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的四季情怀
2017-04-07周洪利
周洪利
播种的春季——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只有播下良好的种子,秋季才能够有好的收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自己心里就要播下爱的种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爱,首先,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这个道理。记得李镇西老师在谈到每天“五个一工程”时,曾提到他每天要找一位学生谈心。要想让学生和自己成为好朋友,我们就必须“蹲下来”或是“坐下来”,放下老师的架子,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以便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学生才能够把心灵向你敞开的更加宽阔,师生之间才可以尽情交流。
其次,我们要学会宽容学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由于生活习惯、思想品德等各个方面的差异,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人说过:“学生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面对犯了错的学生,老师切忌一棍子打死,极尽讽刺打击挖苦之能势,甚至出现严重的体罚学生的行为。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能我们一次无意的打击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是毁了学生的一生。教师的宽容就像是太阳的光芒,能够照亮学生心灵的角落;教师的宽容就像是丝丝春雨,能够滋润学生龟裂的心田;教师的宽容就像是美妙的歌声,能够唤起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当然教师的宽容是要有限度的,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本着宽严并济的原则,以便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管理的夏季——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
春天播下种子之后,幼苗成长的主要时间在夏季。在这个季节,需要给幼苗浇水、施肥、锄草、除害虫等。学生成长的过程给庄稼幼苗成长的过程大同小异。
他们就像是未长成的一棵棵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身边会长出杂草,甚至还有害虫的侵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害虫”有很多,像说粗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打架斗殴;偷窃财物;逃课上网;上课玩手机等。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品行不端,不能文明守纪,他的才能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多种性格学生的聚集地,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学生我行我素,学校何来安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些学生长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原因就是从小就不遵规守纪。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教育他們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课程。
共和国元帅朱德总司令的警卫员因为醉酒后强奸了一位村妇,这个警卫员曾经多次救过他的命,但是按照部队的纪律,总司令还是含泪亲手枪毙了他。看似无情无意的举动,实则是执行纪律的典范。曹操能够成就霸业,与他的“割发代首”无关吗?刘邦能够称帝,他的“约法三章”不起作用吗?诸葛亮挥泪痛斩马谡,给后人的教训不够深刻吗?正是他们严格自律、自觉守纪,才赢得了百姓的赞许。我们要教育学生,纪律就像电网,你远离它,它保护你;你挑战它,它惩罚你。
收获的秋季——正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虽然播下了种子,也经过了夏季的田间管理,最后的收获一定会有不同。有的因农田贫瘠,有的因土壤墒情,有的因害虫较重等。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收成,教育学生也是一样。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智力因素等各个方面都千差万别。所以,最后考试的成绩一定不会一样。学习成绩只是几个阿拉伯数字大小不同的组合,并不能全权代表一个孩子的全部能力。成绩优秀的有,成绩很差的也有。我们一定不要单纯以学习成绩给学生贴标签。只要学生身心健康,能够尽力去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就要大力表扬,及时鼓励。成绩好的同学也可能会出现下降或者提升,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要及时归类分析,对成绩提升较快的同学,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提醒他们不要骄傲自满,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利于他们今后成绩的逐步提高。
对于成绩下降的同学,要帮助他们找出下降的原因,是自己学习方法不够灵活,还是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自身努力程度不够,还是考试时心理因素不稳定,导致发挥失常。对这些因素要充分分析到位,要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多表扬和鼓励。对于学习成绩始终很差的后进生,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转化计划,师生之间做到互相理解,及时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另外,要经常联系他们的家长,让家长配合我们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家长督促其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改变,力求尽快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储藏的冬季——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
庄稼收成好了,到了冬季就需要储藏起来,已备将来糊口。学生的教育也是需要思想储备的。很多中学生都没有远大的理想,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够十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他们的理想教育。老子曾说过:“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一个学生只有目标远大,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我们要告诉学生,只有站在高处,视野才能开阔,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称为地球村,你施展才干的空间绝不能局限在一个小区域。没有理想的人生是黑暗的人生。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试想一想,威武不屈的文天祥若没有理想,也就不会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越王勾践若没有理想,就不会有“卧薪尝胆灭吴国”的传奇;“中国首善”陈光标若没有理想,就不可能有10多亿元的慈善捐款。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永远不会产生美好的未来。学生如果缺乏奋斗目标,他们就会迷失人生方向,尤如盲人骑瞎马,定当陷困境。学生一旦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就有了顽强的意志,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
[2]新课程学习.2011.
[3]教学论坛.2011.
[4]小学时代.2011.
[5]校长参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