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武文小小说两篇

2017-04-07

北京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丫鬟公子钓鱼

归来

公元1100年的暮秋,大明湖畔。

身着艳丽的妙龄小姐带着一位活泼的丫頭,在湖边吟诗高歌。小姐面色红润,笑靥如花,脚底却是踉踉跄跄,顺风飘过的是一股淡淡的酒香和着小姐脂粉的香味。虽是暮秋,天气却已经寒冷异常。汩汩而起的泉眼如同翻腾的鲤鱼在水下跳跃,而远离泉眼的湖边却已经布了一层薄薄的冰碴。依依的柳枝已经几乎落光了叶子,残存的也已经不是翠绿的颜色,而早已经是经霜的老绿。丫鬟虽然穿着厚衣,却依旧禁不住寒风的侵蚀,不断催促着小姐回家,小姐却是意犹未尽,高声欢笑吟诵。好在天寒人稀,湖畔并无游人,要不还真是如丫鬟所说“失了斯文”。

主仆二人围着湖岸走走停停,全没注意前方匆匆行走的公子。公子是在京城太学读书的学士,因为省亲恰好走到湖边,听到身后莺歌燕语,猛然回首——见到小姐的美貌,恍若天人,于是不忍回过头去,双脚倒退,痴痴而行。突然听到丫鬟一声惊呼,公子失足跌入水中。湖水冰凉刺骨,公子显然不识水性,只会大呼“救命”。可惜湖边除了小姐主仆,哪里还有别人?况且丫鬟早已经吓得哇哇大哭,却见小姐突然止住笑声,紧跑两步跃入湖中,扑腾几下拉住公子的手游到湖边……

好在不远处还有小姐的两顶暖轿。丫鬟飞跑而去喊来轿夫,把两个人扶进轿子里。突生变故,又因为冰冷刺骨,被寒风一吹,两人早已不省人事。轿夫脱下衣服给公子换上,丫鬟也赶紧给小姐在轿子里换了自己的衣服。大家不敢停留,抬着轿子飞快地跑回小姐的家里。

公子毕竟是男人,不久即醒来,喝了姜汤,倒是并无大碍。而小姐身体虚弱,昏迷一天一夜,高烧不退,醒来已是第二天傍晚。大家唏嘘不已,又不敢告诉在京城的老爷。公子多次前来探望,都被家人拦住,只因男女授受不亲,徒留相思。

后来两人都回到京城,原来双方父母都在京城为官,倒也是门当户对。只可惜公子的父母早已经给公子看下一家姑娘。公子绝食抗争,说了姑娘的救命之恩,终于说服父母,找上媒人去小姐家提亲。

小姐自那日相见,也是念念不忘公子。好在老天有眼,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就了一对才子佳人。成亲以后,夫妻二人琴瑟和谐,写诗作赋,如同神仙眷侣。只可惜公子的父母对小姐早已抱有成见,婆媳个性都强,难免有些许摩擦。

不久,公子的父亲在朝廷遭遇变故被罢官。小夫妻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来到青州府的阳溪湖畔,修建书房,名曰“归来堂”,终于从是是非非的京城,归到了日思夜想的山东这片饱含深情的土地。公子对没有给娇妻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而心愧,而小姐却因为回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兴奋不已。她安慰丈夫:“条件差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夫妻相濡以沫,朝夕相守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于是自己取号“易安居士”。

在这里,丈夫研究金石,妻子专心作诗词,度过了他们一生当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可是,当时金兵南下,丈夫时常生出报国之心。终于在公元1121年,在过完他们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后,去出任莱州太守。

在任上,禁不住内心的孤独和下人的撺掇,还有就是“无后为大”的不孝自责,终于纳了一房小妾。因为他虽然结婚二十年了,妻子并没有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远在青州的妻子听知,忍不住暗自垂泪。于是吩咐驾车奔赴莱州,走到昌乐,天下暴雨,她又病倒。在驿馆居住半月,却也早已经想开。等来到莱州,并未责问丈夫,反而是帮着丈夫把未完成的《金石录》编纂完成。

当年跟随小姐游览大明湖的丫鬟还在,有一次忍不住跟公子说:“小姐不能生育,皆因当初湖中救老爷受了冰寒,伤及身体。可小姐一直怕老爷自责不让说……”

公子忍不住号啕大哭。

公子不知道,他的妻子作为婉约派女词人的代表,几千年来达到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而他,赵明诚这个名字,也因为妻子李清照的光辉一直被人记着。

钓鱼

丁七并不排七,名字就叫七,他妈就生他一个。丁七好静不好动,这也是他改名字的原因。原来是丁期,上小学的时候嫌写起来麻烦,自己改了,一个名字总共四画,干净利索。

好静的人自然有好静的业余爱好,丁七的爱好是钓鱼。多好,坐在那里一两个小时不动,半天的光阴就悄悄滑过了。我们阳村位于阳河入弥河处,有钓鱼的先天好条件,自从市政府花大价钱治理污水,河里的水清了,鱼多了,还在河边栽了花,种了草,建了凉亭,修了桥,申办了一个省级湿地公园,鸟语花香,野鸭飞翔,静坐在树荫里,凉风扑面,神仙的节奏。

原先丁七钓鱼是单打独斗,自己找个地方一蹲半天,后来就缠上老刘头了。看来是跟老刘头投缘,有说不完的话,老刘头去哪儿他去哪儿,并且都是主动给老刘头点烟扇蒲扇。没事还总往老刘头家里跑,手里也不空着,提溜着猪头肉。对了,丁七的父母是卖猪头肉的,每天早晨煮好了肉准备去卖的时候给丁七打电话:“饭做好了,在锅里,记得回来吃啊。”丁七总是不耐烦地呜呜两声。当然,他父母有时候也会给他安排点活儿,比如:“地里的麦子都炸芒了,再不割就掉粒了,你去割了吧。”或者:“玉米都要旱死了,你去浇灌一下吧。”对于这个,丁七一律断然拒绝:“我忙着呢,哪管得了这些烦事。”老丁夫妇见指使不动儿子,以后也就懒得说,自己费点工夫连夜去做,省得跟丁七生气。

丁七跟老刘头喝酒吃肉,老刘头的胖姑娘丁香也在旁边陪着,时不时跟丁七送个秋波开句玩笑。丁七更是刘叔长刘叔短,嘴甜得像是抹了蜜。

村里还有几个企业小老板,闲着没事也钓鱼,上面也重视,农民有所乐,是好事,就成立了一个钓鱼协会,丁七就成了秘书长,跑前跑后感觉也是不小的官了。土豪们有路虎,不再拘泥于村前的小河沟,动不动去百十里外的张庄水库、峡河水库啥的。丁七也坐在豪车里,人家吃饭也不差双筷子,于是跟着混吃混喝,自我感觉威风凛凛,步入了富人的行列。而且逢人就讲:“一个人的档次如何,要看他跟谁在一起。他们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后来县里还组织了个钓鱼比赛,协会就派丁七代表大家去比赛。那些小老板别看拿根钓竿在晃悠,那心还不知在哪里呢,一会儿一个电话,一会儿一个业务,钓鱼就是玩,技术根本没有。真正用心工于此道的,还就数丁七和老刘,老刘老了,比赛丁七当仁不让。

那丁七果然不负众望,捧回来金光闪闪一个第三名奖杯。大家高兴坏了,设宴为他祝贺。那晚上丁七老刘都喝得不少,最后丁七把老刘送回家。在老刘的客厅里,丁七说:“刘叔,你看我和丁香都有那个意思,咱爷儿俩也合得来,您就成全了我跟丁香,让我叫您一声爸爸……”

老刘的酒一下子就醒了,正襟危坐,严肃地对丁七说:“丁兄弟,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我老两口就这一个姑娘,还要靠女婿养老呢。您都快三十岁了,还横草拿不成竖的,除了会钓个鱼啥也不会,你父母也快养不了你了,你自己还养不活自己……你是真喝醉了,快早点回家歇着吧。”

从此老刘退出钓鱼协会,再未和丁七来往。不久丁香嫁给了隔壁老王跑运输的儿子小王。

作者简介

郑武文,男,山东省青州市人。山东省作协会员。已发表作品三百余篇,近百篇被《小说选刊》《青年文摘》等转载或收入年选。多篇文章被做成高中阅读试卷和获奖,出版作品集三部。

(标题书法:李建敏)

责任编辑 白连春

猜你喜欢

丫鬟公子钓鱼
《红楼梦》中丫鬟的明争暗斗
弟子规
弟子规
《红楼梦》中平儿的人物形象分析
明传奇中丫鬟形象的文化意义及文人的女性观
偶笑
五公子抢位
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