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拉祜族古村落的景观保护更新与文化传承
——以龙竹棚老寨为例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拉祜族人文景观古村落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24)

浅析拉祜族古村落的景观保护更新与文化传承
——以龙竹棚老寨为例

王亚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

古村落的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永久性的保护。本文阐述了古村落景观的组成并以龙竹棚老寨为例分析了龙竹棚老寨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基本思路。

古村落;拉祜族;景观保护;龙竹棚老寨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对古村落的挖掘,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盲目的旅游开发在忽视古村落景观文化内涵的同时还会使村落失去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再加上古村落间林立的现代建筑与原有建筑相互掺杂,终将导致古村落景观原有的典雅朴素之美消失殆尽[1]。

二、古村落景观的组成

古村落景观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由古村落及其周边空间体系内的众多要素共同组成的景观共同体[2]。

(一)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古村落景观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古村落和村落周围的动物、植物、地形、水体等自然资源,是众多自然要素密切联系的综合体[3]。普洱地区散布着许多典型的拉祜族村落,其中的原始森林、干栏式建筑、采摘茶叶等一系列的自然景观[4]。

(二)人文景观。古村落的人文景观分为有形景观以及无形景观两大部分[5]。其中有形景观是指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创造的可依托载体而存在的有形体,是一种被物化的人文景观,也是人类在古村落中繁衍生息、筑房造路等生存活动的环境景观[6]。

三、龙竹棚老寨概况

龙竹棚老寨为南段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南段村隶属澜沧县糯福乡,位于乡政府驻地南边,距乡政府驻地51km,距县城149km,全村总面积30.11km2。龙竹棚老寨地处山区,平均海拔1619m,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673mm,东南与缅甸相邻、西与龙竹棚新寨相连、北接南段村委会。并于2016年列入云南省省级规划示范村。

四、龙竹棚老寨景观现状分析

(一)自然景观

1.村落格局与整体风貌。龙竹棚寨村落选址地势呈北高南低之势,村庄南部地势较平缓。龙竹棚处于原始森林环抱之中,龙竹棚寨优良的景观环境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山水田园村落一体,形成了“人—村落—环境”的有机整体[7]。

(二)人文景观

1.建筑景观。当地建筑主要有干栏式的掌楼和落地式茅屋(杈杈房)两种[8]。干栏式的掌楼是在木桩之上搭建而成的分上下两层,建房方法是用木料做柱梁,屋面有一定的坡度,房顶盖上挂瓦,墙体用木板或竹笆围成。根据现状建筑保存的完好度,将建筑风貌分为以下四类:

(1)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建筑。村落内部分住户已完全拆除原有传统建筑,用钢筋混凝土建成格调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新民宅,与整个村落建筑风格迥异。

(2)传统风貌完整的民居建筑。指保存基本完整、局部略有破损,细部构件装饰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或指修复保护一般,但仍保留历史文脉肌理的历史建筑。

(3)传统风貌比较协调建筑。部分住户保留着原有传统建筑的木结构,外立面及其它装饰部分已改用瓷砖及现代材料,建筑风格与传统民居基本一致。

2.街巷空间景观。龙竹棚老寨村庄道路依山就势,有东西向交通性道路,其次为街巷,街巷自主要道路向村落内部延伸,成为村落内主要的纵向、横向交通联系。街巷界面在变化中保存着齐整、连续和统一的关系。

3.历史环境要素景观。村庄中部保存完整的佛堂,距今已有一定的历史,其结构坚固的木材质朴实大方,色彩、形状与尺度上与村庄中的拉祜族传统民族建筑和周围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形成一处别具一格、自然纯朴的独特风景。

4.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1)拉祜族传统歌舞。拉祜族主要有火把节、新米节、祭祖节、葫芦节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歌舞是拉祜族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每逢重大节日或婚丧嫁娶、喜庆寿诞、宗教祭祀、农事活动乃至客人相访,都以歌舞表达感情。(2)编织手艺。村民们利用龙竹棚老寨周边山间野生的龙竹等木制品编织篾席、篾垫、背箩、饭盒、箱子、桌子、椅子等,每件编织品都有不同的花纹图案,深受欢迎。(3)炒茶工艺。龙竹棚老寨中炒茶工艺传承了下来,也是村庄主要产业之一,其中茶叶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五、龙竹棚老寨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困境

首先,村民的保护意识薄弱。村民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他们对于古村落的文化、历史价值等认识不够,导致对古村落景观的保护意识也较为薄弱。村民们本应当保护古村落景观和自身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薄弱的保护意识,丢弃了集文化、历史、艺术等众多价值为一体的古建筑,破坏了古村落的历史风貌。严重阻碍了古村落景观的保护和文化传承。

其次,自然磨损及损毁。龙竹棚老寨中的传统民居大都年代久远。在云南的山区之中,木结构建筑中的木质材料往往难以承受雨水、蚁虫等的侵蚀,因此,很多建筑物会损坏、倒塌。

六、龙竹棚老寨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龙竹棚老寨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龙竹棚老寨景观的保护与文化传承离不开当地村民的参与,因此有必要对当地的村民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村民之间普及保护村落景观与文化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龙竹棚老寨现有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进一步促使村民自觉地参与到龙竹棚老寨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二)政府的宏观调控。增强相关部门的保护行为,强化政府作为保护拉村落景观和文化的主体地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最重要的是确定传承人,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资助力度,同时,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古村落保护政策上,需同广大村民多沟通、多交流,听取村民对于村落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建议,不能让村民的参与流于形式,切实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热情。

七、结语

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维持现状的同时应合理地融入新的元素,让村落成为城市和历史真实的载体。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更多的是造就传统文化的创新力。这样,我们的保护和传承才更有现实意义。

[1]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56-57.

[2]冯淑华,沙润.古村落场理论及景观安全格局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5):55.

[3]马奇达.方法论下古村落景观特色挖掘与保护方法初探[J].山西建筑2013(2):68-69.

[4]刘小漫.古村落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中外建筑,2014(9):97-101.

[5]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王亚(1995.10-),男,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

猜你喜欢

拉祜族人文景观古村落
从“嘎么阔”到“歌”——拉祜族音乐概念系统的变迁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元素的作用探析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56 个民族56 枝花拉祜族
姑苏水城旅游人文景观整合规划研究
边疆行( 之三):拉祜族原生乡村音乐的新生
边疆行(之二):拉祜族葫芦笙舞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