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文化中的景观智慧
2017-04-07孟祥庄崔溶芯
孟祥庄 崔溶芯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园林·绿化·
山水文化中的景观智慧
孟祥庄 崔溶芯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从山水文化的起源、发展、形态入手,探究了山水文化的外在特质与精神内涵,阐述了山水文化所展现的景观智慧,明确山水文化对于中国特色景观表达的重要性,对进一步研究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山水文化,中国园林,文化表达,景观
0 引言
中国的山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广义上,山水文化代表的是对自然、宇宙万物的喜爱、崇拜;从狭义上,仅就山文化与水文化两种构成要素而言,是备受国人喜爱与关注的审美意象。在致力于传统文化复兴、复原文化、寻根文化的当代社会,山水文化对如何培养民族个性,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如何保护与开发并重、和谐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山水文化的形成
文明发展初期,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超人力的恐惧,相信山川有主宰万物的神力,产生了最初的山川祭祀,《山海经》中记载了四百余座山川,均有不同的祭祀规格,表明了山川祭祀的重要性与普遍性[1]。在《五运历年纪》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2]。盘古开天辟地,其身体化为天地各物,造日月星辰、三山五岳、江河湖海,至此,远古记忆中有了山水神话般的文化起源。
2 山水文化的发展
2.1 道家思想与山水文化
道家哲学核心为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3],其中“道”指的是天地万物之本源、宇宙自然之规律,受道家思想中遵循自然之道、崇尚自然和谐的影响,使山水文化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上升。老子曾借助山水的物象特征追寻“道”之法,“上善若水”[4]“旷兮其若谷”[5]等,形象的将其哲学思想中的贵柔、超然、无私表达出来。庄子作为道家哲学的后继者,对山水展现了更为强烈的情感,“山林欤!皋然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6]”“天与地卑,山与泽平”[7]“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6],于“逍遥游”间展现了其生命观人生观的广阔、豁达、虚静,于自然山水间观察生活、了悟人生,体悟天地之道,最终到达物我合一的精神享受。
2.2 文学与山水文化
山水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诗经》中有许多山川水景的景物描写,但均未达到以山水喻情的境界,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隐逸文化盛行,文人以山水的清俊、灵秀表达追求自由、清明之世的精神情感,可以说,魏晋是山水诗大兴的时期。到了唐宋时期,山水诗达到了巅峰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安稳盛世为诗人们提供了优质的创作条件,唐朝诗人将山水诗与田园诗相结合,形成了山水田园诗这一新派别。从山河壮丽到流水潺潺,山水田园诗展现了一处处清幽、静谧的自然之景,将画境构建增添了意境、情境的表达,抒发了诗人崇尚山水的通达、淡然之情。
2.3 绘画与山水文化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祖以图案的方式记录着文明的起源,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上,就能找到起伏的山川纹、水波涟漪纹。在中国画发展的初期,山水一直作为画作背景,直至东晋才发展为独立的画科。于唐朝,山水画进入其成熟期,名家辈出,除了富丽堂皇的青山绿水派,更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墨山水派,其代表人物王维,隐居山林,以水调墨,以渲染为法,画面自然恬淡,追求平淡、含蓄、宁静、深远的意境。直至宋元我国山水画达到鼎盛期,宋朝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山水画创作上追求细致与写实,精雕细琢,刻画严谨,注重观察自然万物的细微变化。元代后期,文人画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元代文人栖隐山林,通过画作抒发意志,表达情感,追求高雅、清逸、深秀的艺术自由,令画作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 中国园林中山水文化的表达
3.1 掇山理水
1)堆山叠石。山者“天地之骨也”,山川之美在自然景观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受国人崇尚自然的情感倾向,掇山成为园林空间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后期甚至达到了“无石不园”的程度。中国园林中山景有真假之分,利用真实山体稍加改造形成的较大体量的山景,一般为大型皇家园林,着重表现山体的雄浑伟岸(见图1);而小型私家园林由于空间受限,一般是由片石堆垒而形成的假山,以“瘦、漏、透、皱、丑”的景观效果为最佳,表现片石山的灵活多变、千姿百态(见图2)。
山体的不同布局,可以营造出不同空间感受的竖向景观,当山体位于全园的中心时,一般周围布置开阔的水面或平地,以山峰、山岭构成其竖向构图中心,如北京的紫竹院公园,利用岛屿分割空间,以岛构成全园的构图中心,岛上设亭,形成全园制高点,体验登高望远、一望无际的开阔之感。而当山体位于全园的一侧时,以山体的一侧或两侧为主要景观面,如北海公园,其东南角的琼华岛,与面向西北面的开阔湖面,形成全园的构图中心[8]。《园冶》中曾讲:“片山有致,寸石生情”[9],通过堆山叠石,营造虚实空间,起到隔景、分景的作用,对景观空间情感表达起到了引导作用,或磅礴大气、或蜿蜒精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2)弄泉理水。在古典园林中,凡有条件者,必将引水入园。对于自然式山水园林理法而言,一般为水绕山行,山静水动,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水体有动静之分,开阔平远的水面,为静水,展现平和、宁静、豁达的情感;飞流直下的瀑布、涓涓细流的溪涧则为动水,展现动态的生机与活泼。水体布局可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但其形式上一直是以曲为美,自然流畅的曲线,或明朗,或暗通,展现了中国园林“藏”与“隐”的特质。
中国园林的水景不仅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更具有文人雅士纵情山水的人文情怀,润泽四野,上善若水,只有水流的曲折、清澈才能将园林的艺术性与功能性完美结合,“曲水流觞”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文化与艺术内涵成为古典园林造园的经典模式之一,表达了造园者追求天人合一、体察万物的精神。
3)一池三山。“一池三山”的起源与道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家推崇神仙思想,传说在东海有三座仙岛:蓬莱、方丈、瀛洲。最早秦汉时期的上林苑建有建章宫,宫苑北侧设置太液池,池中筑有三座神山,“一池三山”的园林格局也由此形成。其后,历代帝王多有效仿,“一池三山”的理法也发展出多种形式,如:承德避暑山庄,不仅在湖区形成了如意洲、月色江声和环碧三个岛屿,并用茎芝云堤将三座岛屿相连,将湖面分隔成“如意”“灵芝”的形状,赋予了传统“一池三山”模式吉祥、安乐的美好寓意。
“一池三山”造园模式,不仅经常运用于尺度较大的皇家园林,在江南私家园林有限的空间中也屡有体现,常在岛上建亭、廊、轩、阁,或清幽,或开朗,或宁静,以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意境。“一池三山”不仅展现了中国园林造园理法的精妙,更突出的体现了民族的人文特质,具有强烈的华夏文化色彩。
3.2 沧浪情结
对于“沧浪”,最初的记载源于春秋时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沧浪、濯缨表达避世归隐的情感。在园林创作中,常借用其文脉意蕴,感物吟志,以景喻情。园景常以沧浪命名,刻于楹联匾额之上,其变体:濯缨、濯清、沧池、濯云、濯龙等也多有运用。形态上,除了以水景表示沧浪之水外,还将创作对象丰富至水景旁的亭、台、阁、桥、岛、殿等,如:苏州网师园的濯缨水阁(见图3)、开封艮岳的清斯亭、承德避暑山庄的沧浪屿(见图4)、北京南苑的濯月漪等。苏州拙政园的小沧浪更是将其人文意境进行延伸,园中以向南延伸形的一角池水象征沧浪之水,水上建阁,跨水而居,匾额上书“沧浪亭”,北面步柱上有对联“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园主隐居山林、享乐山林、寄情山水的人文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见图5)。
3.3 山水城市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人们密切关注,如何协调发展环境建设,打造中国特色城市的发展模式,成为城镇化的难点。1984年,钱学森首次提出“构建园林城市”的设想,引起了学者的广泛思考,开始探究在城市发展中融入传统山水诗词、画作、山水园林这一深刻命题。“山水城市”理念与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一脉相承,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以山水的理念构建城市,尊重自然,保护城市山水文脉,整治山水形态,形成综合水网、绿色廊道,以传统造园智慧优化现代城市空间,不仅能使自然山水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更对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形象的塑造与美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重要作用。
4 结语
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山水是具有特殊情感的,国人的审美意趣深受山水文化的影响,“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种自然景色所带来的美的感受,不仅是形美感目的“外物造化”,更是意美感心的“内心本源”。可以说,山水文化是中国园林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的表征,而自然式的中国园林则是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袁 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董斯张.广博物志[M].卷九行.
[3] 老 子.道德经[M].第二十五章.
[4] 老 子.道德经[M].第八章.
[5] 老 子.道德经[M].第十五章.
[6] 庄 周.庄子(外篇)[M].
[7] 庄 周.庄子(杂篇)[M].
[8] 叶振启,许大为.园林设计[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
[9] 计 成.园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On landscape wisdom in mountain-and-water culture
Meng Xiangzhuang Cui Rongxin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From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the mountain-and-water culture,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external features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he culture, illustrates its landscape wisdom, and identifi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ntain-and-water culture in the Chinese featured landscape expression, so as to inspire the further study on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mountain-and-water culture, Chinese garden, cultural expression, landscape
1009-6825(2017)06-0225-02
2016-12-17
孟祥庄(1967- ),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崔溶芯(1992- ),女,在读硕士
TU98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