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开展
2017-04-07翟晶晶
翟晶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小学生为主,提倡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分析、实践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了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环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其一的决定因素是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如果在一个真正能做到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当中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有提高,相反,在一个教师说了算的“一言堂”的环境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就提不起来。所以,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相当大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看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从而树立自己能学好的信心。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我就问同学们:“谁能写出大于1/3,小于1/2的最简分数?”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老师我认为,3和2之间没有其他的数,所以找不出你所说的分数。”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地答复,而是对他进行了表扬,表扬他敢于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的勇气。学生坐下后,又想了一会,终于得出正确的答案。相反如果开始的时候,我就说:“你说得不对,坐下吧!”这就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下一次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举手回答问题了。这同时也就毁灭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愿望。
二、设问精当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教师重在授法,学习贵在领悟,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例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开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学生出现种种猜测后,借助多媒体电脑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的宽不变,长越长,面积越大;长方形的长不变,宽越长,面积也越大。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提出后,马上放手,引导学生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所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记录到表格中。在大量具体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之后,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观察表格,回想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讨论。有的学生借助具体数据,很快得出了“长方形面积=长×宽”的结论;有的学生结合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经过深入思考,慢慢悟出:摆长方形时,横着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几厘米;竖着摆这样的几排,长方形的宽就是几;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排数=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因此,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以上教学,教师通过精心设问,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开展了积极的智慧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切实地培养。
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动手参与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精心设计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布置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探究活动,为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实践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发现、自主分析、自主解决中拓展数学思维意识,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空间。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亲手实践。
例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七种图形的大小、形狀、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制作,使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四、合作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去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也可以组内互相合作,相互讨论、竞争。”在创设的研讨、竞争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适时运用以上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谨记增强小学生自主意识是关键,自主学习数学习惯是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启军.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J\].语数外学习,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