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人物评说课“人”与“事”的备考教学

2017-04-07徐继宽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3期

徐继宽

摘要 历史学科人物评说课中,“人”与“事”哪个更重要?本文通过从人物形象、材料呈现和问题设计三方面比较全国卷与江苏卷、浙江卷的命题方式,指出人物评说的命题与授课都应“说”人物重要活动和言行思想,“评”人物功过得失和历史地位,并阐述人物评说课的教学和备考策略。

关键词 人物评说 材料呈现 素养立意

人物评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人物评说课中“人”与“事”到底哪个更重要?这让不少老师纠结不已。笔者以2016年全国卷和江苏卷、浙江卷(下文合称江浙卷)的人物评说题为切入口,力图厘清人物评说课中“人”与“事”的关系,以期提升人物评说课的教学品质,探寻一条迎接全国卷时代的教学与备考路径。

一、全国卷和江浙卷的人物评说题比较

1.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评说题离不开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命题者从生平经历、事业功过、言行思想等方面具体细致地刻画历史人物形象,有助于解题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细微体察和深思熟虑,从而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

作为引领课改潮流的高考风向标,全国卷题材选取新颖,人物形象鲜明,极易引起学生学史兴趣。如全国I卷呈现的少数民族军事将领高仙芝,既骁勇善战又骄奢敛财,Ⅱ卷呈现的艺术家、文学家郑板桥,既个性张扬又务实忧民,Ⅲ卷呈现的教育家蔡元培,既兴利除弊搞改革又兼容并包兴学术。具体以全国Ⅱ卷“评说郑板桥”题为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有环境描写,通过“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揭示出郑板桥成长生活的社会环境;有语言描写,通过郑板桥所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刻画出他深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有心理描写,通过郑板桥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为心声,折射出借物抒情的画风和关注民生疾苦的品质。命题者采取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人物,既塑造跃然纸上的鲜明人物形象,又呈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丰富了命题思路,拓展了思维张力。

与全国卷的人物个性鲜明相比,江苏卷的人物形象相对简单笼统,浙江卷的人物形象则模糊虚化。江苏卷考查的人物是李时珍,材料一对人物形象刻画较好,通过介绍李时珍重修《本草纲目》过程中注重药物名实考证的事迹,让人感受到李时珍重视亲身实践、治学精益求精,但材料二转而介绍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对《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的高度评价,造成材料重心转为叙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由于命题选材没有涉及李时珍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和社会地位,因而人物形象的塑造较为单一,未能体现李时珍是医药学集大成者的崇高地位。而浙江卷人物评说题剑走偏锋,大胆创新,选取了两则分别介绍秦唐两代边疆民族政策的材料,命制了一道没有出现具体人名的人物评说题,完全虚化模糊了本应存在的人物形象,等同放弃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究其原因,尽管江浙卷在地方卷中命题质量相对较高,但其人物评说题多年以来只在课标和教材圈定的22个历史人物中进行选择,至今从未突破。这种自我束缚造成命题者选材视野受限,绞尽脑汁也很难求新立异,最终转换命题思路,借人物评说为名,实则江苏卷考著作与科技,浙江卷考秦唐政治措施。而全国卷选材视野开阔,所考高仙芝、郑板桥、蔡元培三人都是教材里没有的,这些人物来自不同领域,既弥补了教材中政治家所占比例过大的遗憾,又有效避免了考前的猜题押宝现象,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思维火花,有助于他们拓宽历史探究视野,关注史学研究动态。

2.历史材料的呈现

命题材料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评测效果也有密切关联。全国卷采用基于人物叙事的综述式呈现,即命题者以某一历史人物为中心,对相关史料进行全面深入分析,通过摘录归纳整理,最终综合撰述成文。这种呈现如同一篇生动具体的简短人物传记,但是只介绍客观事实而基本不作评价,通过对人物的生活经历、重要事件和时代环境进行说明,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历史作用等。

如全国I卷“评说高仙芝”题,材料首先介绍了唐代民族政策开放和边疆政策积极的社会环境,接着讲述了高仙芝出身将门、镇守西域、智取小勃律、征讨石国,最终在怛逻斯之战败于大食。事件交代繁简适宜,贴近学生认知情境,材料中的“事”作为评说“人”的史料依据,有利于激发学生神入历史,将介绍人物的史实转化为评价人物的史识。

與全国卷以人物为中心不同,江浙卷采用基于事件评述的片段式呈现,即聚焦某一考查主题,从各类原始史料中精选符合命题需要的事件片段组合在一起呈现,材料中的“人”并没有占据试题的中心地位,只是依附于“事”而出现,“事”又是为了考查主题而存在。具体来看,江苏卷选取呈现了李时珍重修本草和欧洲学者评价《本草纲目》两件事,是为考查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服务。浙江卷选取呈现秦唐两代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史事,是为考查古代政治制度服务。江浙卷对“事”的表达形式是夹叙夹议,在叙述历史人物活动的同时加入了学者的主观评论。这种评论所起的作用,或是指引了解题的思路,学生依托学者评论深入阐释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或本身作为解题的素材,学生运用史研方法表达对学者评论的见解。

3.人物评说的设计

命制人物评说题时,“人”与“事”到底哪个更重要?如何处理“人”与“事”的关系?仔细分析命题手法和思路,可发现全国卷的核心是紧扣“人”,而江浙卷的核心是关注“事”。

全国卷采取“据事评人”,“事”只是获得历史认识的证据材料,“人”才是进行历史理解与解释的考查目标。因此,全国卷的问题设计角度简单直白,I卷考高仙芝的时代背景和功过,Ⅱ卷考郑板桥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点,Ⅲ卷考蔡元培的改革原因、特点和贡献,总而言之,都是紧扣人物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重要事件,探究人物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人物的历史作用。这种设计理念虽然朴素,但足够有效考查学生设身处地认识具体史实的历史理解素养和理性分析客观评判人物的历史解释素养。

江苏卷采取“借人论事”,设问角度比全国卷要丰富。名义上评说李时珍,其实10分的设问分值,只有3分用于考查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优秀品质,其他都是考查《本草纲目》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这种命题思路忽视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没有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问题设计反而跳出历史人物本身,考查由人物引出的相关历史事物,显得能力考查有余,素养立意不足。

浙江卷采取“有事无人”的命题手法,10分的设问分值全部用于考查秦唐两代中央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措施,提供的两则材料中只有一大堆官职而无具体人物,可是它并没有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凸显人物评说的效果。学生在解题思考过程中,无从知晓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和历史贡献,也无法评说历史人物的功过并感悟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人物评说题的命题特征被完全淡化了。

二、人物评说课的“人”与“事”

人因事显,事因人生,中外历史上的“人”与“事”共同构成了一幅幅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搞清“人”与“事”哪个更重要,其实是个伪命题,但对于历史教学来说,人物评说课应该以“人”还是“事”为主,却必须弄清楚。

在教学实践中,所有老师都承认“人”是历史学习活动的主体,不否认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但不少老师忽视了“人”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主体,使历史人物被遮掩在事件、概念、政策、结论、史观等要素之中,创造历史的“人”在历史叙事中失去了活动舞台。许多历史人物在必修教材的话语体系中只是“知识点”而不是“人物”,所以“有必要在选修模块里获得必要的‘人的铺展,彰显人物的活动,概述人物的评说,凸现人物的厚度”。课程标准之所以刻意安排《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一模块,就是要让学生关注历史人物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历史进程,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汲取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由此可见,人物评说的命题与授课,其立意都应以“人”为主,“事”只是“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呈现方式表现为“说”人物重要活动和言行思想,“评”人物功过得失和历史地位。

在人物评说课教学中,以“人”为主还有另外两个作用。其一,教学理念上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我们进行人物评说的表层教学意图,是要学生掌握科学评价人物的价值标准,而潜藏的教学理念,是要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价值取向。全国卷明显比浙江卷更重视价值观素养的培育,如I卷以高仙芝贪婪敛财肆意杀掠影响唐朝西域开拓为例,通过褒贬“人”达到以史为鉴,而浙江卷介绍秦唐两代治理边疆民族的“事”枯燥干瘪,难以获取历史反思的养分。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无法通过简单说教或粗暴灌输实现,必须是学生自己在评述历史人物所作所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其二,教学内容上有效衔接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选修与必修的许多内容有所重复,专题史编写模式又割裂了历史内在的逻辑联系,扰乱了学生的历史时序意识。我们可尝试将选修教材的“人”与必修教材的“事”连接起来,把人物评说放在通史复习环境中进行。比如将选修教材的孙中山置于清末民初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大环境中,全面认识人物活动的原因和影响。此外,鉴于必修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资源,我们可用必修教材中的“人”为线索,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整合各模块的“事”,提升教学效果。比如以评说张謇为中心,在整合清末民初政治变革、民族资本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等各模块知识过程中,认识张謇的作用和精神。

三、人物评说课教学与备考关注的内容

1.关注人物评说课的教学资源开发

“人”是人物评说课的核心,我们要拓展人物选取的史料边界,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一本选修教材之中。随着学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多渠道的资源开发、多元化的题材选取、多视角的历史分析、多层次的问题设计、这是历史教师的教学功底与课程境界的体现。

在开发评说“人”的资源时,如何对待主要的“人”与生僻的“人”?主要历史人物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影响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支撑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地位,重点知识理所当然要重点考查。但是命题范围局限于主要历史人物,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和备考猜题,也不符合全国卷时代的命题趋势。教学和命题中可合理引入一些生僻历史人物,以其成长经历、重要活动为线索,必修课教学时以“事”为主,在“借人论事”中考查相关的历史概念、史实、史论等,选修课教學时以“人”为主,在“据事评人”中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品质提升。

当我们搜集到丰富的人物评说资源后,可能会发现围绕所要讲授的“人”,有很多可供教学设计运用的“事”,应该如何取舍?倘若面面俱到则课时不够,取舍失当则效果不好。恰当的做法是紧扣影响“人”品格塑造的社会环境,及决定“人”社会地位的功过得失,从这两方面选择典型的“事”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辩证科学地评述历史人物,有效地依托“事”将“人”评活。

2.关注人物评说课的备考效率提升

细细研究全国卷人物评说题,“人”的选择不受各种版本教材表述的束缚,表面上削弱了素材选取与教材内容的匹配性,实质上凸显了素材运用与学科素养的关联性,全国卷命题者围绕“人”,在问题设计、思维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着力,以侧重思维品质的能力考查代替拘泥于史实的知识考查,体现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

为了适应从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的命题趋势,我们的历史教学立足点必须从教材知识转向学科主干知识,因为“教材知识是教材编写者和修订者们围绕课标,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准和学术理解,所选取的学科内容,进而编写进教科书中的知识……学科知识就是那些对于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或关键性作用的知识,是能够唤起历史批判与反思、承载着历史演变规律的知识”。所以我们要提升人物评说课的备考效率,就必须基于素养立意进行人物教学设计,要以反映人物活动的史实性材料为载体,将其作为能力培养而非知识记忆的依据,从关注具体的教材知识转向探究广阔深邃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科素养。

[责任编辑 郑雷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