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7-04-07蔺淑霞
蔺淑霞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其中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如何在教学中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许多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展开探讨,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当前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的能力都处于发展的初期,此时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非常有效的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对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表现出较多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坏的影响。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中,应当对创设的问题情境做出一定的限制,保证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帮助。
(一)针对性
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都是在新课程开始的时候,希望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让他们能够围绕着该问题情境去思考和研究,自己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然后找到该问题的正确答案,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印象,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在其中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在通过对新知识的了解之后,能够从中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否则所设置的教学情境起不到任何的效果,还有可能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打击。
(二)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活泼好动,对于自身的控制力较差,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不专注的问题。为此,在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时,应当增加问题情境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精神高速集中的状态。
(三)层次性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知识性,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应当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能够通过一个知识点引入到另一个知识点上面,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保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
(一)实现问题情境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使用的数学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实践性。这也为我们开展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改造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这些小学数学的知识直接教授给学生的时候,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学生对那些抽象的问题的认识还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将这些理论知识的抽象问题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进行铺垫,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这就符合了小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中平时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加入大量的生活化的案例,从具体的问题开展讲解,在学生对这些具体问题有所认识之后,教师在进行相关概念、公式、定理的讲解。在三角形面积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需要引入更多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教学,红领巾是小学生最为熟悉的东西,红领巾就是三角形的,在讲解三角形面积的时候,从红领巾为切入点,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实现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求解的感性认识。在方程的认识教学中,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平入手,方程实际上就是需要在等号的两边实现数值的相等,将方程这种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天平,从天平的角度认识方程的意义,就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生活化。
(二)设计情境融入实践环节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在设计问题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有与生活联系的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理解相关问题上有着很大优势,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对抽象问题应用实践上的再认识,是认识上的一种升华。具体来说,可以将学生分组不同的小组,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出一定的問题,让小学生实践操作,从而得出最终的数学结论。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纸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纸片交给学生,让学生分析一些怎样求解这样四边形,在交给学生这一实践任务的时候,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面积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这样就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边乘以高。这种实践操作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的能力,学生对学习的有效性有所认识。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有效认知。例如,在小时、分钟、秒的教学中,如果硬生生的将小时、分组、秒的相互之间关系交给学生,他们接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化的设计,将黄梨设置为秒,苹果设置为分钟,芒果设置为小时。设60个黄梨等于1个苹果,60个苹果等于1个芒果。这样就可以抽象的小时、分钟、秒的相互转化问题变成了黄梨、苹果、芒果之间的转化问题,这些水果是小学生常见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化解教学的抽象性,实现更加贴合实际的教学需要。
(三)过程评价的融入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最终的试卷上体现不是很明显,需要从平时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出相关的评价,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的掌握学生的数学知识了解情况、相关数学思维的认识情况。过程评价就是一种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评价设置到平时的练习之中,将学生参与问题情境教学的积极性、对教学知识点掌握程度等设计到评价量表之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掌握,同时这种客观、全面的评价方式可以倒逼出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总之,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许晓娜.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林丽锦.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6,(09):79-80.
[3]郭成,陈红.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09):48-52.
[4]于清华,张文利.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9):143-144.
[5]王庆兵.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影响因素微探[J].读与写,2012,(08):216.
[6]崔玉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