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精神的建筑文化构建
2017-04-07张开翔
张开翔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四川成都 610000)
基于地域精神的建筑文化构建
张开翔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四川成都 610000)
建筑的地域性是当代建筑创作的重要部分。在建筑风格多样、各类建筑流派、主义交融的现状下,传承地域文化和吸取我国传统建筑精髓对于创造当代本土建筑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建筑创作地域性重要性的剖析,指出根植地域精神是建筑创作中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建筑创作; 地域精神; 文化自信
1 当代建筑文化创作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得到空前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建筑作为地域文化表达的强有力形式之一,愈加受到大众及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国际上,建筑师们对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探索持续不断,各国建筑师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时代特征等创作背景下,进行建筑设计与探索。如建筑师柯里亚针对印度地理环境干燥、风沙严重等条件,积极探索了对气候有“调节能力”的建筑形式,并通过对民俗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探索出一条具有印度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建造的芝柏文化中心,结合当地居民的传统住宅形式的意向,又与风向气候等适应,同时运用当地建筑材料使得经济文化相落后的地方,也能创造富有地域性的建筑作品。
中国建筑从最早期的穴居、巢居发展起,经过秦汉的粗犷、唐的宏伟、宋的华丽、明清的精巧成熟,历经几千年,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以及吸收不同民族文化后,以抬梁和穿斗等结构为基本体系,形成一套完善的木构建筑体系,并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近代以来中国的地域建筑创作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状态,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的“中国式”和“中国固有式”、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乡土建筑”、20世纪80年代的“形似”、“神似”及“新民族形式”一直到20世纪末的“中国特色”。进入21世纪后,“乡土建筑”“地域建筑”“传统继承”等更是成为了各类报刊杂志上的重要主题之一[1]。一大批留学归来的青年学子,如杨廷宝、梁思成、吕彦直等建筑师决心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应用到建筑中,建造出一大批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如南京中山陵,结合地形与中国传统的陵园布局手法,创造出钟形的平面布局,表达了建筑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
当代的许多建筑师对本土建筑文化的热爱,积极地致力于地域性建筑的设计与研究中。如建筑师王澍,竭力提取传统建筑中青瓦、坡屋顶和庭院的意向,设计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具有中国传统庭院美,又与周边环境密切结合和满足学生日常教学等功能的建筑;建筑师李兴刚,使用结合徽州山川的屋顶、中国私家园林的庭院的意向设计了绩溪博物馆,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与现代建筑的功能美的结合;就笔者所在的西南地区,建筑师刘家琨在进行建筑创作时,从地域建筑中吸取养分,扎根于西南地区民俗、文化之上,运用低造价与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品质,探索一条适用于经济落后但文明深厚的国家和地区的建筑策略。刘家琨先生及其团队通过对传统建筑空间形式的提取,将西南院落的形式融入建筑,打造具有民俗记忆的西村大院;运用对当地建筑材料的提炼和抽象,设计了有如罗中立工作室、犀苑休闲营地等;通过对东方精神的探索设计了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何多苓工作室等作品[2]。
虽然对于建筑地域性的探索与研究已经有初步成果,也得到了各界重视,但目前建筑创作中的全球趋同化趋势仍然值得警惕。同时伴随技术的发展而带来能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急待解决。
(1)城市特色的丢失。由于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建设项目也在追求高效率,建筑设计开始模式化、标准化,各城市建筑形象开始走向趋同,最终导致“千城一面”的被动局面。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固然为建筑设计带来了全面的革新,为其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然而城市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特色。新的建筑材料与结构促进了建筑形式表达的多样性,使得更多的建筑设想成为可能。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顺应经济与技术带来的有益条件的同时,更应该吸取结合学习当地传统技术,甚至发扬创新,创造出更富有地域性的建筑。我国的建筑应该充分结合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而不能仅仅追求技术而忽略人文和传统。
(2)外来思潮冲击,文化自信不足。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现代建筑形式在国外建筑思潮的强力冲击下,被国际式建筑同化,同时对自我文化的认同感不足,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表达。文化自觉较弱和文化自信不足,这是我国现代建筑地域性表达不充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3)资源紧缺,城市污染。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逐步出现,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质量日渐受到威胁。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使得城市建设飞速前进,然而城市建设初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环境污染、资源耗费、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仅对自然环境资源造成了破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地阻碍了人文、经济等发展。
2 建筑创作中地域性表达的重要性
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是建筑设计综合考虑项目与地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关系的最优解,也是适应本土地理自然环境、反映文化习俗、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
地域性可分为传统的地域性和现代的地域性两种。不同的文化,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形成不同的建筑形式,发展起来的建筑技艺也各不相同[3]。例如在南方炎热潮湿地区,云南民居较多采用吊脚楼或建筑底部架空,建筑材料以竹子、木为主,为满足通风散热、驱虫避潮,建筑形式也较为开敞。而北方寒冷干燥地区,如东北民居为满足保暖驱寒,建筑开窗较小,建筑材料多用厚重土墙由此形成传统的地域性。现代的地域性起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因文化自信不足、地域性缺失而产生,旨在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引起对建筑地域性的关注,另一方面,则是在大范围中,建筑领域对国际式建筑的反思与批判。而正是由于传统的建筑地域性与现代的建筑地域性,才成就了不同地区的建筑风貌、建筑文化。
因此,积极地对建筑地域性进行不断探索和反思,将有利于改善环境、发扬文化、提高经济。通过对当地传统建筑的重新认识和再创造,有助于形成各地区独特的建筑风貌,展现地区传统和人文特点,同时为我国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形式。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将有助于强化建筑“场所精神”的表达,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同时,合理地运用材料,灵活地将建筑与环境结合将有利于资源节约,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发扬传统建筑的优势,弘扬我国悠久文化,创造出具有名族魂、我国文化底蕴的建筑。
3 加强文化自信,塑造建筑精品
文化自信是创作富有地域性建筑的根基,是多方面地对我国传统文化、技艺等元素的延续与再创造。因此,为了更好地创作地域性建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坚持传统的自然观和建筑观。传统的自然观讲求“天人合一”即强调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和谐共生的,这对现代的建设活动同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的自然观指导我们的建设活动应该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保护环境,合理而有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这种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体现在追随地域气候、节能降耗、尊重文化上,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科技与人文的同步发展。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哲学上思想上还是构筑实践上形成了一套适宜的体系,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等各方面。传统的建筑观讲求理性,无论是简明扼要的结构体系还是恰到好处的建筑细节、装饰,无不鲜明的反映了这个特点。因此对于现代建筑创作而言,应该注意对建筑实用性的体现以及建筑形式、建筑装饰等的精准把握。建筑创作中不应好大喜功,追求华而不实、耗能耗材的建筑,而是应该在重视传统文化,传承文脉的基础上,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发展道路。
(2)加强地域文化的表达。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辉煌历史文明,面对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传承。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本原,既研究传统建筑的“形”,更传承传统建筑的“神”,面对国际式建筑与西方建筑思潮的冲击,保持理性的态度,维护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立与自尊。[4]同时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或技艺中的精髓,并结合时代需要使之焕发新的活力。而不只是碎片化、符号化的简单提取某些建筑元素,转而进行简单的表皮拼贴;应充分尊重当地文化,在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针对空间、色彩、功能等要求,结合实际,从而创造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又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建筑。
(3)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有机结合。针对盲目抄袭所谓的西方国际式建筑,或是简单采用传统形式或提取符号来拼贴的行为,并不能创造真正的地域性建筑,一个地区的建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传统技艺,如今我们在引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该结合传统技术,进行创新,并充分发掘传统技术的潜力,形成有生机。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因此,创造富于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就必须将技术经济的特征扎根于当地实际的生活状态,并从该地域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发挥充分的创造能力,从而创造出地域性建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给建筑文化带来的冲击下,我们应该秉持传统的自然观和建筑观,根植地域精神,发掘我国悠久文化的优势,构建建筑文化自信。同时积极地融合先进的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赋予传统技艺以新的生机,创造出独具浓郁地方特色且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地域建筑。
[1] 张朝蓬.中国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历程简述[J].室内设计,2009,24(2):49-53.
[2] 刘家琨.此时此地[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83-184.
[3] 卢健松.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J].建筑学报,2008(7): 15-19.
[4] 王建曾.国内当代地域性建筑实践的现状及评述[D].天津大学,2009.
[5] 何镜堂.基于“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报,2012 ,40(10): 13-15.
[6] 王全书.中国建筑要有文化自信[J].建筑设计管理,2015,32(10):16-18.
TU-86
A
[定稿日期]2017-09-07
张开翔(1999~),男,在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