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牧区节水灌溉发展的思考
2017-04-07李积彦
李积彦
(四川省农田水利局,成都,610015)
关于四川省牧区节水灌溉发展的思考
李积彦
(四川省农田水利局,成都,610015)
总结了近年来四川省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成效和发展模式,分析了牧区节水灌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四川省牧区水土资源现状、地形气候、水源条件、财力状况和基础研究等客观条件,对今后四川省牧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投资规模、技术模式、建设管理以及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四川牧区 节水灌溉 思考
1 基本情况
1.1 牧区基本情况
四川省牧区属青藏高寒高原区、黄河中上游及长江上游草原区和南方草山草坡区,是我国主要江河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资源宝贵。四川省牧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省内牧区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48个县(市),其中纯牧业县10个,半农半牧县38个,幅员面积29.2万km2,占全省总幅员面积的60.3%。截至2014年底,牧区总人口668.8万人,其中纯牧业人口318.9万人,占牧区总人口的47.6%。牧区拥有草原面积0.158亿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0.142亿hm2,占草原总面积的89.8%。
1.2 牧区水利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保护牧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我省立足牧区经济发展、牧民增收、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从解决农牧区群众饮水安全、加快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大了对牧区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截至2015年底,全省牧区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3.6万处,形成蓄、引、提水能力29.9亿m3,有效灌溉面积达20.68万hm2,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9%、8.9%和7.5%。牧区水利设施建设有效保护了牧区生态环境,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1.3 牧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自2001年国家启动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以来,我省积极发展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冬春季饲草料供应不足问题。截至2015年,共实施了65个试点项目,投入中央资金1.226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面积0.92万hm2。实施试点项目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源条件、种植结构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形成三种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一是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通过引用高原牧区地表山溪水源至高位水池,利用地形高差,主要采取PE管自流进入项目区灌溉。该灌溉模式具有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省时等优点。在玉米、马铃薯、青稞、小麦等大田作物区应用广泛;二是自压喷灌模式。针对高原牧区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形高差较大的特点,按照提高能效和控制运行成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形条件,采用固定式自压喷灌系统,解决了高原电力短缺,后期运行费不足等问题。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油菜、玛咖、牧草等附加值较高的牧区经济作物;三是防渗渠道灌溉模式。在海拔较低的半农半牧区利用现有小型水源工程,采用防渗渠道输水至项目区。该模式适用于粮食作物和牧草轮种地区。
1.4 牧区节水灌溉主要成效
一是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自2001年实施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以来,共新增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面积0.92万hm2,并通过配套围栏设施,增加了草地植被的覆盖度、密度和高度,有效保护了周边32.07万hm2天然草地,改善了草地荒漠化和沙化现象,草地、林地和湿地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有效支撑了牧区生态文明建设;二是经济效益突出。项目实施后提高了饲草料供应能力,项目建设前天然草场干草产量每亩约100kg,建成后的灌溉饲草料地干草量可达每亩400kg左右,提高了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根据初步测算,项目实施后的人均年收入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20%-30%;三是社会效益显著。通过项目实施,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有效支撑了民族经济发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保障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同时,提高了农牧区群众的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意识,项目区形成了良好的节约用水社会氛围。
2 牧区节水灌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偏低,草场生态退化严重
四川省牧区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3%,水资源总量占全省的58.6%,其中72%的水资源量分布在占牧区面积79%的川西高原牧区,开发利用困难,目前已开发利用量仅占可开发利用量的1.2%,允许开发量不到该区域水资源总量的2%,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放牧形式主要以牧民单户放牧为主,放牧半径由过去的3km~5km缩短到目前的2km~3km,许多高山、远山牧场得不到利用,近村草地得不到生养和更替,致使部分地方的草场退化问题严重,加之气候变化、养殖规模扩大等因素的影响,草畜不平衡矛盾突出,一些牧区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严重。
2.2 工程建设投入不足,难以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2001年至2015年,中央下达我省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资金1.226亿元,仅占《四川省牧区水利发展规划(2011-2020年)》总投资的1.6%,规划实施进展缓慢。已实施的单个项目投资仅200万元-400万元,工程规模较小,无法集中连片,加之定居牧民户数有限,辐射带动面窄,工程建设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示范项目中央补助比例为80%,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占20%,大部分牧区县基本没有配套能力,前期工作、水资源论证等经费支出无从着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牧区水利发展规划实施的主要因素,致使灌溉饲草料地发展明显滞后。
2.3 部分前期工作不扎实,建设管理有待加强
前期工作方面,部分牧区县存在年度方案基础工作不扎实,水资源论证不充分,溪沟上中游盲目扩大饲草料地灌溉面积,下游出现河道断流;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水土资源状况、农牧业种植结构,主攻方向、发展规模、工程布局不合理;设计力量严重不足,外业勘测设计不深入,导致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和设备选型不够合理,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等情况。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监理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及时、不深入,验收工作不及时、走过场等问题,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运行维护方面,重建轻管的问题比较普遍,适合牧区特点的牧户、用水合作组织、公司等运行管护模式尚处于萌芽阶段。
2.4 基础研究较薄弱,科技支撑难以保障
当前我省牧区节水灌溉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节水灌溉科研与技术应用等基础研究工作不足,科技支撑尚不能满足规划和建设需要。缺乏牧区主要农作物和牧草灌溉试验数据,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灌溉模式适应性等基础研究资料,已建工程的设计参数取值只能参考其它地区,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仍需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后的效益监测和后评价尚未开展。牧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薄弱,现有基层水管站687个,平均每个站管理牧区草原面积约2.3万hm2,管理和技术服务任务十分繁重。925个乡镇仅有基层水利人员911人,平均每个乡镇不到1个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基层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难以对项目实施提供有效监管和技术服务。
3 牧区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明确发展方向
按照“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的发展思路,以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为目标,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草原保护的需要,在“水-草-畜”平衡分析基础上,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强化节水改造,根据牧区可利用水资源量,科学核定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模,合理确定规划布局,因地制宜选择牧区不同区域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在我省半农半牧区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在高寒牧区建设一批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采取河流自流引水、溪流拦蓄引水、太阳能提灌、机井提灌等多种水源形式,大力发展自压喷灌、自压微灌、自压管灌等具有高原特色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通过实施项目大力提高单位面积饲草料产量,以解决草地禁牧牲畜舍饲圈养饲草料供应,让天然草场上超载的牲畜退下来,结合围栏、舍饲圈养、畜种改良、调整畜群结构和转变牧业生产方式,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促进牧民增收。
3.2 加大投入力度
进一步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我省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的投入力度。统筹协调《四川省牧区水利发展规划》与四川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草原保护、畜牧业发展等规划,在县级层面加大各类涉水涉农项目整合力度,落实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水利生态建设、退牧还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具体项目统筹支持用于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发展。通过财政贴息、加大中长期优惠贷款对牧区节水灌溉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PPP模式吸引农牧民、合作社、企业等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牧区节水灌溉工程。
3.3 规范建设管理
按照程序择优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开展实地测量与设计,依据管理权限严格项目审批,加强水资源论证和技术方案比选,科学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模式、设备型号,杜绝设计深度不够、缺项、漏项等现象发生。进一步强化建设管理,规模以上的项目积极推行“四制”,小型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实行“民办公助”机制,材料设备采购需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进行。探索“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全面负责工程测量、设计方案编制、材料设备供应、施工安装、工程试运行、售后服务及群众培训等各项工作。施工中必须选用经技术鉴定合格的产品,应严格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抽检,管道铺设和设备安装要严格达到施工规范要求,并进行水压试验。进一步积极探索并推行政府有关部门质量监督、监理单位巡回监理、牧民监督员跟踪监督、信息通报和社会公示等制度,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积极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运行管护模式,大力扶持牧民用水合作组织和牧区水利专业化服务队伍的建设,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其在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方面的作用。
3.4 探索节水灌溉模式
我省牧区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及草原资源利用潜力迥异,必须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合理确定节水灌溉模式。在石渠、色达、理塘、阿坝、若尔盖、红原、木里等高原高寒区依托牧民定居工程,以集中连片方式建设以牧区灌溉饲草料地为主体的灌溉体系,通过人工灌溉饲草料补饲、舍饲,配合禁、轮牧,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在康定、泸定、汶川、茂县等半农半牧区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以山丘地貌为主,可充分利用其地形,建设集雨工程、引水工程为主的小型蓄、引、提灌溉体系。通过发展人工饲草料地和药材、蔬果等特色种植,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在得荣、白玉、巴塘、德昌、冕宁等干热河谷区,海拔较低,光照相对较多,雨旱季分明,总降水量小,但大江大河分布多,水资源丰富,应建设以引、提工程为主的骨干灌溉工程,有条件的建设一批太阳能提灌站,发展特色农业和精饲料,转移部分纯牧人口,从而减轻过牧压力。
3.5 夯实发展基础
围绕牧区草原生态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我省牧区水草资源耦合承载能力、牧草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牧区节水灌溉技术模式适应性等基础研究工作,以科技保障灌溉饲草料的科学发展。加强我省高原牧区节水灌溉试验站和监测网点建设,研究建立牧区水利项目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布局和建设一批牧区节水灌溉工程效果监测点,依靠科研单位、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加强监测工作,为水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保护和草原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强化牧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及能力建设,加强对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农牧民节水灌溉技术培训,加大国家草原建设保护政策和牧区水利知识的宣传力度。
■
S277.7∶S275
A
2095-1809(2017)04-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