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网络聊天的缩略语

2017-04-07王紫珺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适用性缩略语

王紫珺

摘要:从语用学的角度,用语言顺应论分析网络语言,从而探寻这些英语网络缩略语的语用特点。所举例子主要来源于推特(Twitter),语料库则是基于网络中所收录的实际应用而建立,将出现的缩略语进行标注,随后运用语言顺应论来研究这些缩略语的语用特点。

关键词:缩略语 语言顺应论 适用性

一、引言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间的交流活动使得我们有机会结交外国的朋友,与他们进行沟通。当我们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时,沟通就只能依赖于聊天软件以及各类社交平台。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沟通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距离不再是人与人沟通的阻碍,即使是身处不同半球的两个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基于英语的语言特点,很多英语母语人士习惯在网上聊天时使用不同形式的缩略语,这种聊天习惯已经组建成为一种网络文化。因此,本文将通过探寻这些网络缩略语的语用特点,希望能够为英语为非母语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他们识别、了解网络中交流尝试用到的缩略语的含义,以便更好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1.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关于网络用语的研究。例如,徐燕飞在2001年对网络聊天室中的缩略语以及其原词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林界军在2005年基于预料调查和语言对比对网络新词语的造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国外,也有众多学者对网络语言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例如,David Crystal在2001年写了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一书,在书中对于网络新兴语言的现象进行了评析;Ana Deumert在2006年对网络用语对原有词语所带来的语意变化做出了分析;Dieter Stein在E-mail,Internet,Chatroom Talk:Pragmatics一文中对网络语言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2.语言顺应理论

顺应,原本是生物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现被作为一种视角引入到语用学研究,便出现了语言顺应论。语言顺应论,或作为一种顺应理论的语用学(pragmatics as a linguistic adaption theory),是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创立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在他看来,语言使用时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或者说,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言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他认为,“语用学是联系语言现象在诸种活动形式中的使用,从认知、社会和文化入手对与严谨现象的综合性关照。”

3.语言顺应理论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

在以语言顺应论研究网络聊天时,学者们主要将重点放在语码混用上,语码是一种语言风格。通常人们主要研究中文和英文的混合使用,本文则采用语言顺应理论,分析了互联网山的语码混用现象。在笔者看来,网络语言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语码,因此,语言顺应论可以应用于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此外,该理论是一个综合理论,网络语言的出现,不仅可以从语言的角度解释,还与社会文化因素相关,因此,采取一个跨科学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语言这一现象。

二、研究过程

本文的语料库是从Twitter(推特)上采集。所选的网民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美国人,年龄在15~18岁之间,多为高中生。本文通过年龄段的限制,来减少包括不同的文化背景或年龄层等的干扰因素。由于时间限制,每个语料库的创建包含约15000字。其本文选择所有网络应用软件工具,以此来分析网络语言。

三、研究发现

Twitter成立于2006年,自那时起人们就有了新的在线平台来进行沟通。为了确保关注者们能够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在Twitter上所使用的言语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时这样的挑选是发生在无意间的。在Twitter上发送消息后,若关注者能够理解他们的意思,那么这个这上面的交流便是成功的。

1.适应新时代

语言的结构以及人们对该语言的理解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改变。因此,人们可以从现在的语言了解社会因素。比如,“Insta”是目前世界上很流行的用于图片分享的移动应用“Instagram”的缩写。在2010年之前,人们很少使用“Insta”这个词,即使使用了,指的也不是移动应用“Instagram”。与此相似的还有两个缩略词也在Twitter(推特)盛行之后有所改变。一个是“rt”,指的是“real talk”(肺腑之言),然而,由于受Twitter(推特)盛行的影响,这个词有了新的含义——“retweet”(转发)。另一个词“avi”,原指一种视频格式,现在指的是Twitter上的个人资料相片。以上的这些例子便形象的告诉我们语言的使用随着新潮流的到来而改变,这也证明了Verschueren所说的语言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2.适应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在实际交际中的应用通常是由面子行为所引起。当人们想要在网络中发布含有脏词的消息时,他们更可能用比较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例如,人們用“stfu”来取代“shut the fuck up”(闭上你的臭嘴),用“af”代替“as fuck”。这样的可以看作是挽救正值脸的一种方式,这意味着人们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而不是批评,通过使用缩略语,他们可以用间接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负面情绪,并且避免粗鲁的表达。由于Twitter上的帖子是对每一位网络用户开放的,所以人们试图在Twitter上通过使用缩略语来维护他们的正值脸。

3.适应网络环境

当人们在网站上输入文字时,他们实际上时写下他们内心的想法(Crystal,2006)。此外,Twitter就像一个博客一样,人们可以在网页平台上即兴发挥。人们喜欢这样一个私人的空间来记录他们的生活。因此,Twitter上的语言是随意的。人们在这上面使用首字母的缩略词来替代词语或短语是受他们在现实中的类似发音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使用一些标点符号和数字。Twitter上的一位用户会使用“#1”来表示“No.1”,这显然是因为在生活中人们看到“#”的时候都会把它读作“number(数字)”。因此,在她的Twitter上人们不会花多余的时间思考“#”的含义,能直接明白这个符号的意思。另一个例子是“@”的使用,因为发音相同,Twitter上的很多用户常用它来代替介词“at”。同样的原因,人们喜欢使用字母加数字的组合,如数字“2”用来表示“too(过于)”。

与面对面交流不同,在网络聊天过程中人们不能看到对方的表情以及情绪,然而,人们在键盘上仍然想出了弥补这一不足的办法。人们使用“:)”或者“:-)”来表示微笑,用“:(”和“/:”来表达悲伤,而用“;)”来表示向对方眨眼睛。除了这些表情符号外,人们还经常使用标点符号,人们用“????????”多个问号来表达自己的困惑。而使用“!!!!!!!”来表达自己巨大的喜悦或者是强烈的愤怒。

4.差异性与可协商性

Verschueren曾写道“差异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语言选择是变动不定的。”以上的例子便证明了他的观点。网络语言也表现出这一特性。人们用“pic”来表示“picture(照片)”,这种缩写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此外,一个词可能有不止一种的写作方式。一个人可以用“Meeee”来强调“me(我)”,另一个人可能用“Meh”来强调。语言的改变不是机械、固定的,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这便体现了语言的可协商性。

四、结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语言,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语言顺应论,通过从Twitter上收集来的例子,建立语料库来分析这一现象。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网络语言以及它不同的改变方式表现出语言的差异性与可协商性。网络语言是社会倾向的反应,人们使用不同的网络语言来减少网上聊天的局限性,以及避免在网络中使用一些不文明的语言。

参考文献:

[1]Crystal David.2001,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吴燕琼.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解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

[5]杨传梅.网络英语聊天词汇缩略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育教学,2010.

猜你喜欢

适用性缩略语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常用缩略语汇总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探讨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