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4-07张华
张华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培养创新意识是当前教育的核心,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插上讨论、合作、探究的翅膀,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氛围
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索问题的强大内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以较强的好奇心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我在教学《有趣的磁铁》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这是一个纸盒,如果把铅笔放在纸盒上,它会怎样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会滚下来。”
老师接着说:“那请同学们看好(演示铅笔沿斜面滚下来),果然铅笔沿斜面滚下来了;这一次,换一支同样的笔再试一次,咦!这一次铅笔怎么没有滚下来?”学生们小声议论开了。然后,我让学生猜猜其中的秘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使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诱发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不是从无有的发明,只要获得知识的过程对他本人来说独特新颖的、具有价值的,就是创新。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自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课堂上得生动有趣。例如,我在教“灯泡亮了”一课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而是为每组准备充足的材料,介绍材料后让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小灯泡”发光,看谁的方法最多、最新,并把连接方法记下来。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引导发现少的同学观察分析,从而“发现”更新的方法。结果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各组展开了比赛,谁也不甘示弱。而且,不时会听到这种叫声:“老师,我又有了一种连法。”浓烈的课堂氛围将课推向了高潮。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大胆创新的机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使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思想要创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要将课堂的空间更多地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充分放手,学生大胆动手是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手脑并用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在锻炼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创新能力。在實验课中,我注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从安装实验装置开始,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教学“温度计”时,我从液体的热胀冷缩自然引到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我提醒学生看看桌上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分作用于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每组都设计出了几种不同的实验,最后我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独立思考、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有且于培养学生不怕失败、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发展求异思维
思维定势有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克服思维定势,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界的万象,从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只要注意培养学生“异”中察“同”的能力,我们总是能从中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进而产生学习上的迁移,最终让学生体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十分注意“同”中见“异”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多样的动物”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察青蛙和蟾蜍在外形特点、繁殖方式、生长发育各方面的相同点,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些相同点中,找出哪些是与其他动物明显不同的,最后自然地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什么是两栖动物,帮助学生建立了初步的两栖动物的概念,任何相似的事物之间总是包含着“变异”的因素。只有这样做了,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或自己以往的经验去解决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付诸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
五、给予充足的创造思维时间
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就像生命离不开水、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充足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通过对比实验,我发现同样的内容,上两课时远比上一课时效果明显得多。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思考,创造性思维才能提高,仓促的时间之内,学生什么也想不了,什么也干不好。因此,充足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江立民.如何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科学,2015,(06):162.
[2]王凤娥.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5,(39):182.
[3]王柏忠.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外教育研究,2011,(1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