘沱江龙
星河映沱江 烟雨落凤凰
又唱沱江谣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