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铜仁学院为例探讨高校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2017-04-07

山西建筑 2017年6期
关键词:明德铜仁异地

邱 发 根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以铜仁学院为例探讨高校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邱 发 根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介绍了高校历史建筑的含义与保护现状,从制定保护条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异地原样复建等角度,阐述了高校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并分析了铜仁学院明德楼异地原样复建的实施策略,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营建。

高校,历史建筑,保护措施,校园文化

1 高校历史建筑的含义

高校历史建筑主要是指存在于高校校园内或曾经存在过的(有照片或图纸遗留的)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能反映校园历史文化,体现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建筑。历史建筑(historic building):是指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1]。

国家标准对建成时间的界定并未作明确的要求,另外地方各类规范也没有对建筑的建成年限有明确的限制,只要建筑具有30年~50年 甚至更短的时间都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这样宽泛的界定从某种角度上看更有利于保护一些反映近几十年城市发展中的代表建筑,拓宽了保护范围。

2 高校历史建筑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进行扩招、重组,随之而来的是校园的扩建与新建,这一系列的建设行为直接威胁了部分大学校园历史建筑的生存状态。目前仍有大量的非文物类历史建筑存在于高校内,这些建筑因为尚未进行认定和公布,但其蕴含丰富的高校文化和历史价值,能较好的体现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且符合历史建筑的定义。这类建筑在平时的维护和修缮方面往往被忽视,处于弱势和被动的局面。这类建筑往往因不合理的使用而日渐衰弱,存在还是被毁灭,这是高校历史建筑直接面临的问题,如何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由于现有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并不健全,对历史建筑的认定和保护有不同的认识,加上历史建筑与文物之间模糊的界限,影响了对历史建筑的评估、认定进程。以长沙市为例,2016年长沙市住建委官网公示了长沙市第三批历史保护建筑拟保护名单,并发布长沙市第三批历史保护建筑调查及保护研究报告。自2009年长沙市公布第二批历史建筑,时隔7年,又一次公布长沙市22个历史建筑项目,其中中南大学校园建筑共有10余栋入选[2]。由此可见,被政府认定为历史保护建筑并非易事,其过程较为漫长。

3 高校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

大学在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发展进程中都能在校园内形成或保存一批具有特色的校园老建筑,例如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都保存了一大批造型优美、风格独特能反映大学办学理念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起初多是为了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以及大学校园生活的需求。这些建筑反映了当时校园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地方城市建设风貌。保护好这一类建筑是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它们体现了建造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当时建设者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它们见证了大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建造的时代特征。其已经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符号象征,对于继承延续文脉、追本溯源有着重要的价值。

4 高校历史建筑保护措施

4.1 制定适应当地特点的保护条例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也愈发的突出,在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规基础上各地方文物主管部门也在积极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条例对本区域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例如北京、广州、厦门、天津等城市颁布了适应地方情况的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天津市在2005 年公布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了规定:“历史风貌建筑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人文价值,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可以加快认定一批具有较高价值的高校历史建筑,与保护建筑的认定相比,历史建筑的认定就会更为宽泛一些。

4.2 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

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首先是不得拆除,对其所作的维修改善都应保持原有外形和风貌特征不改变,但是可以在使用功能上更加灵活[3]。建筑的根本性质是为人服务的,建筑只有在人的使用下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重现光彩,这是在历史建筑能够得以保存的状态下最好的保护利用策略。例如部分建筑在保持原有的古朴韵味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内部结构的改造,仍然可以承担教学、办公、科研的功能。

4.3 异地原样复建赋予新功能

对于高校进行整体搬迁的情况,新校区全是新建建筑,校园文化仍然需要传承,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重新营建是一个相对较漫长的过程,异地原样复建历史建筑,按照1∶1的比例重新修建,赋予新建建筑新的使用功能是继承延续文脉的切实可行的做法。此做法,历史建筑的意义已不再是简单的建筑,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合象征。当学子一看到它,便能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校园历史。

4.4 复建工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由于受到建造年代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大部分建筑都是砖木结构,而今就现代建筑技术发展而言,如果还是照搬照抄采用原始建筑使用的材料,已经不合时宜,也是无法实现的,许多材料工厂也无法生产。从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能、节能环保、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应在保持建筑原有面貌和立面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现代技术及材料[4]。

5 铜仁学院明德楼异地原样复建的保护利用实例

铜仁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由美 国基督教遵道会在铜仁创办的明德中学。1916年,遵道会差会美籍传教士卫理(C.B.W)在铜仁市北郊板桥村松林坡(现铜仁学院本部)创办了贵州第一所教会学校,学校取名“明德”,出自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学校的创立开始了美国基督教会在铜仁兴教办学的历史[5]。铜仁学院也一直将“明德致用”作为校训,它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概括了办学理念。“明德”体现了铜仁学院的办学历史渊源,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致用是一种重要的治学态度,强调师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注重运用,学用结合。彰显了学校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明德楼是铜仁学院在办学历史进程中重要的教学及办公建筑(见图1),是铜仁学院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对于弘扬高校人文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下高楼大厦在高校已经屡见不鲜,但真正感动人的,还是具有年代感的,历经岁月的老房子,老建筑。可以说明德楼是学院发展的一种独特资源。明德楼建筑形式中西合璧、红墙黛瓦、优美大方,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又具有传统情结,整体结构形式为砖木结构,屋顶为歇山顶,建筑风貌保存完好,建筑内部空间仍能正常使用,符合历史建筑的定义。随着学院新校区建设的逐步完善,如何保护与利用老校区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明德楼建筑遗产被提上了议程。

明德楼采用在新校区异地原样复建的方法继承延续老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这一重要的历史建筑,更有利于高校文化的营建和传承。这样的做法在全国各大著名高校新区建设中也是常用的保护策略。同时能为保护铜仁市当地历史建筑遗产提供现实的参照。新建明德楼按照1∶1的比例重新修建(见图2),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为中轴对称布局形式,除了建筑材料与色彩外,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基本特征与建筑立面,新建建筑将作为校史馆陈列、展示学校在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历史资料,同时展示学校新校区建设沙盘,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基地。虽为复制建造,但其建筑风貌与原建筑基本一致,异地原样复建并赋予新的功能,这一做法从某种角度上看是历史建筑重新获得生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6 结语

高校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能够深入挖掘高校校园历史文化,并对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传承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尤其是在校园整体搬迁新建时期,校园文化环境亟待重塑的时期,老建筑的历史价值尤显重要,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历史建筑在文化教育上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异地原样复建与再利用”作为其保护利用的可行策略也正在被采用与认可。随着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各类保护措施技术不断成熟,通过政府、学界及群众的共同参与,高校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定会在高校校园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 GB 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S].

[2] 长沙晚报[EB/OL].http://www.cngjg.com/zixun/jianzhu/2016/0518/296621.html.

[3] 刘 晖,梁励韵.历史建筑的认定与保护[J].南方建筑,2011(2):23-25.

[4] 李凤木.高校历史建筑保护与维修[J].山西建筑,2014,40(22):20-21.

[5] 叶 丹.铜仁明德中学历史略考[J].铜仁学院学报,2010(1):85-87.

Inquiry on historical university building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with Tongren College as an example★

Qiu Fagen

(TongrenCollege,Tongren55430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historical university building and its protection status.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formulating protective rules,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repairing the old building as its ancient patterns”, rebuild building as its original pattern in different regions, it describes historical university building protecting measures, and analyzes the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of rebuilding Mingde building as its original pattern in different region of Tongren College, which will be good for inheriting and creating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university,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campus culture

1009-6825(2017)06-0007-03

2016-12-17 ★:铜仁市科技计划项目“铜仁学院明德楼异地原样复建的动态保护研究”(项目编号:铜市科研(2016)78号)

邱发根(1986- ),男,硕士,讲师

TU-87

A

猜你喜欢

明德铜仁异地
谢明德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
看雪——铜仁梵净山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