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BIM入课的教学改革探讨
2017-04-06葛仁华沈维莉
葛仁华 沈维莉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0 引言
BIM理念的产生是受到了1973年全球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全行业都在思考提高行业效益的时候,美国的一位教授在一篇论文中率先提出的,BIM技术的应用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控制项目成本、提升建筑品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技术贯穿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BIM技术本质是:三维几何模型和属性信息(如建筑构件的材料、重量、价格、进度和施工等建筑工程项目所有信息),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信息化数字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个推广和应用。
BIM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的现状是:我国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广普及BIM技术,推动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和高校的应用。BIM技术已被明确写入建筑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BIM技术已经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几大方向之一,市场对BIM人才的需求从未像现在如此迫切,作为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应该认清形势,顺应市场的需求,大力培养社会需要的BIM应用人才。
目前,建筑行业对BIM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BIM建模工程师、BIM信息模型应用工程师、BIM分析工程师、BIM项目经理、BIM项目监理。然而,我国目前的BIM技术的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运用还处于摸索运用阶段,培养出来的BIM人才也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高校要抓住机遇,积极迎合市场需求,培养BIM技术人才。
1 当前教育的现状
目前BIM入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尚没有全国性的规范指导文件和相关的行业标准、缺乏系统权威的规划教材;二是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条件欠缺,三是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实训的机会匮乏。这些问题导致BIM入课困难重重。据了解,我国目前建筑类院校以及建筑专业的专任教师中,尚未涉及BIM技术的为数不少,很多建筑专业教师只是涉及过BIM技术或掌握基本的BIM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全面掌握的人数甚少,具备工程实际经验、掌握BIM技术应用能力的更是凤毛菱角。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培养的是适应行业和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建筑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需要的是技术技能应用人才,高职建筑专业培养的学生正好契合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毕业生供不应求。基于此,研究BIM技术在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入课就变得非常有意义。BIM技术被认为是传统建筑行业向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尽管国内各大高职院校陆续都将BIM技术入课,但都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目前国内各大高职院校BIM入课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1)师资不足、能力缺乏。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系统的理论知识,导致传授的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
2)资金设备投入大。一是各类实训室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众所周知,BIM技术对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各类专业应用软件也是价格不菲。二是师资的培养需要大量培训、脱产实践。这些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BIM技术自身的系统性、复杂性让部分学生放弃了学习。
4)部分学校将BIM课程列入了基础理论课,未列为理实一体化课程,侧重于各类软件的功能讲解,缺乏工程实践,实践性操作性差,课程设置不合理。
5)缺乏相关的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训基地,导致学生极少接触到实际的BIM工程案例及实验实训机会。
2 如何更好的推进BIM入课的探讨
从上面分析的情况看,要将BIM技术更好的入课需要从很多方面同时入手。这包括从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校企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等。
2.1 提高师资水平
首先,专任教师要具备完备的BIM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与创造性使用。其次,由于BIM技术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BIM的用武之地在工程实际中,因此BIM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企事业单位,而不是主要集中在高校,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条件将教师送到生产实践中去,通过实际项目锻炼教师的能力。这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
2.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BIM技术给建筑业带来了变革,BIM模型贯穿了建筑工程从前期规划、概念设计到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维全生命周期。由此,在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兼顾到BIM应用能力的培养,围绕BIM技术增设部分核心课程,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来进一步提升各专业与BIM的结合方式与结合深度。
2.3 改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讲授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改为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导向,以实际工程案例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去学,带着问题学,让学生能够既动手又动脑,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
2.4 推进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有助于师生能力的真正提升。首先,要让BIM入课在高校“落地”,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既要走进施工企业学习前沿的BIM应用,让师生在生产一线锻炼能力,也要请行业一线的专家来学校传授知识。师生能力提升后,学校也可以组建BIM技术团队甚至是创新创业、成立技术咨询公司,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创造社会价值。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共建。这对于学校和企业都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一方面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也可以借助学校这个平台,获取到人才、技术、实训场地的支持,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机遇。
2.5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以及企业资金,加大与企事业单位、同类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多渠道建设相关实验实训基地。
3 结语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项新技术,已经写入我国“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广应用是大势所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培养的是适应行业和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契合市场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好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1] 王晓亮,郭荣华.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25-26.
[2] 曾范永.建筑类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9):41-42.
[3] 秦 浩.BIM建筑信息模型课程在土建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必要性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7):36-37.
[4] 邱 兰.BIM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35-137.
[5] 芦良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BIM教学改革方法探析[J].智能教育,2017(28):140.