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水网体系建设探讨
2017-04-07刘炳新聂飞张伟东
刘炳新,聂飞,张伟东
(1.潍坊市水利局,山东 潍坊 261061;2.潍坊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市水网体系建设探讨
刘炳新1,聂飞2,张伟东2
(1.潍坊市水利局,山东 潍坊 261061;2.潍坊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山东 潍坊 261061)
通过阐述潍坊市水网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水网工程建设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潍坊市;水网体系;优化配置;水资源
近年来,为解决缺水问题,潍坊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倾力建设集水资源调配、防洪调度和水系生态多功能为一体的区域现代水网,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1 水网工程体系建设
1.1 水网工程体系建设状况
潍坊市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建设单个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了部分城市的用水问题。近年来,潍坊市在总结这些调水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提出了“多库串联、库河串联、水系联网,优化调度配置水资源”的水网建设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全市展开了新一轮的水网建设高潮。先后建成了引黄入峡、潍北平原水库、白浪河水系联网、四河串联等调水工程,北部滨海地区“两横六纵”水网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潍坊市实现了当地水和黄河、长江水的联合优化调度,优化了水资源配置。
同时,县(市、区)境内建成了高密五河三库串联,坊子西水东调等一大批水网工程。其中高密五河三库串联调蓄水工程将峡山、王吴、城北等3座水库,官河、五龙河等五条河道串联,控制着沿途2.93万hm2农田灌溉用水,回灌补源面积达200km2,极大改善了高密市高氟区30万群众的饮用水条件。
1.2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状况
近几年,潍坊市进行了全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建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硬件平台,建设了潍坊市水资源管理信息中心一处,各县(市、区)水资源管理信息分中心12处,并完成了市信息中心与各县(市、区)信息分中心的虚拟局域网的建设。全面开展了取用水量监测,共设有地下水位监测点158处,取用水户取水量监测点259处,水环境质量监测点112处,具有实时检测、信息管理、决策支持和远程监控等功能。全市主要河道、水库等水功能区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可对地下水位和取用水户取水量进行实时检测,在水资源调度、防汛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编制状况
2012年,潍坊市编制完成了《山东省潍坊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该《规划》紧密结合潍坊当地实际,将水资源调配、防洪防潮减灾、水生态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水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提出了潍坊现代水网规划布局。提出了推进水务一体化、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服务体系、推进综合水价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对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潍坊市现代水网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水网工程的作用及效益
2.1 为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打下了基础
潍坊市先后建成区域性调水、引水工程基本实现了潍坊市域内的全覆盖,通过这些工程措施,打破流域界限,进行水系联网,实施跨流域调水,实现了水库之间,本地水与客水之间的合理调度和优化配置,解决了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的问题,既可增加全区域的可利用水资源,又能以丰补欠,调剂余缺。汛期通过水网,将降雨形成的洪水分流至联网水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雨洪资源,实现了洪水资源化。
2.2 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通过水网工程,优化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同时通过引水回灌,提高了地下水位。10年前,潍坊市地下漏斗区面积有2033km2,现已缩减到1500km2,海水入侵的速度明显减缓。潍坊市主城区地下水开采量5年中下降60%,地下水位普遍回升了20m。与2007年相比,各县(市、区)的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3 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潍坊市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中部及北部地区是潍坊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中心城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93m3,北部滨海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只有682万m3,而2008年滨海地区用水量达8396万m3。水系联网工程将南部、西南部充沛的水资源通过工程措施,调引到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
白浪河水系联网工程一、二期工程建成后,通过引牟入白、引高入白已向城区水源地白浪河水库供水2亿m3,极大缓解了城区用水紧张局面。北部“两横六纵”水网建成后,一次可调蓄水1.4亿m3,即可改善当地区域环境,又可为北部开发提供良好的水资源保障。高密五河三库串联调蓄水工程建成以来,累计调水2亿多立方米,灌溉农田20多万公顷。尤其在连续多年城区供水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及时联合调度,既保证了城区用水,又为沿线镇街大旱之年农业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3.1 水网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水网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已建水网工程有的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有的经过十几年的运行,维修养护跟不上,工程老化退化严重,尤其是早期建成的工程,一些输水渠道有很多土渠,坍塌、渗漏、淤积严重,渠系配套建筑物残缺不全,许多泄水闸、进水闸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2)水网工程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适应统一联合调度的要求。水网工程管网管线长,自动化程度低,管理难度大。现行的管理体制较松散,部门与行业双重管辖,投资方、建设方、运行单位交叉管理,形成管理不统一,加之水网工程调度软件建设滞后,现代信息化设施配套跟不上,使统一联合调度的程度受到较大限制。
3.2 解决对策
1)为解决水网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问题,应按照工程实际需求,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使工程效益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大力推广管道输水,大搞管网化供水,由明渠变暗渠、渠道变管道,以提高水的利用率。
2)为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转,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体制。根据潍坊市水网的实际情况,即水网分布在不同的县级行政区域及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特点,为合理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兼顾好上下游,左右岸,不同流域,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在市级建立一套水网统一管理、调配的管理机构,负责对整个水网的水量调配及水库与调水工程管理机构的利益分配,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以保证水网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快水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建成覆盖各县(市、区)以及大中型水利工程单位的水利信息传输网络,普及计算机技术对水利工作的辅助作业,实现各类水网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全面共享。
4 结语
“十三五”期间,潍坊市将加强水源工程建设,通过实施水库新建、扩容、除险加固等措施,增加水库蓄水能力,通过新建拦河坝、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措施,提高河道拦蓄水能力,解决水资源总量不足问题,力争到“十三五”末增加蓄水能力1.2亿m3。同时推进调水工程建设,对接省骨干水网,建设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区域水网,形成省、市、县水网互联互通,本地水、客水、非常规水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统筹兼顾的现代水网体系。
(责任编辑赵其芬)
TV213.4
B
1009-6159(2017)-01-0049-02
2016-04-12
刘炳新(1985—),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