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小学高年级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对策
2017-04-07刘凤华
刘凤华
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发挥个人优势,帮助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级风貌。针对如何引导孩子们朝着德智体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优化对策小学高年级自主管理对小学生而言,随着他们的知识积累到高年级时,自我的认知和管理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心理的发育也相对稳定,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做出判断和控制,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水平,本文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自主管理目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刚进入小学,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习要求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概念,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靠老师的教导和指引。进入三年级时开始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直到小学四、五年级,步入高年级之后,学生们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心理、生理等方面逐步发育,可以一定程度的自主管理学习。此时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干预,是培养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提高自我约束力,管理班级事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
所谓小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小学生根据有关的规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包括自我管理的行为和管理同学及班级事务的行为。主要概括为学生自主的管理学习、自主的管理生活、自主的管理人际关系三个方面。老师在这个时期扮演非常重要的指导者,学生需要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养成自主管理的良好习惯。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制定自主管理的相应策略,帮助学生实现从自信、自尊到自律的管理自我,自主自觉地建立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
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仅引导学生如何管理班级事务,还对班级学生的行为有了明确的限制范围。老师可以积极采纳学生们的意见,根据学校校规和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小学生守则等集体讨论,制定出班级值日计划、作业制度、公物管理等班级管理规范,明确学生的责任和任务。定期的展开班级评论活动,汇报管理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老师指导学生严格按照管理规范执行,明确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及时改掉缺点和坏习惯,改观班级的整体风貌。
二、倡导公平参与机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管理班级的小主人
1.自主管理关系班级荣誉,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
自主管理的成效如何不僅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还代表整个班级的荣誉。良好的班风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到优化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认清自己的职责和地位,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影响作用。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资格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去发现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提倡民主,增强集体意识,全班共同进步
老师在班级干部的选举和分工安排方面提倡民主,让学生集体选举出适合各个岗位职责的同学担任班干部。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在适当的时候有展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他们的班级荣誉感,增强集体意识。老师定期在班级开展“每月模范”“每月进步奖”“今日之星”等奖励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把多余的精力都用在自主学习和管理上面,不断的提高自我水平,促进全班同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共同进步。老师要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激励学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争光。同时,老师要控制好班内的竞争氛围,以正能量激发学生,避免学生因小小成功而骄傲,或因一时的失败而气馁,鼓励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享受友谊,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素质。
3.发展个性,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自主管理
师生共同努力营造出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班级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做班级管理的小主人,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调动积极因素,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不仅可以锻炼胆量,增强自信,还有利于发展个性,让学生做班集的小主人参与集体活动,带领和管理同学,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主动热爱集体,热爱自己的班级,愿意为班级出力做贡献,提高每个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班级管理的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兴趣和个性为动力,主动参与,使班级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明确分工,注重合作精神
班级管理工作项目繁多,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合理组建班委会,健全班级管理机构。班委会的成员往往代表了班级的形象,组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非常重要的。老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学生自荐或者由同学举荐等方式,结合综合评价来选取班级干部。合理分配班干部工作职责,对于具体安排要详细划分到每一步,避免学生出现漏洞。班长是班级的带头人,需要有一定威信,要会协调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正确的衔接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工作,会带领其他班干部为班级服务,营造良好的班风班貌。
要发掘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明确班干部的管理工作,定期选举,轮流管理提高有效性,注重各个岗位职责之间的交流合作。轮流管理的制度,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充分感受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亲自体会管理者的不易和被管理者的心情,能够在自己的担任管理者时更好的处理问题,协调同学关系,感同身受的为他人考虑,相互学习,互相协作,提高管理的效率。一起学着成长、学着坚强、学着独立、学着自主管理、学着处理各样的人际问题。通过班委会人员共同努力,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带领全班同学团结一致为着班级大家庭的荣誉而努力进步。
四、多元评价,民主评议,及时总结,纠正缺点,给予激励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时候离不开老师的指引和帮助,如何查看自主管理的成效,就需要老师来带领大家及时的总结评价。定期召开会议,鼓励学生对自主管理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难问题发表看法,评价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心得,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班级的变化,讨论优秀学生的管理经验,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革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多元化对每个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帮助肯定自我的优点和缺点。学生相互评价加上个人自我评价,班委会成员的评价、班主任的评价和学校的肯定对于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更好的发挥优势,对于每个人的缺点及时的指正有利于学生归正自己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老师给予适当的激励,将指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增强自主管理的成就感。
五、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活动中,避免了老师高压强制管理对孩子们幼小心灵造成伤害,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同学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在班级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在同学间建立紧密的相互合作,为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自我管理学习的水平提高,提升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梦倩.浅议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J].学生之友,2012,(05):75.
[2]张建荣.小学高年级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