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 在文墨中遇见自己

2017-04-07殷贝高蒙萌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珠海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店文化

文|殷贝 图|高蒙萌(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阅读 在文墨中遇见自己

文|殷贝 图|高蒙萌(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虽然它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帮你谋生;既不会教你怎样驾船,也不会教你怎样修机器,却可以使你生活得更充实。——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阅读是什么?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随着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流行,人们开始不断思考关于阅读的种种。汉语之雅驯,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厚,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不仅需要爆笑娱乐来解压,更需要文化来滋养。大众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曾说,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孤独的行为,读者回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再受社会信条所约束,因而也更接近灵魂自由的状态。其实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可能像电视节目表现的那样郑重其事、催人泪下,而需要优质文化内容真正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到大家心里。

静听 书声悦耳

“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和意义。”在第一期《朗读者》中,濮存昕带着小时候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故事而来,以一段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来感谢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荣国威医生。《朗读者》就这样打开了被人们渐渐遗忘的阅读方式——朗读,第一期《遇见》主题瞬间火爆荧屏。

96岁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压轴登场。朗诵林徽因悼念徐志摩所著的《别丢掉》,动情处热泪盈眶。许渊冲是“诗译英法唯一人”,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100岁前翻译完莎士比亚所有作品。他虽然身患直肠癌,却笑言,生命不在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是生活的每一天都欣赏,都值得记忆。他说“中文的优点不在严谨,而在诗性,所以在翻译文学方面,一定会胜过西方一筹。”

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有质感的文化类节目的活跃,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不仅需要爆笑娱乐来解压,更需要悠久的文化来滋养。尽管从朗读的层面看,不是每一位朗读者都能展现出专业高水准,但真正打动人的,是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情实感所产生的精神共鸣。“朗咏清川飞夜霜,此刻豁然开朗。”李白《劳劳亭歌》中的一个“朗”字,似乎是串联声音魅力的纽带,更能唤醒潜在其中的本真。而当文字成为记录的方式,古往今来,阴晴圆缺,那些素未谋面的经历,皆可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但是若不读,又怎会真切动人,更加深刻。深究起来,《朗读者》其实与朗读无关,只不过是借助朗读这件事,让大家可以关注阅读。

时下,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尽管超过半数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而当强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人来越多,除非是购买工具书,才会想到去买纸质书。

于是,和那些人们只有在面对潜在危机和濒危物种的时候,才想到要去纪念它们的日子,例如“粮食日”、“地球日”一样,4月即将到来的,是4月23日的“世界阅读日”。

2016年阅读日期间,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份)和4.9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上升,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则有不同程度下降。阅读已经不甚兴旺,声情并茂,生动悦耳的朗读更弥足珍贵。们的精力向工作和朋友圈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往往骤减。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文学价值的忽视,整个社会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也存在缺失。“太忙没时间”、“加班太累”、“刷剧会友”、“无书可读”……等等理由让人们屡屡放下了想要拿起的书。

而起床之后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上的“听书”软件,把昨晚没听完的小说再接上一段;一边吃早餐,一边刷着推送的早间新闻;晚上休息之前,打开音乐再给孩子放一会儿儿童故事会才能安然入睡……渐渐成为了身边不少朋友习以为常的读书方式。他们直言,自己家中的藏书并不少,但基本上都是很久前买的。现在看电子书的时间越

《朗读者》“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很多人觉得朗读属于学生时代,或者一小部分人,不!其实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在主持人董卿的娓娓道来中,《朗读者》就这样打开了被人们渐渐遗忘的阅读方式,文化类节目瞬间火爆荧屏。

暖春 书香渐浓

近两年,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倡导阅读,冷清了快十年的实体书店似乎又渐渐迎来了春天。当当网计划未来三年将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台湾诚品书店来内地开业;北京西西弗书店布局14家分店……这其中,或许有人们对纸质阅读的兴趣回归,或许有商业地产和书店都面临转型发展的共同需求,也或许还夹杂着文艺青年的情怀和梦想。

珠海不少书店也都先后尝试开拓书店的精神空间维度,参与城市的精神构造,复兴本土知识分子文化生活。在文华书店,图书按照出版社、系列套书和标签词语分类,一改常规,让人有探索之感。在常逛书店的80后刘薇看来:“自由地结识,开放的态度,没有偏见,没有价值判断,翻开哪一本书都是随机的,决定你要不要读下去的是一瞬间直观的喜欢或不喜欢。这是逛书店的最大乐趣。”此外,咖啡书吧、文创产品专卖,书店还会经常举办多种活动,包括新书发布会、名人讲座、读书交流等。当这样的“混搭”不再是特色,而是主流,同样的复合经营模式在阅·潮书店更早地显现出了优势。直达屋顶的书架让人忍不住想起科英布拉大学城的法学院图书馆,宽敞的空间,温暖的阅读氛围,咖啡吧人气满满。

即使是在世人看来最为传统的新华书店也开始翻篇,毛体书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大字背后已经是全新的模式。书笙乐韵馆,红酒坊,以及每个楼层设有的全民阅读区,成为零门槛的公共阅读区域。去年,新华书店首个24小时书店的正式营业,更为这个城市点亮了一盏夜读的灯,吸引了不少读者前往静品书香。总经理邱晨自豪地说,“这在全国的新华书店中都是走在前面的,是一种阅读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改变。”

除了传统书店,独立书店的出现,让城市里热爱阅读的人也多了更丰富的选择,它们的特色无疑就是小而日常,没有高大宽敞的大楼,没有让人心生敬畏的书架,不大的空间内,只有书架、桌椅,但独立书店的意义却在于,它让你收获满心的欢喜,提供读好书的空间,激发读书愿望,甚至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坐落在北山村杨氏大宗祠东厢的停云书房,是珠海南屏文化站与北山社区居委会为发展社区精神文化,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养,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与北山大院合作进行的进驻社区项目。停云书房环境典雅清幽、舒适惬意,推门进去,一种既古朴又现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它是书店,但更像是私人的藏书阁,等待你去探索。读书的乐趣之一,就在于发现,发现新的未知的好书和作者,这只有实体书店能实现。

珠海不少书店也都先后尝试开拓书店的精神空间维度,参与城市的精神构造,复兴本土知识分子文化生活。

事实上,改变一个行业的东西或许在行业之外。并不需要多少时间,似乎所有人忽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实体书店不再是简单的“卖书”,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更全面的功能空间甚至带来更丰富的社交。

与此同时,嗅到暖春书香气息的,还有城市里遍地开花的绘本馆,和手机里形式各样的伴读群,开办者的初衷大多基于推广亲子阅读的理想。

珠海第一家商业绘本馆“丫丫与伙伴”的创办人林旭谊是半路出家。2006年,做企业管理的他遇到事业瓶颈,出于为女儿找好书和对绘本教育的兴趣,做起了“丫丫与伙伴”绘本馆。4年前,“丫丫与伙伴”结合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开始做分级绘本阅读课程体系。

而在人气颇高的“儿童阅读干货分享”微信群里,家长们不仅可以伴读,还可以伴听“线上故事”。群主“故事田田”是英语专业出身的早教工作者田坤,北京人。2014年因丈夫工作调动,举家来到珠海定居。从以绘本馆为主的“优贝思特”亲子俱乐部到微信群,“故事田田”在家长圈内迅速打开了知名度,目前已经有四个阅读分享群。借着长期建立起来的信任,田坤组织的绘本团购活动有时能达10万到20万的营业额。面对“每天20分钟,也许只是刷一刷朋友圈的时间,但如果能陪伴孩子阅读,孩子的回馈绝对超出想象”的建议,不少家长都愿意为了孩子拿起书本。

但无论是不是有更多人愿意走进书店,“在现代人阅读和消费习惯之间找到平衡点”始终是传统阅读永远的挑战。

2016年3月,“全民阅读”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同年12月,《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今后5年,全民阅读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深入推广。阅读的“复兴”或能带来朗读热度。“朗读者”或许不是最佳解决方式,但它却不失为解决并改进的有益尝试,不失为传统阅读与文学朗诵的一次复兴契机。或许,会有更多的人想再次回到校园中走走,听听最简单纯朴的郎朗诵读声,或者翻出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与家人、朋友细读一二。

猜你喜欢

书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十七期)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十四期)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谁远谁近?
最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